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定
(中國石化化工銷售有限公司,北京100728)
中國聚酯產量估算的現狀與建議
張有定
(中國石化化工銷售有限公司,北京100728)
分析了中國聚酯產量估算的現狀,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概念不明確、估算不及時、數據不準確等;介紹了準確估算中國聚酯產量的方法和步驟:以滌綸產量為聚酯產量估算的主要變量,及時進行月度產量估算,并進行數據修正、復檢與驗算;建議中國聚酯產量的估算工作應進一步明確概念,細分品種統計,提高估算人員的估算水平。
聚酯 產量 估算 建議
近10年來,中國聚酯技術不斷進步,聚酯產量翻番。中國聚酯工業仍在迅速發展,預計到2015年底,中國聚酯生產能力將達到45 000~50 000 kt/a,中國聚酯投資成本低,規模優勢和集群優勢十分明顯,維護好聚酯產業競爭優勢對保持中國紡織工業的競爭力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準確分析預測市場,維護市場基本穩定,促進聚酯行業健康發展。但由于種種原因,國家統計局關于中國聚酯產量的統計不太準確,聚酯產業鏈的供需平衡無法準確評估。工作中有人常常引用國外咨詢機構的統計資料,也有一些專家自己估算中國聚酯產量。不同機構和專家的統計估算結果往往存在明顯差異,給聚酯市場分析工作乃至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帶來了困惑。
中國聚酯產量的估算由來已久,并伴隨著中國聚酯工業的發展而成長。英國PCI咨詢公司是最早估算中國聚酯產量的機構之一。PCI咨詢公司憑借其在芳烴-聚酯產業鏈的專業傳統優勢,成為在聚酯產業鏈供需平衡分析上比較權威的專業咨詢機構。1990年,PCI公司開始統計估算中國聚酯產量,估算中國聚酯產量約990 kt。2000年和2010年,PCI公司估算中國聚酯產量分別約5 170 kt和24 010 kt。美國CMAI公司(現已并入IHS Chemical公司)在中國聚酯產量的估算上也有較大的影響力。此外,國際上還有英國Tecnon公司、日本化纖協會等也按時估算中國聚酯產量。
國內關于聚酯產量的估算經歷了從統計向估算的發展過程。2000年前,中國聚酯產量以紡織工業統計為主。此后,隨著中國聚酯生產能力的快速增長,外資和民營企業比重不斷增加,加之2000年9月國家撤銷紡織工業局建立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缺少了行政指令,中國聚酯產量的統計顯得乏力,發布的統計數據也受到了廣泛質疑,國內關于聚酯產量的估算開始出現。在此進程中,中國化纖信息網(以下簡稱CCF)、中國化纖經濟信息網(以下簡稱CCFEI)等逐步發展成為聚酯產量估算的主要力量。但由于估算方法不一、人員流動頻繁,其結果相差很大。例如,CCF和CCFEI關于2011年中國聚酯產量的估算值分別為27 200 kt和27 470 kt,雖然兩者差距僅約1%,但對于期末庫存來說,兩者差距在10 d以上。
分析中國聚酯產量估算的現狀,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理論論述不充足。關于中國聚酯產量估算方面的理論論述幾乎空白。據了解,一些咨詢機構和大企業內部有這方面的經驗總結和方法傳承。因此,目前中國聚酯產量的估算基本停留在經驗主義階段,尚未建立起科學有效的估算方法,更沒有建立科學精確的數學分析模型。
(2)聚酯概念不明確。對于以前國家統計局的聚酯產量統計不準確,主要原因是聚酯產品的定義含糊不清。從統計數據看,基本上僅是聚酯切片的產量,包括纖維級聚酯切片和瓶級聚酯切片。事實上,在一些企業上報的數據中也包括了聚酯熔體產量。比如,2009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內聚酯產量約11 520 kt,除去約3 000 kt瓶級切片,纖維級切片產量接近9 000 kt,這與2009年我國聚酯裝置下游多配套熔體直紡長絲和短纖維的現實不相一致。從聚酯產量估算的意義看,聚酯產量應定義為聚酯熔體產量,不分加工形態,這樣概念上比較清晰,不容易混淆。
(3)產量估算不及時。近年,公開發布中國聚酯產量估算數據的主要包括CCF、CCFEI、英國PCI公司、美國CMAI公司等國內外咨詢機構。中國石化等大型聚酯鏈相關企業也開展估算。但是從公開報道的數據看,這些機構關于中國聚酯產量的估算一般以年為單位,未發現以月為發布單位的正式估算結果。實際工作中,及時動態且相對準確的估算數據,可以更好地為企業經營決策服務。
