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譚林茂
“留白”,雅稱“余玉”,本是國畫技法的一種,即在畫面上有意留下部分空白,營造廣袤、悠然的意境,給予觀者充裕的想象空間,烘托出一種“虛實相生”“以無勝有”的藝術美感。
《留白的藝術》將珍惜土地資源喻為“在藍色經濟版圖上充分留白”,令人耳目一新。作者意在闡明在沿海土地開發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土地等資源的高效利用,指出“留白”最講究的是掌控熱情,熱情過度將燒灼美的空間,由此出發闡明經濟區建設不能盲目上項目,而要考慮項目的“要素效率”。文章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將建設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分析得十分透徹。
《留》文對政策的把握能力令人贊嘆。在藍色經濟開發中“留白”,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轉變,符合科學發展戰略要求。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读簟肺陌l表半年之后,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將該經濟區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兑巹潯访鞔_指出,應重點推進海洋資源、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加快建立科學的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機制。《留》文充分體現出作者的敏銳性和前瞻性。
《留》文的成功來源于作者扎實的調研。為了全面了解藍色經濟區的建設情況,作者深入山東半島八個縣市區、近二十家企業開展調研,既采訪黨政領導和經濟工作者,又聽取基層意見,掌握了大量一手資料,對藍色經濟區的發展方向及當前存在的問題有了深刻的理解。文章發表后,各界紛紛稱贊稿子寫得及時,抓住了要害,為糾正經濟區建設中只重上項目而忽視環保的偏向,提供了思路和對策。
附原文:留白的藝術(節選)
留白,傳統繪畫的一種極高境界,講究著墨疏淡,空白廣闊,以留取空白構造空靈韻味,給人以美的享受。
在藍色經濟版圖上充分留白,亦是別有韻味。
萊州擁有山東半島北部最大的淺灘,面積達 5500公頃,淺灘及附近海岸蘊藏的石英砂資源,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可謂寸土寸金。但為了保護海洋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萊州在去年申請設立了省級特別保護區,對一切向淺灘掘金的活動說“不”……
留白最講究的是,既有熱情又掌控熱情。若熱情過度,勢必燒灼美的空間。
起步階段的藍色經濟區,是一片發展的熱土,最熱的當然是項目。沒有新項目,高端高質高效無從談起;發展藍色經濟,上項目天經地義。但上項目必須考慮“要素效率”……拾到籃子里就當菜,項目的“要素效率”勢必低下,不但規劃內的土地和資源不夠用,就是本該留白的土地和資源也終會耗盡,在這種情況下搭建藍色經濟框架,極易進退失據,而且只能是原有路徑的重復和循環。
抓住發展藍色經濟的寶貴機遇,需要勇進,更需要審慎。既講發展熱情,又講科學理性,找準開發與保護的最佳結點,異常重要。
在藍色經濟區走走看看,積極作為而又科學務實者,大有人在。在海陽市的藍色工業園區,有一個鐵的規定,入駐園區的項目,廠房建設不能低于兩層,并且鼓勵蓋多層廠房。在市場法則效應失靈的時候,發揮“政府之手”的作用,是制止資源浪費的有效辦法。
在藍色經濟區建設過程中,要將藍色經濟區建設與高端產業聚集區、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結合起來……為資源環境充分留白。在這種意義上,留白的藝術,其實就是科學發展的藝術。(作者:王學文;刊發于2010年7月19日《大眾日報》,本文獲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留白”追求的不是空洞無物,而是虛實結合。杜絕土地資源浪費是《留》文的核心觀點,但“省”下來的土地當作何用途呢?文章在這一問題上稍有涉及??茖W發展觀將綠色生產方式、環境保護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這就要求我們在城市規劃建設中,重視營建良好的人居環境,使藍天、白云、清新空氣和潔凈水不再成為奢侈。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與建設綠色生態,恰如一對孿生兄弟,難分難舍,攜手共建富足、安康、溫馨的家園。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建成海洋經濟發達、產業結構優化、人與自然和諧的藍色經濟區。人們欣喜地看到,半島不少地市已在加強生態建設、構建宜居環境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威海、煙臺、日照三市分別于2003、2005、2009年喜獲聯合國人居環境獎,《留》文提到的萊州市,也在2008年獲得省政府授予的“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2005-2007)”稱號。這些,都為探討科學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從這一點來說,作為《大眾日報》“藍色經濟觀察”系列評論的開篇之作,《留》文如能在此方面稍稍展開,或許能有助于讀者獲得有關科學發展、藍色經濟區的更為辯證、全面、渾然一體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