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執行 本刊編輯部
自從溫州獲批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媒體上關于這一事件的報道鋪天蓋地。我們關注到,對于這一試驗區在金融改革中起到的作用,各方觀點的交鋒不可謂不熱烈。
本次改革方案,雖然從書面來看沒有學界期待的“利率市場化”等內容,突破的意味不十分明顯,但它畢竟是在民間資本走到岔路口的時間點下應運而生,設立試點目的也在于進一步的探索。所以,無論對這次改革包含的十二項內容是否滿意,大部分專家和企業家仍認為關鍵還在于實施細則,改革需要更長遠的謀劃和更扎實的推進。
本刊記者從溫州當地發回的報道也印證了同樣的觀點。
承認民間資本在制度層面的合法性,允許其規范化、陽光化發展,這本身即是金融理念上的巨大進步。
但是,民間資本想要在金融領域取得公平的市場競爭地位,則并非一次一地的改革所能解決的問題。正如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所言,這次的改革談不上是“綜合”,但即便是在有限的方面有所突破,對當今的中國金融改革仍具有積極的意義。
上世紀80年代的深圳、90年代的上海、本世紀初天津濱海新區、如今的溫州,在不同階段都被金融改革的風雷所激蕩。
只不過,今天溫州改革面臨的市場環境已經大不相同,金融組織架構體系、法律制度框架決定了金融改革很難復制上世紀末的改革。這也意味著,只要在某地就一項重大制度進行變革,在全國統一市場下就是全國性的變革。所以,我們還要思考的是,溫州的試點在取得突破之時能否有效控制住潛在的金融風險,地方政府對小型金融機構、地方民間金融活動的監管能否到位。
不管怎樣,在金融改革的道路上,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人們期待的是——溫州金融改革不僅能夠開花,而且能夠結出真正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