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量刑激勵機制探析

2012-12-21 12:48:59姜濤沈香
理論導刊 2012年3期
關鍵詞:激勵機制制度

姜濤,沈香

(江蘇大學a.法學院;b.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鎮江212013)

量刑激勵機制探析

姜濤a,沈香b

(江蘇大學a.法學院;b.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鎮江212013)

作為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和永恒性的量刑激勵機制,其蘊藏著一種集合法性和有效性于一體的合理性。激勵機制是動力機制,它提供量刑權威意義上的活力源泉,能夠激發量刑客體、量刑關系人確立與自己同樣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目標,并選取與自己相同的行為方式或行為手段。從有效性結構看,只有當激勵機制能普遍地促成刑罰功能有效發揮時,才是充分、有效的,而此應該是犯罪成因、利益關系、價值觀念與文化認同這四個核心要素的有機統一。

量刑;激勵機制;利益關系;刑罰功能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提出,使我國目前的量刑制度面臨諸多挑戰。其中,如何使量刑發揮最佳的社會效果,從而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已然成為中國學者必須承擔的學術使命之一。而以此為視點反思我國現行的量刑制度與實踐后不難發現,我國在刑事審判中之所以會出現嚴重的量刑不均、量刑機械和量刑信任危機問題,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量刑制度本身“正向激勵效應”的缺位和“負向激勵效應”的泛濫。這表明,我國目前僅僅與量刑原則、量刑情節掛鉤的量刑制度本身還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還需要尋求新的問題破解之道。筆者以為,量刑激勵機制的建構將有助于克服上述制度缺陷,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量刑激勵機制的提出

依據一貫的刑法理論,犯罪產生以后,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國家與犯罪人、犯罪人與被害人、國家與被害人、民眾之間的關系。以許霆案的量刑之過程與結果為例,我們就可以看出這種“重要性”之所在。一審中許霆被判處了無期徒刑,之后經過再次審理,最終以判處“五年有期徒刑、罰金兩萬元”結案。問題在于,一審判決結果一出,在法律之外,道德與倫理之內,立刻引發社會各方熱議。在這種“簡直是不可思議,而且是百年不遇”的非典型盜竊案中,一審判決被學術界和民眾批評的根源在于這種機械的量刑容留了量刑不均,忽視了量刑的社會效應,其結果必然是強行涂抹了刑法這張本是自然的“臉”,并導致該案的量刑呈現出明顯的“負向激勵效應”。

該現象應引起學界的密切關注。量刑這個動態的司法過程的背后,擔當的是被破壞社會關系的恢復重任,不僅要通過它盡力協調產生的犯罪并通過一定的激勵機制誘導受害者、一般民眾繼續在社會中的關系;而且它應當及時有效懲治犯罪并通過一定的激勵機制誘導犯罪人積極接受教育改造并能重新回歸社會關系之中。許霆案量刑之“兩重天”的局面其實向司法界和學術界提供這樣一個信號,量刑一方面應在法律的理性與軌道上來看待,要在法律框架內實現社會公平;另一方面,也要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顯然,后者往往更為重要。因為刑法也是社會控制的一種手段,有其自身的規律性和公理性。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雖然司法機關堅持不懈努力,但是一些量刑“瓶頸”問題卻總是“按下葫蘆浮起瓢”般難以徹底破解,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對量刑的社會效應的激發難以成為制度常態。那么,這樣的制度常態應如何實現呢?

按照制度經濟學的觀點,量刑制度的一個重要表現方式就是其能夠確立穩定的社會預期。量刑的運作過程,也就是刑法直接作用于被告人與間接作用于刑事被害人和公眾,進而懲治和教育犯罪人、安撫被害人和教育一般民眾遵紀守法的動態過程。對此,可以簡稱為量刑的回應功能,即量刑這個動態的司法過程的背后,擔當的卻是恢復被破壞的社會關系的重任。一方面,它會盡力減少犯罪的危害,并通過發揮量刑激勵作用使受害者、一般民眾能夠恢復正常的社會生活;另一方面,它會合理組織對犯罪的反應,并通過發揮量刑激勵作用誘導犯罪人積極接受教育改造,以使他們能重新回歸社會關系之中。在這里,量刑回應功能的發揮與量刑激勵機制的建構及其運作密不可分,建構量刑激勵機制的目的就是通過恢復被破壞的社會關系以最大化地實現社會和諧。為了充分說明量刑激勵機制的量刑回應功能,我們可以把量刑活動的實施者及其直接或間接作用的對象大致分成三部分:(1)量刑主體。即極力維護刑法權威和保護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的審判機關;(2)量刑客體。即實施了犯罪行為,依法應當被定罪判刑的犯罪分子;(3)量刑關系人。即犯罪中的受害者及量刑能夠間接影響的一般民眾。在現代司法過程中,量刑活動必然涵蓋量刑主體、量刑客體和量刑關系人,但由于各種經濟、政治、文化和歷史因素的影響,量刑主體、量刑客體和量刑關系人在量刑活動中并沒有嚴格的一致性。這就要求要建構一種能夠包容各種量刑活動、結果的宏大結構,并以量刑激勵機制為紐帶使量刑主體可以遵循統一的量刑規范,從而使其與量刑客體、量刑關系人之間的關系處于一種穩定、有序的態勢。

