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生:解決存在問題助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動 天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子生撰文說,中共甘肅省委在全省開展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全省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省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省委的重大決策部署,及時提出了聯村聯戶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動”的號召,這一號召是省人大貫徹落實省委重大決策部署的具體體現,是人大代表的權利和義務在基層的生動實踐。天水市人大常委會積極響應,成立了以常委會主任柴金祥為組長,分管副主任、秘書長為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各工作委員會主任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及時制定了《天水市聯村聯戶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動實施方案》和《天水市聯村聯戶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動考核辦法》,并向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發出了聯村聯戶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動倡議書,為每位人大代表印發了《聯村聯戶為民富民手冊》《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工作指南》《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代表進村入戶工作日志》,為聯系的貧困戶每戶送去了聯系卡和《致貧困戶的一封信》。天水市的8715名各級人大代表(其中領導干部代表1302名、公務員代表1902名、企業單位負責人代表159名、事業單位干部代表339名、農民代表 4481名),想方設法深入到聯系的村戶與干部和貧困戶交朋友、結對子。作為市級人大代表的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帶頭深入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聯系縣區的鄉鎮和貧困村、貧困戶,宣傳政策、了解村情戶情,和貧困村群眾談心交友,共同尋找脫貧致富的好辦法、好措施。常委會主任柴金祥給聯系的5戶特困戶每戶送去了1000元的慰問金,常委會副主任韓一兵、蕭菡、安永、謝簡平、黃孝榮、王子生分別給聯系的4戶特困戶每戶送去了500元慰問金,聯系農業的常委會副主任宋博華給聯系的5戶特困戶共送去了2700元的慰問金。可以說,這一行動開了個好頭,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人大代表分布在各行各業,開展這一行動難組織。有的人大代表對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認識還不明確,積極參加的熱情還不高;有的只進村入戶,但沒有實際行動,被動應付。有的光給錢給物,只輸血不造血。貧困戶難確定。這些問題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一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人大代表投身聯村聯戶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各級人大要召集轄區內的人大代表,以代表小組為單位,采取以會代訓等多種行之有效的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把各級人大代表的思想統一到省人大常委會的決策部署上來,把行動落實到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去。二是準確確定各級人大代表的聯系對象,并做好對接工作。各級人大代表中的領導、公務員、事業單位干部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都有聯系的鄉村和貧困戶。市縣鄉人大要積極協調,為人大代表中有條件的企業負責人、工人、農民、個體私營者確定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貧困村和貧困戶。為避免在貧困戶認定中因不公產生矛盾,要嚴格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公示、公認的“五公”原則,和村民委員會提議、村兩委班子商議、村民代表評議、村黨支部決議的“四議”程序確定。三是確定具體的幫扶措施,切實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要緊緊圍繞聯村聯戶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動的要求,深入貧困村和貧困戶,宣傳政策、調查摸底,掌握民情,獲得幫民解困、幫辦實事的第一手資料和信息。根據各自實際,制訂計劃。同時,幫助指導村兩委積極爭取項目、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和公益性事業。四是加強督促檢查,確保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取得實效。市縣鄉三級人大都要成立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組織專門力量并依托代表小組加強對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督促檢查,總結經驗,培養典型,推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扎扎實實、卓有成效地開展。
魏代誠:創建四個活動載體確保幫扶工作取得實效 皋蘭縣人大常委會魏代誠撰文說,“察民情、訪民意、解民憂、辦實事”是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主旨。皋蘭縣人大常委會機關緊緊圍繞“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六大聯系幫扶工作任務,堅持把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與該縣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代表工作、自身建設”有機結合,創建“四個”活動載體,確保“聯村聯戶、為民富民”工作取得實效。載體一:開展“五個一”活動。“五個一”就是發動常委會組成人員、縣人大代表和機關干部職工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開展一次送溫暖獻愛心活動;通過與省市縣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協調為貧困戶辦一件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方面的好事實事;動員機關每位科級干部結合本職工作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至少開展一次調研活動,完成1~2篇質量較高的調查報告;發揮黨員干部的聰明才智,幫助困難戶理清思路,制訂一份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脫貧致富計劃;組織黨員干部通過互聯網等渠道搜集信息,為貧困戶挖掘引進一個增收致富的好項目。通過開展“五個一”活動,實現干群零距離接觸,筑牢干群情感基礎,共建干群連心橋,引領群眾增收致富。載體二:開展“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把“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與發揮代表主體作用有機結合,組織引導“五個界別”的人大代表,積極參與,主動作為,發揮各自優勢和特長,開展聯系幫扶工作。