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歲末,溫家寶總理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貫穿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全面推進農村各項建設,建設好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的出臺,使中原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指導意見》明確了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核心任務是:積極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路子。“三農”問題突出是制約“三化”協調發展的最大癥結。作為最接近“三農”第一線的地市黨報,找準自己的定位,認清自己的職責,充分發揮黨報功能,積極、熱情、準確地把握和做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聞宣傳,是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
要做好建設新農村的新聞宣傳,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提高自覺性,把這項任務看做是自己的本職,是新聞報道常年不衰的重頭戲,是地市黨報的生命線。
在發揮好黨報作為傳播媒介的傳播功能和特有的政治功能的同時,增強黨報的服務功能,亦即增強報紙的服務性,在服務新農村建設上下工夫。
黨報具有傳播媒介共同具有的傳播功能,即發布新聞、傳遞信息。此外,還有自己特殊的功能即政治功能,也就是傳遞黨的政治主張、實現黨的政治目的。黨報的性質決定了它是面向全體人民群眾的,其宗旨就是辦報為民。身處“三農”前線的地市黨報,在發揮好黨報作為傳播媒介的傳播功能和政治功能的同時,應該增強黨報的服務功能,在服務新農村建設上下工夫。
第一,政策和法律服務。要廣泛報道黨中央對農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各級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具體措施。這是黨報的最主要職責。但這種宣傳也不能都是居高臨下的、純粹說教式的,要多用消息、通訊、評論、熱點透視、解釋性報道和各種類型的深度報道等新聞形式正確地引導、開導、疏導、輔導農民。在“三農”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農民關注著報紙上有關農村方面的信息。宣傳和闡釋涉農法律法規,幫助農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也要切合農村現實所需,開展咨詢服務,以具體案例講法說法,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
第二,政務信息服務,包括對農村政治經濟正常秩序的監督服務。農民遠離上層,是盼望能看到領導者身影、聽到“官方”聲音的,但要注意盡量用新聞的形式、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表達。我們的報紙要改進領導人活動和會議報道的程序化、公式化,要從會議中、報告中發掘出群眾渴望知曉的新聞。會議消息長篇累牘地占據版面,而又沒有想看的新鮮內容,才是人們所不滿意的。同時,報紙要給新農村的建設者以話語權利,反映他們的意見、愿望和要求,對侵害農民利益的坑農、害農現象進行輿論監督,使黨報成為聯系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下情上達,黨委和政府也可以從中了解社情民意,作為決策的參考。報社不僅要重視領導的意見,也要認真聽取基層的意見。實際情況是,上面的意見比較容易聽到,而數量眾多的農民的聲音影響力小,一般總是處于弱勢地位,所以,我們更應該放下架子,深入群眾之中,認真地聽、虛心地聽,為農村發展鼓與呼、為農民利益代言。
第三,做好溝通交流的服務。如今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農村不再是過去閉塞的農村,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的新型農民已大步走向市場。報紙要為農民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做好溝通,八面來風,尤其是多報道一些外地和本地樹立的典型,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另外,市場條件下的農民普遍有致富的愿望,但缺少必要的知識、技術和信息,報紙可以通過開辟專欄、專版、專刊等,報道農村經濟新聞,提供各類科技致富信息,推廣農業科學技術,引導農民合理消費,提高生活質量。曾經從報紙中受益的讀者評價說,報紙是農業科技的“百科全書”。有的領導曾深有體會地說,報紙辦好了一個“健康知識”專欄,就等于辦好了一家人民醫院。而文化娛樂、商品流通及農副產品購銷信息等方面的服務,同樣可以做得很好。
濮陽日報社自創辦以來,在市委的領導下,堅持了正確的辦報方向,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動本市改革開放事業的深入發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報紙定位準確,始終把“三農”問題作為新聞宣傳的重點、報紙版面的主角,全心全意為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村面貌的改變、農民生活的提高服務,發現并宣傳報道了一批農村中的典型,推廣了一批農村、農戶脫貧致富的經驗。最近一兩年來,報紙為“三農”服務的意識更為自覺,內容更加豐富。除了及時報道黨的農村方針政策外,還開辟專版、專欄,集中向農民提供豐富的政策信息和生產技術信息等,尤其是請專家回答農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適時地對他們進行指導,保證了內容的有效和準確。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貫穿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的一項重大任務。我們要宣傳好,就要先學習好,理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主要任務和科學內涵,弄清楚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注意和防止的若干問題,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心明眼亮,履行好新聞工作者的職責。
我們還要相應改進新農村建設的宣傳方式,例如,既然新農村建設涵蓋了農村真實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聞報道就要走出過去的“農業報道就是要唱好四季歌”的誤區;既然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城鄉統籌、農工商互動的系統工程,“三農”宣傳就要跳出單純的“以農說農”的固定模式;既然我們要為新農村建設服務,就要在“滿足多層次讀者的需求”時,多把版面和鏡頭讓給新農村第一線建設者,等等。這些,都需要在辦報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只要我們真心實意為民服務,就能辦好辦活報紙,為推動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
(作者單位:濮陽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