許建坡 許鈞平 李海英 (北京市房山區婦幼保健院內科,北京 102488)
有效控制血壓能降低其對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減少并發癥,對改善高血壓患者身體狀態和生活水平有著重要意義〔1〕。有資料顯示,超過7.13%的老年人患有單純收縮期高血壓〔2〕。正確合理地選擇降壓藥物是高血壓治療的關鍵。由于高血壓患者需要終身服藥,因此,應用較少種類、較小劑量的降壓藥物獲得理想治療效果,高血壓治療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本研究旨在探討替米沙坦聯合非洛地平治療收縮期高血壓的臨床應用價值。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8年6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患者330例,男180例(54.55%),女150例(45.45%),平均年齡(75.47±6.45)歲。隨機分為觀察組(替米沙坦聯合非洛地平治療組),平均血壓(175.8±4.1)/(82.3±3.6)mmHg;對照Ⅰ組(替米沙坦治療組),平均血壓(173.4±5.8)/(85.1±2.9)mmHg;對照Ⅱ組(非洛地平治療組),平均血壓(171.4±4.2)/(86.5±2.4)mmHg。三組年齡、性別、血壓及并發癥比較,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3〕,患者靜息收縮壓(SBP)≥140 mmHg,舒張壓(DBP)<90 mmHg,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及繼發性高血壓患者。
1.2 方法 所有入組患者均停用其他降壓藥物1 w后開始本研究。觀察組予替米沙坦(勃林格殷格翰生產)80 mg,1次/d;聯合非洛地平(阿斯利康生產)5 mg,1次/d。對照Ⅰ組替米沙坦80 mg,1次/d。對照Ⅱ組予非洛地平5 mg,1次/d;5 w為1個療程。
1.3 療效評價標準〔4〕①顯效:SBP下降幅度超過15 mmHg并降至正常水平,或下降幅度超過25 mmHg;②有效:SBP下降幅度小于15 mmHg但血壓降至正常水平,或下降幅度超過16 mmHg不足24 mmHg;③無效:未達①、②療效者。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數據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
2.1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SBP比較 經過5 w治療,觀察組患者收縮壓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其他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SBP比較(s,mmHg,n=110)

表1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SBP比較(s,mmHg,n=110)
與觀察組比較:1)P<0.05;與治療前比較:2)P<0.05
組別 治療前 第1周 第3周 第5周觀察組 175.8±4.1 156.3±6.32)144.9±8.22)139.1±6.72)對照Ⅰ組 173.4±5.8 162.4±4.7 157.3±5.41)2)145.6±9.51)2)對照Ⅱ組 171.4±4.2 161.9±3.4 157.4±6.71)2)144.5±7.61)2)
2.2 三組療效比較 經過5 w治療,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Ⅰ組、對照Ⅱ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n=110〕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是高血壓常見類型之一。老年患者動脈內膜膠原蛋白和鈣含量明顯增加,動脈內膜變厚,導致患者動脈彈性減退,從而使收縮期動脈血管的擴張性下降,SBP升高〔5〕。有研究發現〔6〕,SBP對心腦血管疾病及腎病危險程度具有一定預測性,所以應及時有效地控制血壓,從而降低高血壓患者并發癥的發病概率,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近年來,替米沙坦被廣泛用于臨床高血壓的治療,是一種半衰期長達24 h的新型血管緊張素Ⅱ-I型受體拮抗劑,對心腦腎等靶器官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可明顯降低高血壓患者并發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7〕。替米沙坦能降低患者血管緊張素Ⅱ的生理作用,對緩激肽的代謝無影響,從而達到降低血壓亦不引起干咳的效果,其主要不良反應是頭暈、頭痛等。非洛地平是二代鈣拮抗劑,對血管具有高度的選擇性,通過降低心肌細胞對鈣離子的吸收,能有效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心肌細胞氧耗量〔8〕,其主要不良反應為頭痛、面部潮紅。長期應用非洛地平,不僅能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壓,還能有效降低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病概率和死亡率〔9〕。本研究聯合替米沙坦和非洛地平治療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通過兩類藥物不同的降壓機制,聯合使用達到了更好的降壓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2 顧復生.高血壓疾病診斷治療的最新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0;20(1):4-6.
3 孫寧玲.對中國2004年、歐洲2003年高血壓防治指南和JNC7血壓分類的比較及評價〔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33(7):676-7.
4 衛高仁,黃云翠,常麗萍.非洛地平緩釋片與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3):269-70.
5 陳勁松,張俊松,鄧節喜,等.首診老年高血壓患者血脂水平分析〔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6;15(4):337-40.
6 Staessen JA,Gasowski J,Wang JG,et al.Risks of untreated and treated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meta-analysis of outcome trials〔J〕.Lancet,2000;355(9207):865-72.
7 王黎明.替米沙坦治療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臨床對照研究〔J〕.中原醫刊,2007;34(7):36.
8 楊寶峰.藥理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04-24.
9 楊文選,穆 彬.非洛地平聯合依那普利治療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臨床分析〔J〕.寧夏醫學雜志,2008;30(1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