在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中,任何有效的激勵機制都必須能夠滿足個體的需要,這就是所謂的“需要動機理論”。我國學者又把該理論細分為兩類:一類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動機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內容型激勵理論;另一類是以人的心理過程和行為過程相互作用的動態系統為研究對象的過程型激勵理論。[1]應該說,心理學中過程型激勵理論與內容型激勵理論的劃分具有一定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分別揭示了“需要動機理論”的系統性和動態性。但在量刑激勵中,過程型激勵與內容型激勵并無法截然分開,即每一層次的激勵都可能對其他層次的激勵產生影響,各個激勵層次之間存在著一個相對的滿足程度和滿足標準,每一個層次的激勵內容和滿足標準都會影響到其他層次的激勵,同時又受到其他層次激勵的影響。那么,什么是量刑激勵機制呢?

參照我國制度經濟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量刑激勵機制是指激勵主體在量刑活動中通過激勵因素或激勵手段與激勵客體、量刑關系人之間相互作用關系的總和,也是指量刑主體與量刑客體、量刑關系人之間內在關系結構、運行方式和發展演變規律的總和。[2]它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其一,量刑激勵機制的出發點是保障被告人的人權、安撫刑事被害人和引導民眾的行為,從而形成系統完整的激勵因素組合,以全方位地滿足被激勵主體的內在性和外在性需要。其二,量刑激勵機制的直接目的是調動被告人認罪服法、接受教育改造的積極性,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刑罰目的,提升量刑的社會價值,以達到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其三,量刑激勵機制的核心是量刑規范和量刑標準。量刑規范與量刑標準將量刑的基準、要素、原則和方法等量刑因素與刑罰目的聯系起來,以實現量刑激勵作用的實際發揮。其四,量刑激勵機制的建立與有效實施依賴于充分的案件信息溝通。特別是在構建激勵因素組合時,需要對被告人的罪行與量刑情節做深入的、全面的了解,同時還需要及時調整激勵因素組合的內容和結構,真正地將刑罰目的的實現與激勵因素結合起來。由此可見,量刑激勵是社會激勵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國家引導量刑主體的量刑方式和價值觀念以實現刑罰目的的過程,也是量刑主體按預定的標準和程序將刑罰分配給量刑客體和將量刑效果傳遞給量刑關系人的過程。

激勵機制是動力機制,它提供社會整體意義上的創新條件和活力源泉。量刑及遵從量刑結果動力的核心問題是量刑主體、量刑客體與量刑關系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和潛能的發揮。法官如能始終富有積極性、創造性,潛能得以充分發揮,量刑活動便不愁沒有發展的動力和自我更新能力。而量刑客體與量刑關系人之所以會認同、遵從量刑結果,也在于量刑激勵機制的激發和保持。[3]可以肯定的是,激勵機制建立以及作為激勵機制體現之激勵措施的采用將使量刑主體的量刑質量有一個脈沖式提高,并使量刑對象、量刑關系人、量刑相對人自愿遵從量刑的結果。

二、量刑激勵機制的功能

量刑的制度績效總要體現為一定的社會影響或社會效應。這種影響往往導致了一種激勵效應的發生,即激發量刑客體、量刑關系人要么確立與自己同樣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目標,要么選取與自己相同的行為方式或行為手段等。因此,量刑確立怎樣的價值目標和進行怎樣的行為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量刑激勵機制的功能。而一個理想的量刑激勵機制的功能應該體現在:(1)能激勵量刑主體積極司法,為公眾謀求更多的公益;(2)能激勵量刑客體積極接受教育改造,為實現刑罰目的提供保障;(3)能激勵量刑關系人積極實踐刑法,以形成刑法的公眾認同。事實上,現代量刑制度正是通過量刑激勵機制的協調運作,形成最佳的司法資源配置格局,實現現代量刑制度的價值目標。

