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勤 劉禎慶 王 曄 (無錫市第九人民醫院 無錫手外科醫院,江蘇 無錫 214063)
磁共振成像(MRI)在多個系統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但由于其成像原理的特殊性,掃描時間較長,患者需要長時間制動以取得較好的圖像效果。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疾病或自身原因,自制力較差,需要藥物輔助鎮靜或麻醉〔1,2〕。本研究旨在探討右旋美托咪定與丙泊酚在老年MRI檢查麻醉維持中的作用,以為其臨床應用提供依據。
1.1 對象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影像中心行MRI檢查的老年患者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齡60~81〔平均(67.8±5.7)〕歲。預計掃描時間>30 min,排除伴有先天性心臟疾患、肺部感染、哮喘及精神系統疾患。經患者家屬知情同意。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在年齡、性別、體重等方面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檢查設備及麻醉方法 檢查設備選擇Siemens 1.5T超導MRI掃描儀?;颊呷☆^先入,仰臥位,檢查部位包括顱腦、脊柱及腹部等。麻醉方法選擇全麻,以8%七氟烷及60%一氧化氮(NO)誘導麻醉,通過靜脈通道輸注平衡鹽液。觀察組患者應用右旋美托咪定靜脈輸注維持麻醉,最初10 min內以1 μg/kg的速度靜脈輸注,然后以0.5 μg·kg-1·h-1的速度輸注。對照組患者應用丙泊酚靜脈輸注維持麻醉,300 μg/kg的速度靜脈輸注,然后以250 μg·kg-1·min-1的速度輸注。MRI掃描結束后,停止麻醉藥物輸注,將患者送至麻醉恢復室(PACU)觀察。給予患者面罩吸氧,檢測血壓、脈搏及血氧飽和度。當患者蘇醒后,將其送回病房或門診。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比較麻醉藥物輸注持續時間、MRI掃描時間、睜眼時間及出PACU時間。監測麻醉過程中患者心率、血壓、呼吸的變化。
2.1 兩組患者麻醉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平均睜眼時間和出PACU時間均明顯長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麻醉藥物輸注時間及掃描時間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及MRI掃描時間比較(n=30,min,s)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及MRI掃描時間比較(n=30,min,s)
與對照組相比:1)P<0.05,下表同
時間觀察組 33.2±8.3 37.6±8.9 33.7±10.81)49.6±12.81)組別 輸注持續時間 掃描時間 睜眼時間 出PACU對照組34.9±10.3 40.2±12.8 27.5±9.5 36.7±9.6
2.2 兩組患者心率、呼吸頻率和血壓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平均心率明顯降低,平均收縮壓明顯升高(均P<0.05)。兩組平均舒張壓及呼吸頻率無顯著差異(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率、呼吸頻率和血壓比較(n=30,(s)

表2 兩組患者心率、呼吸頻率和血壓比較(n=30,(s)
組別 心率(次/min)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呼吸頻率(次/min)觀察組 85.7±7.81) 100.8±9.71)65.1±6.8 23.7±3.1對照組95.6±8.5 91.5±8.4 62.9±6.5 22.4±3.2
由于無射線輻射及較高的軟組織分辨率,MRI檢查對顱腦病變、椎管內病變、關節病變及腹部臟器病變的顯示有較大優勢,是老年神經系統、骨關節系統及腹部實質臟器檢查的首選方法。但是其缺點在于檢查時間長,對制動要求高。臨床觀察中發現,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疾病或自身原因,自制力常較差,常難以配合長時間掃描,因此需要使用藥物鎮靜〔3〕。
作為美托咪定的異構體,右旋美托咪定具有抑制交感神經興奮性、鎮靜催眠和鎮痛作用,其半衰期約2 h。靜脈用藥后,右旋美托咪定能夠作用于腎上腺素能受體,影響突觸傳導,抑制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從而阻斷疼痛傳導〔4〕;通過對腦橋藍斑核的作用,右旋美托咪定能起到抗焦慮及鎮靜作用〔5〕。研究〔6〕指出,在老年MRI檢查中,右旋美托咪定麻醉失敗率約15%,可能與其使用藥物劑量較小有關。本研究中,MRI檢查右旋美托咪定麻醉成功率為100%,經隨訪觀察,無患者出現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由于對腎上腺素能受體的負性作用,右旋美托咪定能夠降低患者心率,并對血壓產生影響。有研究〔7〕指出,大劑量右旋美托咪定能引起患者出現心動過緩,使用地高辛等藥物會增加其發生的可能性。本研究中,由于對患者的嚴格篩選及藥物術中劑量和速度的控制,無患者出現心動過緩。兩組患者收縮壓水平間雖有顯著差異,但均未超出正常范圍,對患者機體及MRI檢查無影響。
綜上,在老年患者MRI鎮靜中,右旋美托咪定麻醉維持時間長于丙泊酚,患者心率較慢,收縮壓輕度升高,均無嚴重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發生。
1 冉啟英,楊 靜,陳 霞,等.綜合鎮靜護理在4歲以下癲癇患者MRI成像檢查中的應用〔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0;35(8):1282-4.
2 Czaja AS,Zimmerman JJ.The use of dexmedetomidine in critically ill children〔J〕.Old Critical Care Med,2009;10(3):381-6.
3 Marcia LB,Willson DE.Use of dexmedetomidine in the old intensive care unit〔J〕.Pharmacotherapy,2008;28(1):51-7.
4 朱志華,李龍云,張聞宇.右旋美托咪啶對預防開胸手術患者麻醉蘇醒期躁動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5):926-7.
5 Mason KP,Zgleszewki SE,Prescilia R,et al.Hemodynamic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 sedation for CT imaging studies〔J〕.Old Anesthesia,2008;18(5):393-402.
6 楊敬濤,甯交琳,曹 劍,等.小劑量右旋美托咪啶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圍麻醉期間血壓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0;39(17):2310-1.
7 堯永華,鄔子林.鞘內注射右旋美托咪啶對下肢手術脊麻效應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17):3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