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蘭溪廣播電視臺 方一凡
新聞中的細節運用得當,可以增強新聞真實性,刻畫人物形象,深化主題,增強藝術感染力,強化傳播效果;但如果不考慮實際需要,盲目地把細節當成味精使用,就會適得其反。
有這樣一條電視新聞,說的是警方破獲一起入室盜竊案件。在介紹案情時,詳細描述了小偷如何以鐵絲為作案工具將房門打開的過程。
我看了這個細節,不由連連搖頭:對這一細節的介紹,固然能滿足觀眾好奇心,但無意中也成了演示、傳播作案手法的“公開課”,難免被“有心人”“取經”。
其實,對于公安題材的新聞,哪些內容可以報道,哪些東西不能介紹,適宜在什么時候報道,是有講究的。為避免成為“教唆犯”,甚至影響其他相關案件的偵破工作,記者寫好報道以后,應與公安部門聯系,告知所報道的內容是否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