(4)基礎數據不準確。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與聚酯產量相關的數據僅有滌綸產量及增長率。滌綸產量由于涉及重復計算,統計值要明顯大于實際值。中國化纖工業協會對滌綸產量統計值進行了處理,劃分為滌綸長絲產量和滌綸短絲產量。國內咨詢機構如中國化纖信息網等則通過收集、整理和估算,形成了一套聚酯上下游產品產量數據。國外咨詢機構如PCI等也有中國聚酯及相關產品產量的估算值。但這些統計或估算數據,往往自成體系,差距也明顯,需要加以甄別利用。
(5)生產企業不配合。我國聚酯產業已是完全競爭產業,企業數量眾多,民營化比例較高。估算聚酯產量需要一定的基礎數據,需要生產企業的積極配合,需要在不透露商業秘密的情況下,盡可能提供一些詳實分類的數據報表。估算者要盡可能掌握一些國內聚酯企業,特別是典型企業的當前生產經營信息。
(6)人才隊伍不穩定。一些咨詢機構從事聚酯產量估算的人員常更換,帶來對估算方法的理解的差異化及實際評估尺度把握的前后不一致。
目前中國聚酯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單套聚酯裝置生產能力約達400 kt/a。聚酯產品生產路徑單一,國內裝置都采用以PTA,MEG為原料進行連續酯化和縮聚的生產工藝。聚酯用途也較集中,下游用途主要集中在紡絲、吹瓶、拉膜三大領域。市場布局相對集中,聚酯生產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區。這些特點使得聚酯生產負荷調整的信息等較容易被市場捕捉,并成為主要的估算依據,對估算出的產量還可以多角度驗證,從而逼近實際。
(1)選擇主要相關估算變量。正確選擇估算方法有利于使估算有效、結果準確。根據聚酯生產的特點,可以從上而下進行估算,即根據上游原料的消費量估算聚酯產量;也可以從下而上進行估算,即根據下游聚酯制品的產量估算聚酯產量。在聚酯相關制品中,滌綸產量比重約80%,且有統計數據,筆者選擇滌綸產量作為聚酯產量估算的主要變量。若按原料表觀消費量測算,不但缺少數據,還會因上游原料庫存變動,導致估算誤差較大。
(2)選擇次要相關估算參數。目前只有滌綸產量還無法形成估算模型,需要進一步選擇其他相關參數,其他相關參數也要容易收集??梢赃x擇的參數包括聚酯生產能力、裝置開停車量、市場行情等。筆者選擇聚酯生產能力和裝置開停車導致的負荷變化作為兩個次要相關估算參數。
(3)及時進行月度產量估算。聚酯產量估算應從月產量估算開始,進而估算年度聚酯產量。當月產量估算最好分二步進行。第一步在次月初開始,主要收集、匯總國內聚酯擴能和聚酯裝置開停車情況,初步確定國內聚酯裝置開工率。第二步在中下旬,即在滌綸產量公布后進一步確定聚酯裝置開工率,從而估算聚酯產量。
(1)依下游產品修正。由于滌綸產量受到切片紡開工的影響,其原料聚酯切片作為商品也有一定的社會庫存。切片紡滌綸產品效益和切片產品本身效益均影響聚酯裝置的開工率。修正的原則一是切片紡滌綸產品當期效益高,適當調低聚酯裝置負荷;二是切片產品當期效益高則適當調高聚酯負荷,反之調低。
(2)依上游原料修正。根據估算的聚酯產量,測算主要原料PTA和MEG的消費,進而測算其社會庫存變化。修正的原則是,社會原料庫存增減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即庫存的變化與感知的倉庫和港口儲罐的實際庫存變化是否基本相當;社會原料庫存增減是否符合行情走勢,即庫存增加,行情趨跌。若不符合,則適當調整聚酯裝置開工率。
(3)依行業效益修正。根據當前聚酯行業總體效益情況,及與前期效益的比較,修正聚酯裝置開工率的變化。修正的原則是:當前效益好,則開工率適當高一些,反之則開工率適當低一些。
(1)代入還原法。假設估算的聚酯產量數據比較準確,據此分析其上下游的產銷平衡數據是否合理。市場呈現的一些現象是否可以得到合理解釋。
(2)專家調查法。與行業專家進行交流,首先獲得第一認識:當月聚酯產量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加或減少的幅度是多少;其次,將自己的分析估算結果與其探討,看是否能獲得其支持和認同。
(3)年終復檢法。根據全年上下游供需平衡情況、產品效益情況,并與上年度的數據對比,檢驗估算的年度數據與上年數據是否科學合理、合乎邏輯。
