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 石磊 朱國興
(江蘇省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江蘇無錫 214000)
重建鋼板治療pilon骨折的療效分析
陳鵬 石磊 朱國興
(江蘇省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江蘇無錫 214000)
目的:探討重建鋼板治療pilon骨折的手術療效。方法:對35例pilon骨折的患者行切開復位重建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并對其進行隨訪,觀察臨床療效。結果:35例患者經3~31個月隨訪,其療效按Mazur評分為優25例,良6例,中4例,總優良率為89%。結論:對于pilon骨折,行切開復位重建鋼板內固定治療可以取得滿意的療效。
pilon骨折; 內固定治療; 重建鋼板
pilon骨折是指累及脛骨遠端及踝關節面的關節內骨折,其約占所有下肢骨折的1%,占脛骨骨折的3%~10%。pilon骨折常伴有腓骨下段的骨折,它多由垂直壓力及旋轉暴力所致,軟組織挫裂較為嚴重[1],故治療較為棘手,而且并發癥也較多[2],近年來我科利用重建鋼板治療pilon骨折35例,療效較好,現報告如下。
2009年3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pilon骨折患者3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19~57歲,平均41.2歲;骨折原因有:交通事故7例,高處墜落20例,扭傷1例,重物砸傷7例。按 Ruedi-Allgower[3]分型標準,pilon骨折Ⅰ型2例,Ⅱ型26例,Ⅲ型7例;其中合并腓骨骨折22例,且均為閉合性損傷。
對于22例合并腓骨骨折的患者,先固定腓骨,采用腓骨下段后緣小腿外側切口,骨折復位后采用合適的重建直鋼板固定,行小腿前內側切口,注意其與腓骨的切口間隔不得少于7cm,暴露骨折斷端后重點復位內踝、前外側骨塊(Ghaput結節)和后唇骨塊(Volkmann三角),以恢復踝穴的基本形態。用克氏針作為操縱桿行初步復位,再使用撬子和沖擊棒使壓縮的骨塊復位,同時也可以距骨作為模板將關節骨塊復位,以達到平整關節的目的。對于干骺端缺損的患者取自體髂骨或人工骨補缺。用數枚松質骨螺釘將骨塊從多個方向固定。最后根據骨折情況及斷端骨面的形狀設計重建鋼板的曲度和形狀,以恰能完好貼合骨面并固定碎骨為佳。待固定牢靠,C臂透視證實復位滿意后無張力閉合切口。典型病例如圖1。
術后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及對癥處理,術后24 h起進行患肢肌肉主動收縮練習。術后3 d拍X線片復查并開始不負重踝關節主動活動練習,特別是背伸活動。術后4周攝X線片評估骨折端骨質生長情況,開始進行部分負重行走練習。此后每4周X線片復查,待骨折端有較多骨癡形成、達到骨折臨床愈合標準后逐漸過度到完全負重行走練習。
按 Mazur標準[4]評價療效,分為優、良、中、差。優:>92分,踝關節無腫痛,步態正常,活動自如;良:87~92分,踝關節輕微腫痛,正常步態,活動度可達正常的3/4;中:65~86分,活動時疼痛,活動度僅為正常的1/2,正常步態,有時需服用止痛劑;差:<65分,行走或靜息痛,活動度小于正常的1/2,跛行,踝關節腫脹。

圖1 重建鋼板內固定術治療pilon骨折
對35例患者隨訪3~31個月,平均19.8個月Ⅰ、Ⅱ、Ⅲ型患者術后恢復的優良率分別為100%、92%和71%,所有患者的優良率為89%。術后踝關節X線片復查顯示所有患者均未出現骨折不愈合或內固定斷裂現象。見表1。

表1 35例骨折患者術后的療效
脛骨下段軟組織菲薄,微循環較差,而pilon骨折又多為高能量損傷,傷后其骨折部及周圍軟組織挫傷嚴重,組織水腫明顯,張力增加,為此進一步加重了術區微循環障礙,導致術后各種并發癥。因此骨折端軟組織的損傷情況對于pilon骨折的治療方式、手術時機及手術方案的選擇尤為重要[5]。
對于手術時機的選擇,目前尚無統一標準,筆者認為,對于低能量損傷且在傷后8 h以內軟組織腫脹尚不明顯時可急診行手術內固定治療,而對于高能量損傷則最好在脫水消腫10~14 d后,待水腫消退再行手術治療為宜。