單就量刑激勵機制的作用而言,亦有正激勵與負激勵之分。一般地說,如果量刑激勵機制能將量刑客體、量刑關系人的價值追求和行為目標向著與“控制犯罪、保障人權”相統一的方向上引導,并使他們確立和采取一種為社會所需要和提倡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那么這種量刑激勵機制就是正向的或良性的。相反,如果量刑的激勵機制只是激發、引導量刑客體、量刑關系人追求個人的、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社會的、長遠的利益,并使他們確立和采取了一種為社會所不容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那么就會導致刑法與社會的關系、犯罪控制與人權保障關系的嚴重失調,就會滋生出一系列社會問題,這就是一種負向的量刑激勵。無疑,我們需要的是量刑的正向激勵,同時,應當對量刑的負向激勵保持必要的警惕。

羅斯科·龐德指出,“一個法律制度之所以成功,乃是因為它成功地在專斷權力之一端與受限權力之另一端間達到了平衡、并維續了這種平衡。”[4]羅氏雖然論述的是法律制度的功能,但對量刑激勵制度績效的論證亦具有“效力”,即量刑激勵的制度績效也要契合國家恢復被破壞的社會關系的平衡性之要求。而此制度績效的發揮都是建立在激勵機制對量刑的兩大價值功能——合法性保證與有效性改進之上。這是因為,法治社會下的量刑活動不應該是一種“運動式”的國家暴力,而應該是一種“契約式”的權威,[5]應特別強調量刑的合法性與有效性。

在這里,“合法性”與“有效性”已然成了量刑激勵機制探討中的主題詞,應給予進一步解釋。首先,激勵機制是確保量刑合法性的“規范標”。激勵機制屬于制度建構,不僅有利于提高量刑主體的公信力,增進民眾對法律的信仰,而且通過量刑界普遍接受的激勵機制標準的應用,可保護量刑免受內外部不良影響、干擾和損害,幫助量刑主體承擔起有效改造罪犯和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責。其次,激勵機制是提高量刑有效性的“推進器”。它不僅為量刑主體自我評價、自我改進提供外部推動力,吸收量刑人員、專家和民眾對量刑主體為提高量刑有效性、達到激勵標準而共同努力,而且可以幫助量刑效果欠佳的量刑主體制定量刑改進與提高的目標和規劃,從而提高整體量刑水平,同時還可以通過外部評估和同行專家的咨詢,幫助和強化量刑主體的自我改進。

從某種意義上講,量刑激勵機制就是一種出于制度理性對量刑社會效應質的規定與肯定,它有四個方面的特征值得注意:(1)它是量刑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過程中的產物;(2)它是量刑主體與量刑客體、量刑關系人平等“對話”的過程,并能有效預期共同正義的實現;(3)它是量刑客體和量刑關系人受到激勵而改過自新或增進刑法認同的過程;(4)它是一個動態、連續、周而復始的高級化循環過程,不具備一次性特征。因此,量刑激勵機制是量刑主體通過向量刑客體和量刑關系人提供制度性與實踐性的規則與程序,并與量刑客體、量刑關系人相互“合作”而不是僅僅要求他們服從量刑結果,來保證量刑的合法性和改進量刑的有效性。當然,這種合法性與有效性往往經由量刑的社會效應表現出來。畢竟,量刑激勵是不能被編碼的司法活動,而是量刑社會效應實現的核心問題,否則就會因變得機械而失去激勵作用。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離開了對量刑的社會效應的維護與遵守這一前提,而絕對地將遵從量刑的權威視為司法之道,則很可能是一種消極的自我逃避社會責任的做法,也難形成量刑的激勵效應。

三、量刑激勵機制的實現

量刑激勵機制的建設是一個綜合性、全面性、系統性的社會工程,需要綜合運用教育與激勵、懲治與防治、道德與法制、治標與治本等各種激勵措施予以保障。但在整個激勵機制的建立過程中,有一個問題至關重要,即量刑本質上是一種基于人的內在要求的國家性犯罪控制活動,目的在于刑罰功能的有效發揮。這決定了量刑激勵機制建設的一切措施,只有當其能普遍地促成刑罰功能有效發揮時,才是充分有效的。筆者認為,從有效性結構看,量刑激勵機制是犯罪成因、利益關系、價值觀念與文化認同這四個核心要素的有機統一。

