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瓊 劉善冬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兩個五年規劃”承前啟后、“兩個率先”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思考和研究如何創新人大財經監督這一問題,對于充分發揮人大財經監督作用、促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當前應圍繞科學發展主題,創新人大財經監督,積極探索建立“五制”,服務科學發展大局。
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地方各級政府投資的重大建設項目日益增多。客觀上講,拉動了一個地方的經濟增長,促進了社會事業的發展,但同時也出現了諸如豆腐渣工程、違法工程、腐敗工程和重復建設等問題,嚴重影響了當地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地方政府的領導人大意識、法律意識淡薄,對涉及面廣、影響深遠、投資量大的重大建設項目,不向或少向人大報告,規避人大監督。為求政績和形象,盲目立項、倉促上馬,缺乏科學論證和全程監督。有的地方人大審查不細、把關不嚴。而事實上,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和財政預算的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這其中就涵蓋了對重大建設項目投資的監督。因此,建立重大建設項目審查制,既有利于強化地方人大財經監督,也有助于推進政府依法行政和科學、民主決策,其實質是人大在計劃、預算審查中,就重大建設項目的資金使用、工程建設和管理進行把關與監督。地方人大常委會要把它作為財經監督的重頭戲,督促政府按期、如實報告,加強審查監督,逐步實現規范化、制度化。要把重大建設項目審查列入年度工作安排和常委會審議議題,相關委員會要根據主任會議要求,廣泛深入調研,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要借助審計監督手段,組織重點審計和調查,為重大建設項目投資問案把脈。要根據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總體要求,重點審查項目資金來源、建設規模和周期、招投標程序、環保“三同時”的落實,以及質量安全管理等內容,注重投資效益,防止盲目建設、重復建設。要通過聽取政府報告、開展專題調研、組織代表視察等形式,加強對重大建設項目實施情況的跟蹤督查,確保財政資金使用高效、安全,確保重大建設項目順利實施。
政府預算支出績效考評,簡而言之,就是運用科學、規范的績效評價方法,對照統一的評價標準,按照績效的內在原則,對財政支出行為過程及其效果進行客觀、公正和科學的衡量比較與綜合評判。這是現階段強化政府預算管理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長期以來,一些地方存在重投入、輕效益和重分配、輕管理的現象,使得財政資金損失和浪費問題較為突出。為了提高政府理財效率,上海、廣東、福建等地逐步引入結果導向的新績效預算,實屬明智之舉。通過全面的追蹤問效,有利于解決普遍存在的支出沖動,不斷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地方人大常委會要抓住預算監督這個“牛鼻子”,積極推進政府預算支出績效考評,通過聽取匯報、問卷調查、組織視察等形式,了解預算執行情況、預算績效考核、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等,監督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認真落實預算安排、預算調整確定的各項重點支出,增強預算約束力。同時,引導和支持各有關方面,樹立關注社會公共利益、關注政府預算績效的財政理念,建立和完善預算支出績效考評制度。要擴大人大代表、基本公共服務受益人、審計人員的參與面。對評審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并根據評審結果,及時調整、優化預算支出的方向和結構,合理配置財政資源。必要時,可通過媒體公示。一方面,可以增強政府有關部門依法理財、依法行政的自覺性。另一方面,也可彰顯人大強化預算監督的力度和效果。
對中長期(含五年)規劃中期執行情況進行評估,是監督法賦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能。其目的是為了改變一些地方存在的重編制輕評估、重審議輕執行的問題,監督和支持政府更好地執行規劃,及時發現問題,不斷改進工作,推動規劃順利實施。不久前,地方各級政府制定并經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了“十二五”規劃,作為今后五年施政的依據。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及人大財經委,要密切關注規劃的執行,特別是到了“十二五”中期,要依法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評估,突出把握科學發展主題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重點調查了解“五年規劃”目標的年度計劃安排情況,重點工程、重大建設項目進展情況,民生實事工程落實情況等。通過組織代表視察和常委會審議等形式,有針對性地提出“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意見,同時抓好審議意見的跟蹤督查,促進“十二五”規劃的穩步實施,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提升小康社會建設水平。
經濟形勢是經濟運行的風向標,是經濟政策的導向儀。從宏觀層面分析和把握經濟形勢,對于指導當地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意義重大。同樣,對指導人大工作也十分重要。尤其是從事人大財經工作的同志,如果對經濟形勢不了解,就不能把握經濟發展的脈搏,就難以履行好自身職能、監督和支持政府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所以,建立季度經濟形勢分析報告制,作為人大財經監督的基礎性工作,它有助于從事人大工作的同志拓寬視野,把握全局,了解經濟運行的動態和特點,把握主要經濟指標完成進度,把握重大建設項目和民生工程的推進落實情況,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分析經濟運行中的問題和困難,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措施,更有助于常委會更好地履行職能。因此,相關委員會要明確專人負責這項工作,定期聽取發改委、經信委、商務局、財政局、統計局等部門的匯報,召開不同類型的座談會,廣泛了解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同時根據相關報表進行綜合分析,形成書面報告,及時報送主任會議或常委會會議,為人大履行財經監督職能提供參考。
人大財經宣傳是整個人大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大財經工作面廣量大,涉及的議題和部門相對較多。如何創新理念、創新思維、創新手段和方法,更好地宣傳人大履行財經監督職能的做法和效果,如何提高人大財經宣傳的社會效果,需要認真研究和思考。要實現人大財經宣傳的目標制,就要把財經宣傳與人大宣傳的總體目標相統一,與人大宣傳的總體思路相銜接。在指導思想上,堅持圍繞經濟發展的主題主線,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確立服務經濟、履職為民的理念。在宣傳內容上,突出宣傳人大強化計劃、預算審查,推動科學發展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舉措、新經驗,人大關注民生的新做法、新效果。在宣傳形式上,突破零碎、一般的宣傳定勢,以側記、紀實和代表訪談、委員發言等通訊類宣傳,加大深度報道的力度。在加強報刊宣傳的同時,不斷拓展網絡、電視宣傳新空間。在宣傳組織上,明確領導分管,明確專人負責,明確目標要求。密切與人大宣傳機構的配合,加強與新聞單位的協作。在宣傳效果上,確保人大財經方面的會議、調查、視察、講座、評議和執法檢查等活動,均有不同形式的宣傳報道,刊載和播出的層次上升,社會效果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