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國 政 黨 動 態(2012年4月16日至5月15日)
散議會,并定于9月12日舉行大選。
■ 4月22日,法國舉行總統選舉。4月23日,投票結果揭曉,社會黨候選舉人奧朗德獲得28.63%的選票,現任總統薩科齊獲27.08%的選票,進入第二輪投票。5月6日,法國舉行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當天,法國內政部宣布統計結果,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獲得51.24%的選票,擊敗現任總統薩科齊,當選法國新一任總統。
■ 4月22日,捷克執政聯盟三黨(公共事務黨、公民黨、TOP09黨)領導人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終止聯合執政協議,意味著三黨聯盟解體。
■ 4月24日,利比亞通過一項規范政黨和政治團體構成的法規,規定政黨始創成員不得少于250人,政治團體不得少于100人,并禁止政黨以宗教、區域和部族劃線,禁止接受外國資助。
■ 4月26日,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對民主黨前黨首小澤一郎政治資金案做出一審判決,宣判小澤一郎無罪。
■ 4月27日,羅馬尼亞參眾兩院聯席會議投票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執政僅兩個月的溫古雷亞努政府倒臺,成為羅馬尼亞自1989年劇變以來最短命的政府。當晚,總統伯塞斯庫與議會各政黨磋商后,任命社會民主黨主席蓬塔組建新政府。
■ 4月28日,馬來西亞“干凈與公平選舉聯盟”聯合三大反對黨和反對在馬來西亞建設稀土廠的“綠色盛會組織”舉行大規模集會,要求政府進一步改革選舉制度,舉行廉潔公正選舉,取締稀土廠項目,保障民眾權益。
■ 5月1日,以色列議會最大反對黨前進黨的前任主席齊皮·利夫尼宣布退出議會。這是利夫尼在3月前進黨初選落敗后做出的首個重大政治動作。輿論分析,利夫尼暫時不會退出前進黨,但是不能排除她另立新黨的可能性。
■ 5月2日,匈牙利國會選舉總統,來自執政黨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的唯一候選人、國會前主席阿戴爾·亞諾什當選新任總統。
■ 5月2日,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主席昂山素季及該黨其他當選議員宣誓就職。
■ 5月3日,英國舉行地方選舉。5月4日選舉結果揭曉,工黨共獲得2158個議席,在75%的地方議會占據多數;保守黨獲1005席,在42個地方議會占據多數;自民黨獲431個議席,在6個地方議會占據多數。此外,工黨候選人安德森、斯圖爾特分別當選利物浦、索爾福德市市長,保守黨候選人約翰遜當選倫敦市長。
■ 5月3日,尼泊爾政府內閣成員宣布集體辭職,為主要政黨組建新的聯合政府并繼續推動制憲進程鋪平道路。5月5日,尼泊爾共識政府內閣初步組建,聯合尼共(毛)、大會黨及“馬德西聯合民主陣線”所提名的部長向尼泊爾總統宣誓就職,其中聯合尼共(毛)5人,大會黨2人,“馬德西聯合民主陣線”4人。聯合尼共(毛主義)副主席巴布拉姆·巴特拉伊繼續擔任總理。
■ 5月5日,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候選人、總統奧巴馬正式啟動其爭取連任的競選之路,先后在俄亥俄州和弗吉尼亞州兩個重要的“搖擺州”舉行兩場正式競選集會。
■ 5月6日,亞美尼亞舉行議會選舉。5月7日,選舉結果揭曉,現任總統謝·薩爾基相領導的共和黨贏得44.05%的選票,獲得68個席位,再次成為議會第一大黨,獲得組閣權。
■ 5月6日,塞爾維亞舉行總統、全國議會和地方議會選舉。5月10日,塞爾維亞選舉委員會公布了議會選舉的最終結果,以反對黨塞爾維亞進步黨為核心的“讓我們使塞爾維亞動起來”政黨聯盟在議會250個議席中獲得73席,以執政黨民主黨為核心的“選擇更好生活”政黨聯盟獲得67個議席,社會黨聯盟獲得44席。在正式選舉結果公布前,“選擇更好生活”黨團已與社會黨黨團達成協議,決定組建聯合政府。在總統選舉中,民主黨領袖鮑里斯·塔迪奇和塞爾維亞最大反對黨進步黨領袖尼科利奇得票領先,進入于5月20日舉行的第二輪總統選舉。
■ 5月7日,敘利亞舉行了40多年來首次多黨參與的議會選舉。這是敘利亞今年2月頒布新憲法、規定實行多黨制以來第一次舉行議會選舉。5月15日,敘利亞最高選舉委員會公布議會選舉結果及入選人名單,但并沒有宣布組成成份,也沒有公布反對黨成員和獨立候選人所占席位情況。
■ 5月8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反對黨前進黨主席莫法茲就組建聯合政府達成協議。
■ 5月11日,阿爾及利亞內政部公布國民議會初步選舉結果,執政的民族解放陣線在選舉中獲得220席,繼續保持議會第一大黨的地位,但未能獲得議會絕對多數。
■ 5月12日,智利執政聯盟成員黨民族革新黨舉行黨主席選舉,卡洛斯·拉臘連任。
■ 5月13日,智利反對黨爭取民主黨舉行黨主席選舉,海梅·金塔納當選。
■ 5月15日,希臘總統府宣布,希臘各政黨領導人關于組建聯合政府的談判破裂,希臘將于6月再次舉行議會選舉。
(供稿:賈旭陽)
(責任編輯:劉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