實際操作中,可編制一個內聯的Excel電子工作薄,設置各種數據之間的函數關系。在調節某參數時,可直接查看其他應變參數是否在合理的范圍內變化。根據上述方法,筆者(A)估算了2005—2011年度中國聚酯產量,并與PCI(B)以及CCF(C)估算的聚酯產量進行比較,見表1。

表1 2005—2011年中國聚酯產量Tab.1 China polyester output over 2005 -2011
表1筆者估算出的年度聚酯產量是在月度聚酯產量基礎上得出的,該結果準確度高,成為評估聚酯產業鏈供需平衡狀況、調整聚酯產品營銷策略的重要基礎,而PCI估算的中國聚酯產量則明顯偏高,與中國聚酯市場基本面和行情表現不相吻合,CCF估算的聚酯產量總體相當或略高。
聚酯產量的估算是一項綜合復雜的系統工作,其估算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實踐檢驗和理論探討。做好這項工作也需要有關方面和估算人員共同努力,有關建議如下:
(1)國家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統計,進一步明確有關統計產品概念,進一步細分統計類別。對滌綸產量的統計要細分到長絲和短纖維。長絲要細分到POY,FDY,DTY,回料紡滌綸產品應單獨統計等。與未來開展聚酯產量統計的協調問題。按照上述定義,聚酯熔體不是最終的商品形態,未來若國家有關部門調整統計聚酯產量,能否接受這樣一種特殊的、非最終形態的產品作為統計對象。在工業產品產量統計目錄中,增設聚酯產品這一品種,還需要行業形成共識,并積極建言獻策。
(2)化纖工業協會在國家統計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分品種統計,或對細分品種抽樣統計,并為抽樣企業保密。有關企業應積極主動配合,并共享匯總統計結果。細分品種抽樣統計數據與國家統計局數據相互驗證,有利于精準反映實際。
(3)估算人員要具備一定的聚酯產業鏈知識,時刻關注聚酯市場的起伏變化。估算人員要善于學習總結,不斷提升自身的估算水平。同時,聚酯產量估算是一項日常性工作,須及時認真分析完成,并不間斷進行,以求盡可能地準確估算。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 on China polyester output estimation
Zhang Youding
(SINOPEC Chemical Commerical Holding Co.,Ltd.,Beijing100728)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polyester output estimation was analyzed.The existing principal problem was indefinite concepts,untimely estimation and inaccurate data.The method and procedures of China polyester output estimation were introduced as followed:using polyester fiber output as the key variable of polyester output estimation and conducting monthly output estimation and data correction,checking and rechecking in time.It was suggested that China polyester output estimation should further define the concept,subdivide variety statistics and improve the estimate level of estimators.
polyester;output;estimation;suggestion
TQ323.4
A
1001-0041(2012)04-0054-03
2012-01-09;修改稿收到日期:2012-06-07。
張有定(1968—),男,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聚酯市場分析與營銷管理工作。E-mail:zhangyouding@sinope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