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本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提“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城鎮化,將成為中國未來幾十年最大的發展潛力。未來十年,城鎮化率將年均提高1.2個百分點,將再有2億農民進入城鎮,加上現有的1.6億農民工,新增城鎮人口將達4億左右。他們將告別農村、進入城市,在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推進城鎮化,進而實現現代化,這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先例可循。
城鎮化不是簡單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積擴張,更重要的是實現產業結構、就業方式、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等由“鄉”到“城”的重要轉變。這將涉及到戶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人口政策的調整、行政區域調整、行政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農村社區體制建設等多個方面的制度創新問題。
目前,中國的城鎮建設越來越漂亮,廣場越建越大,大廈越建越高,街景燈光閃爍越整越好看。其實,這是表面的漂亮,文化底蘊是空的,經濟利用率是低的,消費附著力是微小的。城鎮化的健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未來的發展高度,也深切影響著國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本期“西部大講堂·圓桌對話欄目”特別策劃《城鎮化 如何走》,特邀城市管理者、政策設計者、改革理論家,圍繞城鎮化發展的諸多制度問題、創新問題、發展問題展開探討,進一步明確我們的城鎮化建設要如何走?小城鎮為誰而建?我們怎樣建造幸福之城?等關系民生的關鍵性問題,為增強我國城鎮化質量,提高城鎮化建設的效率,推動城鎮化進程,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