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揚子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計算機站 宋維璞
如今,庫存管理系統已經被廣泛應用到企業中,成了ERP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一般都包括商品的信息錄用、入庫、出庫和庫存量管理等模塊,以往手寫式的庫存管理已經不再適合現在企業的需求,企業的庫存管理是個復雜的過程,如果還停留在紙介質的基礎上,將會浪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庫存管理系統的出現解決了企業的庫存管理情況,提高了企業的運行效率。
但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庫存管理系統也漸漸失去了它的應用價值,一旦開發出系統以后,該系統就很難在擴展其他功能,給系統帶來局限性,同時現在很多公司旗下都有眾多分公司,它們分布在世界各地,客戶端和服務器端進行通信是個棘手的問題,因為客戶端和服務器端之間通常會有防火墻或者代理服務器。
基于如上的系統缺陷,于是提出了Web Service技術,Web Service技術有一組通用標準協議用來接口定義和方法調用。它把面向構件的方法和Web技術的優勢相結合,利用標準網絡協議和XML數據格式進行通信,具有良好的普遍性和靈活性。利用互聯網巨大的虛擬計算環境,凡是按照Web Service標準創建的系統,都可對Web Service動態定位并與其他的Web Service進行交互,使任何客戶可以在任何地方調用任何服務。Web Service突破了傳統的分布式模型在通信、應用范圍上的限制,允許企業能夠快速、廉價地建立和部署全球性應用,實現全國各地的用戶和系統在異構系統中的交互。
本系統研究的內容主要是,開發基于Web Service技術的分布式庫存信息管理系統,詳細介紹該系統的開發過程,實現其用戶登錄、貨物入庫、倉儲、出庫功能,實現全國各地的用戶和系統在異構系統中的交互,從中說明該系統的體系結構可以很好的克服傳統方案的缺陷,同時這個系統也是對構建基于Web Service技術的分布式應用系統的初步驗證。
(1)操作系統:Windows XP
(2)軟件開發平臺.Net2.0 Framework,開發語言C#
(3)數據庫SqlServer2005
Web Service是建立可互操作的分布式應用程序的新平臺。Web Service平臺是一套標準,它定義了應用程序如何在Web上實現互操作性。開發者可以用任何自己喜歡的語言,在任何喜歡的平臺上寫Web Service,只要可以通過Web Service標準對這些服務進行查詢和訪問。不管Web Service是用什么工具,什么語言寫出來的,只要開發者用SOAP協議通過HTTP來調用它,總體結構都一致。于是,任何語言,任何平臺上的客戶都可以閱讀其WSDL文檔,來調用這個Web Service。客戶根據WSDL描述文檔,會生成一個SOAP請求消息。Web Service都是放在Web服務器后面的,客戶生成的SOAP請求會被嵌入在一個HTTP POST請求中,發送到Web服務器來。Web服務器再把這些請求轉發給Web Service請求處理器。請求處理器的作用在于,解析收到的SOAP請求,調用Web Service,然后再生成相應的SOAP應答。Web服務器得到SOAP應答后,會再通過HTTP應答的方式把它送回到客戶端。
本庫存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如圖1所示:
3.2.1 系統登錄界面
該功能模塊是需要對用戶進行確認,如果用戶、密碼及身份正確,系統將會跳轉到相應的界面。

圖2 用戶登錄界面
系統寫好后,有個Web服務是用來提供該系統的入庫、出庫操作等,在系統里引用Web服務,要求輸入提供Web服務的URL地址,輸入后點擊前往,則會彈出如圖3所示:

圖1 系統功能結構圖
點擊添加引用,然后在電腦C上運行該系統,系統無誤,訪問成功。然后會在客戶端系統中出現一個App_WebReferences文件夾,現在可以進行Web服務的調用了,假如我想要添加一個商品信息,要對商品信息進行錄用,如商品編號、入庫時間、供貨單位、入庫數量等信息,錄入完以后,點擊提交按鈕,這時客戶端會生成恰當的SOAP請求消息,發往服務器端,服務器端接收到客戶端發來的SOAP請求消息,解析其中的方法調用和參數格式。根據wsdl的描述,調用相應的COM對象來完成指定功能,并把返回值放入SOAP回應消息返回給用戶,客戶端就能獲得服務器端解析的結果了。

圖3 添加Web引用界面
在系統的設計過程中,結合系統的具體需求和特點,采用了Web Service技術,該技術能夠使系統跨平臺,同時可供其他公司進行調用本服務。此外,也使程序員減輕了編程的負擔,如果需要調用系統的某個方法,只需要調用里面的方法即可,提高了開發效率,減輕了維護工作量。基于Web Service開發的庫存管理系統開發出以后,可以靈活的進行擴展,整合,以往普通的技術開發的系統往往只能供本公司獨立使用,局限性差,如需增加新功能需要編寫相應的代碼,然后采用該技術大大減少了程序的編寫量,同時可以方便的進行系統功能擴展,能夠很好的滿足企業的需求,因此該技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如今大多數企業利用該技術進行企業對企業之間的信息整合,節省了企業的開支,還帶來了更多的利益,當我們邁步進入2010年,Web Service在各個層面均獲得了長足的進展。在公司內部,Web Service協議棧逐漸成型,開發商們迫切地期望Web Service相關規范盡快完善,可見Web Service技術已經成為企業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
[1]蘇紅超.ASP.NET深入解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5-10.
[2]李明剛,肖建.ASP.NET WEB站點高級編程范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Simon Robinson.Professional C#[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2-35.
[4]陸昆侖.Web Services編程一用C#.NET開發網絡服務[M].北京: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3:128-150.
[5]劉曉華..NET Web服務開發指南[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
[6]劉家茂,柴曉路.Web Services原理與研發實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7]張海藩.軟件工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8]柴曉路.Web服務架構與開放互操作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9]Jonh Kauffman.ASP.NET數據庫入門經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10]A.Deutsch,M.Fernandez,D.Florescu.XML -Q L:A Query Language for XML.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QL04[M].2004.
[11]仇谷烽,澎洪洪.Visual C#.NET網絡編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12]孫勇強,楊麗坤.Visual C#.NET中文Web服務開發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13]趙曉東,張正禮,許小榮.ASP.NET 3.5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14]龔赤兵.Web開發新體驗:ASP.NET 3.5 MVC架構與實戰[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15]帕派佐格羅.Web服務原理和技術[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