鼓勵企業和經濟領域的代表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在自己經營的企業中為有勞動能力的提供就業崗位,幫助解決生產生活、子女上學、危房改造等方面的資金問題;引領農業水利和科技領域的代表發揮專業特長,為貧困戶在引進農業發展項目、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開展科技培訓指導等方面指點迷津,解疑釋惑;帶動住建和環保領域的代表,借助政策機遇,整合項目資金,解決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優化改善城鄉基礎設施,引導群眾定期整治城鄉環境面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發揮教育衛生和文化等社會領域的代表優勢,幫助群眾解決子女上學難、看病就醫難,群眾文化生活不豐富等問題,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文化底蘊;結合村和社區等基層組織的人大代表零距離貼近群眾的實際,通過多種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傾聽群眾的呼聲,及時反映社情民意、以代表之力協調解決一些群眾關注程度高的熱點難點問題,推動群眾共同脫貧致富奔小康。通過開展“人大代表在行動”實踐活動,從不同渠道、不同途徑,采用多種方式實施幫扶,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提高其生活和文化水準。載體三:開展“重點工作專項監督”活動。堅持把“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與常委會監督工作有機結合,把“進村入戶、訪貧問苦、調查研究、了解和反映最真實的社情民意、督促‘一府兩院’改進工作和提高效能”貫穿于監督工作的全過程,高度關注經濟轉型跨越發展、利民惠農富農、新興產業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衛生事業發展等五方面的工作,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廣泛深入地開展調查視察和執法檢查活動,為促進縣域經濟轉型跨越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生產水平和生活質量建言獻策,推進“一府兩院”轉變職能、改進作風、提高效率,促進發展。載體四:開展“代表建議意見專項督辦”活動。把“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與代表建議意見督辦有機結合,確定事關發展大局、涉及民生民利的10~15件建議意見進行專題和重點督辦,邀請領銜代表參與其中,采取深入辦理現場、聽取承辦單位專題匯報、詢問質詢、代表對辦理結果滿意度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調研督導,使其加快辦理進度,提高辦理質量,確保督辦一件,辦結一件,讓代表滿意,讓群眾滿意。
師正偉:聯村聯戶就要真心實意為民惠民 中共正寧縣委報道組師正偉撰文說,甘肅省委安排部署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既是轉變作風、鍛煉干部的創新之舉,也是固本強基、造福群眾的務實之策,對于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幫助特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加快甘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各級干部只要肯下去、常下去、真下去,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才能真正做到聯村聯戶又聯心、為民富民真惠民,才能對得起群眾的信任和期望,才能把了解民意、破解難題、為民服務這些重點內容落到實處。首先,要通過進村聯戶,有效解決制約貧村貧戶生產發展的現實問題,在推動脫貧致富上開創新局面。“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立足點在為民,用力點在富民,著眼點在基層,老百姓對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而且,這次行動聯系的貧困村和特困戶,都是“困難中的更難”、“貧困中的特困”,是各地整體脫貧的重點,是同步進入小康的難點,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所以,聯村聯戶工作的當務之急,就是要通過深入農戶、深入村社,分析問題、提出問題,方能對癥下藥。要把“為民富民”理念植入心中,進窮村、結窮親,同群眾面對面,知其所急所盼,念其所思所想,在吃透村情的基礎上,幫助貧困村尋找致貧的癥結,脫貧的出路,致富的希望。要把“聯村”與“聯戶”相結合,實現同步推進。要把“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注重辦一些“聯路子、聯項目、聯資金、聯科技”等具有一定造血機能的實事。要把“治窮”與“治愚”相結合,重視科技文化幫扶,加強農業科技培訓,提供科技信息服務。其次,要通過進村聯戶,著力解決黨風政風方面的突出問題,在轉變干部作風上實現新突破。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是“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主要任務。聯村聯戶,不能只掛個名字、做個樣子,要打破以往那種進村轉轉、屋里看看、給幾個錢、送幾袋面的簡單做法,要充分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復雜性、困難程度。要帶著感情下基層,同群眾打成一片;帶著問題下基層,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帶著責任下基層,解決困難多辦實事,用一片真心換來與群眾水乳交融、生死相依的干群關系。要圍繞貧困的癥結所在,把基層當作施展才干、建功立業的舞臺,從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出發,從推動當地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全面發展的愿望出發,把幫扶工作當作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貫穿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過程,多視角、全方位地了解當地群眾的思想狀況和生產生活情況,特別是摸清群眾最需要的是什么,最歡迎的是什么,最不滿意的是什么,最看不慣的是什么,從而不斷增進對社會、對群眾、對發展的理性認識,并進行深刻思考,找準扶貧幫困工作的用力點和突破方向,全力以赴推動實施,不幫脫貧不脫鉤,不達目的不罷休。最后,要通過進村聯戶,全力解決事關群眾利益的民生問題,在幫村富民上取得新成效。“為民富民”是“聯村聯戶”的最終目的,因此必須在增收致富上出主意、想辦法,必須在強基固本上辦實事、求實效。要把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煩心事、頭痛事,當作自己牽掛和辦好的正經事,著眼當前,盡力幫助村上解決飲水、用電、行路以及農資、農產品購銷等生產生活的急需問題,協調解決就醫、就業、上學、養老等群眾關切的重大問題,特別是要盡可能地為農民群眾提供知識、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服務,引導他們轉變思路,解決發展中的難事。
陳文雄:轉變浮躁思維及時化解信訪矛盾 山丹縣人大常委會信訪辦公室陳文雄撰文說,當前,個別部門單位大有談上訪者色變緊張心理,待來訪者如臨大敵、如臨深淵,當作是壞事、頭痛事,不愿意惹上這類麻煩,認為花大力氣處理那些摸不著、看不見成績的難纏事不值得,從內心深處沒有徹底處理矛盾隱患的意識,往往只做臨時性的應付,然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種浮躁的思維工作定勢,導致矛盾隱患與日俱增。以如臨大敵的姿態來對付信訪群眾只會激化矛盾,還有可能會把群眾推向黨和政府的對立面,進而影響社會穩定。其實群眾來信來訪是件好事情,這正暴露和說明了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實實在在的矛盾隱患,也恰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所在,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也是最直接、最現實的群眾工作。信訪工作是黨群、干群之間的“連心橋”,只要帶著感情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既不掩飾,也不夸大,更不曲解矛盾隱患,靜下心來深入研究解決矛盾問題的正確途徑,用大禹疏導治水的精神來化解矛盾隱患,靠真干實干解決實際困難問題,就會以真誠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