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馮吉瑜
Since entering the year 2012, many manufactures, specialists and multi-media have all paid very conservative forecast to the auto-market of this year. Experienced many years of high increasing, the auto-market in China is gradually coming closer to grown up markets in America & Europe. As to the grown up markets in America & Europe,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is that: Put the “Safety” Auto at the No. 1 Place. Whereas, the reporters made interview with 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Company of America, Mr. ZHOU Weifang, the Globe Vice-President, in concurrent, the President of Great China.
進入2012年以來,很多媒體、專家、廠商都對今年的車市做了預測。比起以往20%的增幅來說,今年的預測,增幅都非常保守。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部主任徐長明今年一月對2012年國內市場的預測是增幅10%;而國內最大車企上海汽車總裁陳虹對2012年的預測是4%。原因很簡單,2011年,我國車市增長很慢,導致這種消極性心理延續到了2012年。
毋庸置疑,2012年是車市的調整年。在車市局面不樂觀的調整狀態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更加讓人憂心忡忡。
經歷過多年的高增長,中國的車市正在逐漸向歐美成熟市場靠攏。而歐美成熟市場,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汽車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鑒于此,記者采訪了美國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公司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周威方。
《汽車零部件》:周總您好!眾所周知,2012年是中國車市的調整年,而零部件行業的發展更是面臨諸多瓶頸。您認為目前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在哪里?
周威方:經歷過多年的快速增長之后,車市進入了微增長時代。汽車行業的微增長無疑會對零部件行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壓力。
但是不管汽車行業怎樣發展,汽車的安全問題一直是生產商和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問題。隨著汽車行業發展趨于成熟,如何提高汽車的安全性,成為汽車行業和零部件行業面臨的最大難題。另外,新技術所帶來的安全問題,也是一種挑戰。以目前各方正在大力推動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為例,由于動力源的改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問題,比如純電動汽車的電池系統以及與電池相關的控制系統,都為安全帶來了新的課題,值得整個行業來共同關注。
《汽車零部件》:那么該如何去應對呢?
周威方:首先應該是產業相關各方對這些問題有統一的認識,意識到安全性問題的重要性。對UL來說,我們會增加研發投入,加強與汽車行業的合作。幫助零部件企業不僅要能緊隨汽車研發的腳步,還應該走在整車的前面,幫助他們提前研發出能夠讓汽車變得更安全的零部件。此外就是盡可能的使新的安全標準符合目前市場的需要,促進國際之間標準的交流和融合,這也是目前UL正在著力研究的問題。
《汽車零部件》:零部件行業還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出口。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的出口比例只有25%,同時,很多自主汽車產業的主要零部件,仍然依賴進口。您認為如果想要改善這一狀況,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呢?
周威方:在中國零部件企業往海外走的這個過程中,破解兩個問題是整個行業必須非常重視的。一方面是品牌,而另一方面,是話語權的問題。
品牌方面,第一是安全,第二是質量。品牌再好,出一次安全事故,品牌一夜之間毀掉。因為消費者評估產品時,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從UL發布的全球年度研究報告中可以看出,所有制造產業中,80%制造商認為安全很重要。但是在產品安全性問題上,消費者和制造商意見有所分歧。90%的制造商認為他生產的產品很安全,但74%的消費者和用戶認為他們買到的產品不安全。這非常值得我們零部件企業反思。
而話語權的問題,目前在國內零部件企業,其實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產品要出口,就需要滿足出口當地標準和法律法規的要求。汽車零部件企業除了需要了解國外的標準之外,還需要進一步去爭取話語權,即洞察標準制定的動態以及表達自己的見解。比如UL標準的制定由UL標準技術小組完成,該小組由包括企業在內的整條產業鏈組成。企業將會對UL標準提出建議和評審,并能夠第一時間獲得國際標準修改的信息。這樣一來,會讓企業的出海之旅變得更加順暢。
《汽車零部件》:那么您認為,接下來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會走向哪個方向呢?
周威方:其實不管到什么時候,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都要跟隨汽車行業的發展。而就汽車行業來說,我們比較看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相信將成為一個明顯的新方向。
《汽車零部件》:我們都知道UL是安全方面的專家,新能源車的安全性上,有什么新的動向和研究成果嗎?
周威方:是的。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安全性是汽車的第一要素,同時,新能源的利用也是未來汽車發展的必然方向。所以在這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最近,我們UL在天津與國內知名汽車研究機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汽中心)正式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我們將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方面展開廣泛且深入的合作。我認為這一舉動,將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安全性問題及相關解決方案在中國的認知度和受重視程度。同時,我們還將升級為產業相關制造商提供的測試服務,促進中國與國際市場之間的安全標準融合,從而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長遠發展。
其實,UL在全球已領先發布多項與電動汽車相關的安全標準,并積極參與到了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該領域的多項計劃制訂之中。自1998年以來,UL一直致力于電動車領域的標準發展,涉及領域包括充電器、插頭插座、充電站、動力電池、逆變器等,如針對轉換器/逆變器的UL458A等。UL目前已發展出從車體本身的車上充電器、馬達、馬達控制器、變壓器、車上變頻器、車用鋰電池、車用鋰電池連接器,乃至電動汽車充電時所需的電源線、充電站等相應的安全規范與測試認證。在電動車安全標準方面,2009, UL已經了發表車用動力電池的安全標準草案——UL2580,在過去兩年, UL一直通過國際化標準技術小組不停更改及修訂標準。2011年11月, Ul2580正式通過,成為美國國家標準。
《汽車零部件》:由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在初級階段,因此推陳出新的更換速度非常之快,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又該如何跟上新能源汽車的腳步呢?
周威方:一方面是多年經驗的積累。雖然說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新概念新產品,但是在傳統汽車上的經驗積累,也有一大部分是可以應用進來的。另一方面是新技術的研發,比如UL,我們會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實驗和新產品的研發,我們覺得這是非常必要和值得的。
目前,國內領先的新能源行業的公司也開始從這兩個方面進行發展。比如中國電池行業翹楚天津力神,他們作為新能源汽車電池的生產商,早于2003年開始就與UL合作,提升自身質量標準。去年11月,天津力神電池獲得“UL目擊實驗室/WTDP”資質,也意味著其在產品安全性能方面的測試能力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整個中國的電池行業樹立了榜樣。從中,我們也看到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在新能源汽車上的發展前景,希望能夠加強與產業各方的合作,能夠更好地幫助汽車零部件廠商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加快研發速度,能夠盡快把他們的研究成果,新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比如北美。之前提到的我們與中汽中心的合作,也是希望能夠讓中國企業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國進行測試,保障技術研發的步伐,拿到UL認證標識,這樣對于我們中國企業的電動汽車產品打向國際市場意義非常重大。
《汽車零部件》:好的。周總,謝謝您對行業問題的關注和詮釋。祝愿UL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
周威方:也謝謝《汽車零部件》的關注,讓我們一起期待汽車的安全性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