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蒲定 曾慶輝
人大視野
執法檢查應保障民生落實處
——對甘肅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的觀察與思考
□謝蒲定 曾慶輝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產品質量安全與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緊密相關,只有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可靠,人民群眾才會放心滿意。因此,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而要使農產品質量安全落到實處,最重要的就是嚴格執法,確保相關法律法規得到有效實施,為其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在這方面,人大常委會的執法檢查監督具有獨特的優勢和條件。2012年9月27日,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了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甘肅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常委會組成人員對執法檢查報告進行了熱烈談論,并就進一步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強源頭治理、通過執法檢查保障民生落到實處等問題提出了很具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執法檢查是人大常委會行使監督職權的重要方式和一項經常性工作,具有較強的制度性、規范性、程序性和權威性,監督法設專章對其做了明確規定。通過法律監督解決一些難點、熱點問題,關鍵是要解決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以及與其息息相關的問題,歸根結底也就是用法制的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問題。而執法檢查對保證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保障民生落到實處起著重要的作用。就目前來說,執法檢查也是各級人大常委會用得比較多也是最得心應手的監督方式,而且效果也非常明顯。那么,執法檢查如何在監督中保障民生落到實處呢?通過實踐以及會議觀察,我們認為,關鍵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選好民生議題
在執法檢查計劃的制訂以及整個的檢查工作中,如何選擇議題,選個什么樣的議題?這都是非常關鍵的。執法檢查的議題能否切中執法工作的難點、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以及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直接決定著執法檢查的成效。目前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還比較嚴峻,問題非常突出。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民生,社會關注度高,進行執法檢查非常有必要,也非常及時。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選擇對全省農產品安全“一法一條例”貫徹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牢牢抓住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這個民生議題,加之執法檢查工作做得細,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因此,要選好民生議題,應把握好三件事:一是要全面廣泛地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綜合分析各個途徑反映的問題,從中提出檢查的議題建議。要采取多種形式努力掌握法律法規實施的真實情況,如,通過明察暗訪、分類座談、聽取匯報、實地察看、個別走訪、問卷調查、設立熱線、人民群眾來信來訪以及代表聯系選民反映的問題等方式和途徑,以便從大量的信息中去粗取精,歸納熱點、難點問題以及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共性問題,從而形成有針對性的議題建議。比如這次執法檢查就是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確定從農產品質量安全著手,發現了在法律法規貫徹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二是通過進一步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在議題建議基礎上甄選計劃檢查的法律法規。議題匯總下來有很多項,但常委會每年只能安排選擇2~3部法律法規進行執法檢查。因此,這不僅需要全面分析,更要認真篩選,從而確定人民群眾確實關心關注及關系其切身利益的問題。比如,這次執法檢查選擇農產品質量安全“一法一條例”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議題選得準,成效也就很明顯。三是注意運用現代先進技術,比如應用現代網絡技術,建立執法檢查的網站或網頁,發布執法檢查的有關信息,廣泛征求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在這次會議上,很多委員提出,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充分運用現代先進技術,從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發,廣泛征集社會各階層的意見建議,從而選擇好民生議題進行執法檢查。
第二,務求實效性
實效性是人大執法檢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其生命力的標志和體現。執法檢查不能搞成“大呼隆”,更不能“雨過地皮濕”,檢查完之后什么效果都沒有。在這次會議上,委員們提出,通過執法檢查要進一步弄清楚農產品質量問題在源頭上到底控制住沒有,存在問題是誰的責任?市場準入是否把得嚴格?檢驗部門的責任是否落實?職責履行的情況如何?瀆職的責任是否追究?等等。因此,執法檢查在監督中不僅僅是發現問題,更需要我們想辦法解決問題,保障民生落到實處。一是要加強同其他監督形式的銜接。對于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共性問題、重大問題以及帶有一定隱患的后發問題,檢查組應該及時地提出處理建議并提交人大常委會,常委會可以運用專題詢問、質詢、特定問題調查等監督形式,要求法律法規的實施主管機關拿出預防以及整改的措施和辦法,并向人大常委會作出書面匯報。同時,針對存在違法違紀或不能很好配合執法檢查的部門和單位,可以建議有關部門對其進行審查,并追究其法律責任。針對常委會的這次執法檢查,還有委員建議,要把道德教育更加突出出來,加強農產品生產者和監管部門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對農產品質量和安全上的犯罪行為,要從嚴從重查處,使犯罪者望而膽寒。二是要與行使決定權、任免權相結合。對檢查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可以通過專題調研作出相應的決議決定;對執法中嚴重失職的屬于人大及其常委會任命的工作人員,依法予以撤職、罷免。三是建立執法檢查公布制度。根據監督法的精神及相關規定,應將年度執法檢查計劃、執法檢查報告以及審議意見、“一府兩院”關于審議意見的研究處理情況報告,以會議紀要、公報、公告等方式向代表、委員通報并向社會公布。同時,在執法檢查活動中,要積極邀請新聞媒體的參與,宣傳執法檢查的內容、目的、意義、進展情況及實際效果,從而發揮法律監督與輿論監督的聯動效應。很多委員建議檢查結果要向社會公布,該通報的要通報,使執法檢查發揮更大作用;要發揮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共同促進食品安全工作,讓老百姓能夠吃到綠色放心的農產品,可以說是很得要領。四是建立健全執法檢查效果評價制度。應適時開展執法檢查“回頭看”活動,對執法檢查存在的問題、效果、經驗等進行系統的反思與評估,從而從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進而形成制度并促進執法檢查工作有效規范開展。比如有的委員認為,應建立健全執法檢查效果評價體系,形成制度,建設隊伍,并進一步重視研究執法檢查工作,將執法檢查工作做得更加完善,是很值得考慮的建議。
(作者單位:甘肅省人大常委會人大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