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utomatic auto means that the auto can be driving automatically almost without manual interference, which most probably will represent the driving tide in the future. According to the auto research report of IHS Company, at present the auto sensors market has already been showed up, which assist to create such engineering miracle, also high speed increasing continued in years of future.
自動車是指幾乎不用人工干預、可以自動行駛的汽車,它很可能代表未來的駕駛潮流。據IHS公司的汽車研究報告,幫助創造這種工程奇跡的汽車傳感器市場目前已經出現,而且未來幾年將保持高速增長。
泊車輔助攝像頭與車道偏離警告攝像頭,只是將出現在自動駕駛應用中的傳感器中的兩類,未來五年預計每年都會強勁增長。這類傳感器2012年出貨量預計將達340萬個,是去年170萬個的兩倍,到2015年將達到1800萬個左右,幾乎是2010年939200個的20倍。
人們在開發自動車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這種汽車也被稱為機器人汽車或者無人駕駛汽車,可以感測周圍環境并自動行駛。雖然人可以選擇目的地,但不必進行機械操作。
自動車控制的基礎是環境與情境感知,目前的駕駛輔助系統也依賴同樣的感知。這類感知能力由車內與車外的各類傳感器提供,它們監測車輛前后左右和車內各種控制系統。例如,泊車輔助攝像頭幫助司機泊車,避免碰撞任何物體或其他汽車,而車道偏離警告傳感器則能探測到汽車可能因司機走神或操作失誤而偏離車道。
雖然攝像頭和轉達目前在汽車中占據主導地位,但名為光達(LIDAR)的遙測技術正在用于至少一款自動駕駛原型上面,即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谷歌的這項技術用在了一款豐田汽車上面。據《Wired》雜志報道,豐田Prius配備了Velodyne LIDAR Inc.的一個LIDAR傳感器,使用64個每分鐘旋轉900周的激光頭,在汽車周圍形成360度的視角。
此外前面還有三個雷達傳感器、后面有一個、前風擋上面有一個高分辨率攝像頭,都可以即時反映汽車周圍的情況。《Wired》表示,系統生成汽車周圍物體和區域的全面圖像,加以分析并預測其未來動向,每秒進行20次。
安裝在谷歌Prius原型車上面的傳感器網絡已經出現在幾家車廠的幾款投產車型之中,提供橫向與徑向自動控制。IHS公司認為,剩下的工作是把這些系統及其所有傳感數據整合到一個全面的控制系統之中,用于實現所有的汽車動作。但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奔馳S級轎車,也具備德國制造商必須提供的幾乎所有先進安全性與駕駛輔助系統。前向雷達(包括長距與短距),前向攝像頭傳感器,后部短距雷達。還有額外的傳感器監控汽車系統和司機輸入,準備在彎道轉向過度的時候啟動電子穩定控制系統,或者提醒司機避免瞌睡或撞車危險。總之,這些傳感器和系統監控目前對于司機最危險的各個區域:汽車要通過的前面區域,車后及側面的盲點。
對于汽車產業來說,推出自動車的一個挑戰將是如何向普遍謹慎的購車者推介這個概念,盡管無人駕駛系統理論上可以減輕司機的工作負荷。它可以自動執行多種任務,比如平行趴車,也可以在司機出錯或者受傷情況下提供輔助支持。汽車產業知道,對于許多人來說,汽車與駕駛過程可能是一種情感體驗,所以在宣傳新系統的可能優點時必須謹慎,即使它可能最大限度降低傷害或挽救生命。
同時,汽車產業以外的參與者,比如谷歌等實體,越來越關注與汽車相關的個人移動性,而且這些廠商不像汽車業內的廠商受傳統觀念的束縛。這些廠商在繼續定義流程、開發各類系統并為自動車做好各種準備。自動車似乎必須成為未來的關注焦點。
IHS公司認為,這兩路人馬將在中間的某個地方會合,由此帶來的汽車創新將提供全新的安全感和移動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