目前對于pilon骨折的內固定手術治療公認的步驟包括[6]:(1)腓骨長度的恢復和固定;(2)脛骨關節面的解剖復位;(3)脛骨固定;(4)周圍軟組織損傷的處理,早期功能鍛煉和晚期負重練習。對骨折的固定方法主要有:有限內固定+外固定支架法、脛骨遠端解剖型鋼板固定法以及Mippo技術下脛骨遠端鎖定鋼板固定法。上述方法中,筆者認為外固定支架需跨越踝關節固定,妨礙術后關節功能的恢復,同時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不便;解剖型鋼板過于寬厚,需手術擴大暴露術野進而加重了軟組織損傷,使術后縫合切口較為困難,容易出現術后鋼板外露,導致手術失敗而進一步行皮瓣轉移治療;如果踝關節面粉碎嚴重,Mippo技術下鎖定鋼板固定較難使得關節面解剖復位,同時鎖定鋼板成本過高,一般患者無法承受。我院應用重建鋼板復位固定治療pilon骨折取得了不錯的療效。重建鋼板相對于上述幾種固定物有顯著的優勢,首先重建鋼板窄且薄,體積較小,需要剝離的軟組織相對較少,對軟組織刺激也小,切口縫合較容易。重建鋼板也容易塑形,能與骨面較好地貼合,固定可靠;其次,配套重建鋼板的螺釘直徑較小,對關節內骨折塊的固定較方便,固定時骨塊不容易發生移位;再者,重建鋼板彈性較大,可降低鋼板下的應力遮擋效應,同時還對斷端存在加壓作用,有利于骨折的盡快愈合;最后,重建鋼板價格相對較便宜,因此臨床性價比較高。
綜上所述,對于pilon骨折而言,保護軟組織血供、減輕組織水腫以及減少組織循環障礙對其功能的恢復非常重要。應當選擇合理的手術時機,有效地避開組織水腫期。重建鋼板的應用能有效地降低手術創傷對組織的影響,且手術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符合骨折的生物治療原則。
[1]王亦璁.骨與關節損傷[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471.
[2]趙快平,熊波.pilon骨折的治療進展[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7,15(2):124-126.
[3]Ruedi TP,Allgower M .Fracture of thelowerend of the tibial into the ankle joint[J].Injury,1969,1:92-99.
[4]Mazur JM,Schwartz E,Simon SR.Ankle arthrodesis:longterm follow-up with gait analysis[J].J Bone Joint Surg Am,1979,61(7):964-975.
[5]羅從風,曾炳芳.pilon骨折的治療[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05,7(3):230-232.
[6]沈洪興,張春才.脛骨pilon骨折的治療進展[J].中華骨科雜志,2002,22(8):505-508.
Treatment of Pilon Fractures Using Reconstruction Plates
CHEN Peng SHI Lei ZHU Guoxing De-
partment of Orthopedics,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Wuxi City,Wuxi 214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reconstruction plates in pilon fractures.Methods:A total of 31 patients with pilon fractures underwent fixation with reconstruction plates.Results:The 31 patients have been postoperatively followed up for 3~31months.According fo Mazur standard,the ankle function was excellent in 25 cases,good in 6 cases and fair in 4 cases and rate of excellent and good was 89%.Conclusions:Using reconstruction plates to treat pilon fractures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Pilon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Reconstruction plates
R683.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