其一,犯罪成因上的回應。犯罪成因上的回應是量刑激勵機制實現的前提。人類對犯罪成因的認知以及相應的制度框架的建構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正是基于這種認知,犯罪的預防與治理便成為量刑存在的理由,并且量刑激勵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符合社會已然存在的犯罪成因及其變化趨勢。尤其是在整個社會由工業社會向風險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犯罪結構及其成因的變化為量刑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社會基礎,也對量刑激勵提出了新的要求。從犯罪學上分析,犯罪是復雜原因所導致的復雜社會現象,是社會矛盾和社會環境的衍生物,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和結構性。美國當代犯罪學家庫侖主張至少應考慮四個社會結構因素對犯罪的影響:(1)社會分層因素。即社會分層可成為催化犯罪的動力;(2)社會地位因素。即各種群體的社會地位變化會影響不同群體之間的互動關系和社會行動;(3)社會心理因素。即思想的迷惘造成“內在選擇機制”的削弱;(4)社會反應因素。國家對犯罪的不當反應會對犯罪態勢造成影響。[6]我國在經歷深刻的社會變革過程中,犯罪結構及其成因亦呈現出類似景觀。從現實情況來看,只有那些準確反映特定社會的犯罪結構及其成因,并對潛在的犯罪能予以有效抑制的量刑制度才具有量刑激勵作用。換句話說,量刑激勵的實現需要通過合理地回應和抑制犯罪成因來保障。

其二,利益關系上的回應。利益關系的協調是量刑激勵機制實現的基礎。量刑激勵作為國家對罪刑關系調整的一種制度設計,也是人與人之間利益關系的一種契約規則。與其他規則不同的是,量刑激勵由量刑內激勵和量刑外激勵兩個子系統組成,其中,利益關系是系統中最活躍的原子核,向量刑活動輻射能量,以恢復被破壞的社會關系。在完整的犯罪社會鏈中,零和博弈與非零和博弈在量刑激勵機制的存在與發展中都存在。量刑激勵實現中的參與人不是去增進整個量刑激勵的新收益,而是在現有量刑激勵的收益中去爭取更大的份額,從而部分人的新增利益,是以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減少為代價的,成為一種零和博弈的激勵形式。[7]對此,我們必須意識到,量刑制度的本質是協調利益關系的規則,量刑制度的功能是提供協調利益關系的機制,量刑制度運作的過程就是利益關系調整和優化的過程。量刑制度之所以能發揮協調利益關系的功能,關鍵一點在于制度通過正式規則和非正式規則的交互作用為利益主體提供了一定的激勵機制。然而,量刑客體和量刑關系人都是從自身的內在尺度出發,評價量刑制度的價值選擇是否符合自己的目的,是否滿足了自己的利益,從而決定自己對量刑制度是肯定還是否定,是自愿遵從還是強烈抵制。因此,只有那些符合并最終能夠滿足不同利益主體的需要和利益的量刑活動才會被人們認可、承認和自覺服從。

其三,價值理念上的回應。價值理念上的回應是量刑激勵機制實現的必要條件。眾所周知,制度是價值理念的外化,價值理念是制度實施的理性保障。只有充分反映人們基本的價值觀,量刑制度的操作才能取得激勵的實效。從本體上分析,人們基本價值觀是在人們意識中積淀起來的關于價值關系的觀念形態,它以主體的需要為內在尺度,主要看客體對主體需要滿足的性質和程度。因此,量刑客體和量刑關系人對量刑制度的認同、遵從必須要有起碼的自覺性和自愿性,而實現這種自覺認同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量刑制度符合他們的基本價值觀。唯有這樣,量刑客體和量刑關系人才會“價值合理地”遵從量刑制度,才會是一種出于對量刑制度內在價值肯定基礎之上的主動遵守行為。畢竟,量刑客體和量刑關系人之所以認同它、遵從它,絕不僅僅因為它的強制力,更具底蘊意味的是這種普遍有效的量刑激勵規則,能夠內在地表達、傳遞人們一定的價值原則和要求。與此相關,一個正向激勵的量刑制度應有其明晰的基本價值理念。也因此,量刑激勵不僅僅是一個如何進行量刑制度安排的問題,更是一個如何保證把人類一般性的公平正義原則轉化為司法運行規范的問題。這一基本價值理念鮮明地體現和標示量刑激勵的本質規定和本質特征,同時又對量刑制度改革起根本性的定向、規范和引導作用。

