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 周國華 習友寶
工業化儀表是集信息獲取、轉換、處理、存儲、傳輸于一體的重要技術工具,包括分析儀表、檢測儀表、執行與控制儀表等幾大類,也有將幾部分功能集成在一起的儀表,是工業控制領域的基礎和核心之一[1]。21世紀以來,儀表制造迅速發展,規模也越來越大,成為我國制造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2];現在,儀表的發展水平已經成了顯示國家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各發達國家都在大力發展儀表的科技水平。
UC32A0512是一款先進的32位的AVR單片機,采用單電源3.3V供電,最高運行頻率66MHz,可獨立設置CPU和外設的時鐘頻率,支持支持全速USB2.0協議以及On-The-Go(OTG)全速及低速協議,支持10M/100M以太網介質訪問控制子層協議接口(MAC),片內自帶高速FLASH和SRAM,集成了SPI、USART、TWI通信接口。其豐富的片上資源為儀表功能的擴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條件。
儀表電路總體框圖如圖1所示,時鐘源及復位電路、電源、JTAG接口組成了單片機的最小系統,保證系統的正常啟動運行。鍵盤和顯示屏作為人機交互的接口,其余三部分為本文重點介紹的外圍電路。

圖1 儀表電路總體框圖
該模塊主要用來存儲儀表采集的電壓值和其他擴展電路的采集信息,這些信息要供給操作人員以后查看,或傳至上位機,所以要保證信息在儀表掉電后不丟失。UC32A0512單片機自帶512KB的flash存儲和64KB的SRAM存儲:flash用來存儲單片機程序,單片機運行時,只能從中讀取指令和固定的數據,不能進行寫操作;SRAM用來存放單片機運行過程中的臨時數據,雖然可隨時讀寫,但不具備掉電保護功能。所以儀表系統必須外接一個主存儲器,保證采集到的各種數據不會掉電丟失。
AT45DB161D是ATMEL公司的16M bytes的flash存儲器,與單片機采用SPI接口進行連接,如圖2所示。CS為SPI片選信號,低電平有效,SCK、SI、SO為SPI的時鐘、數據輸入輸出管腳[3]。RESET管腳連接單片機的復位管腳,當出現低電平時,flash芯片停止所有讀寫操作,直到RESET管腳出現高電平為止。WP管腳為存儲器寫保護使能端,為低電平時,對存儲器內受保護區域的所有操作都將被忽視,本設計將其連接到高電平,必要時可以軟件控制對受保護區域的操作。

圖2 flash存儲電路
該模塊由A/D轉換器TLC3548對模擬電壓進行采集。與單片機采用SPI接口,如圖3所示,PA15~PA18分別為單片機SPI1接口的SCK、MOSI、MISO、CS1引腳。EOC/INT引腳為A/D轉換完成標志位,使能為EOC功能時,轉換結束后輸出高電平,使能為INT功能時,轉換結束后輸出低電平。CSTART和FS分別為外部采樣觸發信號、用于DSP接口的幀同步輸入信號,本設計用不到這些功能,故將其連接到固定的高電平。
芯片參考電壓為引腳REFP與REFM電壓之差,其參考類型由BGAP引腳和模擬地之間的補償電容決定:接0.1u電容時為外部參考,電壓由REFP引腳輸入;接0.1u和10u并聯時為內部4V基準電壓[4]。為了提高參考電壓的穩定性,本設計采用內部基準作為參考電壓。

圖3 A/D轉換器
手持儀表在測量完信號后,需要把測量結果以數據包的形式發送給計算機,方便操作人員對測量數據進行保存和分析,因此,需要為儀表和計算機選擇一個合適的通信接口。UC3A0512單片機集成有全雙工的串行通用收發機,能夠實現異步串行數據的接收和發送。同時,考慮到一般儀表系統傳輸的數據量都不大,速度要求也不高,所以選擇RS-232C標準異步串行接口作為通信接口。
計算機的串口使用RS-232C電平標準,在數據接收端和發送端,邏輯“1”電平在-3~-15V,邏輯“0”電平在+3~+15V。而單片機使用的是TTL電平,所以為了保證正常通信,必須在計算機和單片機間進行電平轉換[5]。本設計選擇了MAXIM公司的MAX3232CSE芯片,并采用常用的9針串口(DB9),使用三線制接法,即DB9的2腳接單片機數據輸出腳,3腳接計算機數據輸出腳,5腳接公共地,具體電路如圖4所示。

圖4 串口通信電路
針對新型32位AVR單片機,本文給出了部分具體的外圍電路,為新型單片機在工業儀表中的應用提供了參考,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
[1]吳小平.智能儀表的發展現狀研究[J].常州職業信息技術學院學報,2008,7(1):19-23.
[2]趙陽華.我國儀器儀表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政策研究[J].中國儀器儀表,2009,3:29-33.
[3]徐春生,王太勇,鄧輝等.串行DataFlash在便攜式片上數采系統中的應用[J].機械與電子,2005,7:74-76.
[4]丁海松,張道信,馬良川.基于DSP與TLC3548的多通道數據采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工業控制計算機,2010,12(23):68-70.
[5]孫建華,趙曉典,高永飛.PC機與單片機的串口通信系統設計[J].軟件導刊,2010,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