其四,取得文化上的正當性。量刑制度要發揮激勵作用,還需要取得文化上的正當性、合理性。這不僅因為文化是一種價值觀念、思維定式,制約著人們思想什么、怎樣思想,而且因為它是一種生活習慣、行為模式,制約著人們去做什么、怎樣去做。在它的長期熏陶和慣性作用下,一切與之相符的說法和做法,倡導和實踐,都是自然的、可信的,因而也取得了文化上的正當性。我們在進行量刑制度建設時,總要訴諸于人的內在精神,利用文化傳統所蘊涵的人文精神,通過對人的改變來建設量刑制度。量刑制度建設,只有在達到文化的境界之后,才會獲得人們的認可、遵從,進而發揮激勵作用。同時,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各國的量刑制度要解決的是各自不同的問題,這些問題一般都具有區別于別國的某些特征。如果量刑制度所確定的目標或模式不能從本民族或本國的歷史沿革、文化傳統等一系列特征出發,就很難在公共生活中實施并取得預期的效果。這是因為人們不能不受特定文化傳統的影響,該文化傳統從風俗習慣到觀念系統,從心理到意識,形成對人際關系、價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獨特看法,并深深地植根在人的心理結構和行為結構中,極大地影響著對于量刑制度形成來說十分重要的人的偏好。一種量刑制度只有與文化傳統相容,才能被接受、被認同,才能存在,才會有效。就此意義而言,量刑制度取得文化上的正當性可以看作是量刑制度的內生化,這一問題的核心是如何根據本民族和本國的文化傳統來確立自己的量刑制度模式。

四、結語

法學是提供“一箱子工具”的一門科學,解決問題往往并不是其長項,并且在中國任何法律問題都不僅僅是一個法學問題。在很多時候,往往是“政治有病,法律吃藥”。既如此,在現代社會生活中,量刑激勵符合基本的邏輯規則顯得尤為重要。建立量刑法律制度的是真理而不是權威,即作為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和永恒性的量刑法律制度,其中蘊藏著一種集合法性與有效性于一體的合理性,只有這樣,它才能得到有理性的人們的普遍信仰和有效遵從,才能降低各種外力強制的運用機會。

[1]郭麗卿.企業激勵機制的創新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06,(8).

[2]曾冬梅,邱耕田.端正激勵機制與社會可持續發展[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

[3]魯鵬.制度與發展關系論綱[J].中國社會科學,2002,(3).

[4]羅豪才,宋功德.現代行政法學與制約、激勵機制[J].中國法學,2000,(3).

[5]肖金明.法治行政的邏輯[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51.

[6]陳曉明.引發犯罪的社會結構因素分析[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7,(1).

[7]方純.法律的激勵機制及其實現條件[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

D924.13

A

1002-7408(2012)03-0096-03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實施機制研究”(09CFX057)階段性成果之一。

姜濤(1976-),男,河南南陽人,江蘇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主要從事刑法學、法律學研究;沈香(1988-),女,江蘇南通人,江蘇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學。

[責任編輯:張亞茹]

猜你喜歡
激勵機制制度
激勵機制在中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26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濕地恢復激勵機制的國際立法及啟示
激勵機制助推節能減排
中國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31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中國衛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中國衛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中國衛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論讓與擔保制度在我國的立法選擇
山西票號的激勵機制及其現代啟示
中國商論(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29
淺議中小企業激勵機制
現代企業(2015年8期)2015-02-28 18:54:5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个色综合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色悠久久久|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91网站国产| 欧美日韩午夜|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91视频区| 亚洲天堂2014|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中国精品自拍| 国产一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久久激情影院|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高清|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免费啪啪网址|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国产99在线| 制服无码网站| 国产农村1级毛片|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一|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欧美第九页| 久久成人18免费| 国语少妇高潮|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色哟哟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香蕉|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91福利免费|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丁香婷婷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婷婷综合亚洲| 老司机精品久久|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激情乱人伦|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久久一级电影| 在线va视频|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91一级片|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国产91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