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興華
廣東省云浮市衛生學校,廣東云浮 527300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高脂血癥發病率呈上升和年齡提前趨勢,治療與控制高脂血癥的重要意義是改變異常血脂狀況及降低發生冠心病的風險。臨床服用降脂藥可有效控制血脂水平,但長期服用費用高昂,且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科學調控、改變飲食習慣和運動方式可有效預防、降低和治療此類病癥[1]。作為冠心病初級預防的重要內容,通過綜合干預來預防和控制高脂血癥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而在防治過程當中,社區醫院可發揮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為廣大社區居民提供優質、平價、便捷的健康管理和防治指導服務[2]。本研究對338例綜合干預的社區高脂血癥病例進行總結分析,報道如下:
選擇云浮市云城區金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工作現場。對社區38~73歲常住居民進行高脂血癥篩查,篩查出高脂血癥患者空腹血清總膽固醇(TC)≥6.22mmol/L,三酰甘油(TG)≥2.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4.14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1.04mmol/L[3]共計338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對照組各169例,對干預組進行為期6個月的綜合干預。
針對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健康教育對干預對象進行健康教育。具體形式有:①健康講座:教育患者限制總熱量,減輕體重,培養科學的生活方式,加強體育運動,戒煙限酒,避免精神緊張、生活無規律。在社區內張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宣傳畫,發放小冊子。②膳食調整:針對膳食調查的結果,提出個體化的膳食干預意見,主要內容為:低脂、低膽固醇、高纖維膳食。③適量運動:根據被干預對象的生理和體力情況,對運動強度定量,制訂符合自身特點的具體運動計劃。
①體格檢查指標:對所有入選者進行體格檢查,內容包括:體重、腰臀比、體質指數(BMI)[BMI=體重(kg)/身高2(m2)]、腰圍臀圍比(WHR)[WHR=腰圍(cm)/臀圍(cm)]和血壓,按常規標準方法進行。②血液指標:采空腹靜脈血5 mL,分離血清與血凝塊,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中GLU、TC、TG、HDL-C、ApoAⅠ、ApoB、LDL-C。③膳食調查:從對照組和干預組中隨機抽取對象利用72 h回顧法進行膳食調查。所有調查對象均發放標有刻度的植物油,以便精確定量。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1.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干預后,干預組總能量攝入減少21.96%,脂肪攝入減少28.57%,膽固醇減少26.24%,每日食用油量減少23.07%,維生素C的攝入增加36.80%。與對照組比較,干預組總能量、蛋白質、脂肪、膽固醇的下降幅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5),三大營養素供能百分比趨向合理,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研究對象能量及營養素攝入的比較(±s)

表1 干預前后研究對象能量及營養素攝入的比較(±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項目比較,#P<0.05
指標 干預組(n=169)干預前 干預后 變化率(%)總能量(kcal)蛋白質(g)脂肪(g)碳水化合物(g)膳食纖維(g)膽固醇(mg)維生素C(mg)食用油(g)2236±449 76.62±25.26 70.82±25.47 269.68±66.74 11.68±5.76 404.59±268.1 93.80±44.70 40.83±20.68 1745±375*69.92±20.20*50.82±19.45*252.52±62.81 11.95±5.53 298.56±154.41*128.32±53.18*31.41±15.23*-21.96#-8.74#-28.57#-6.36 2.31-26.24#36.80-23.07#對照組(n=169)干預前 干預后 變化率(%)1995±467 70.90±21.93 74.36±28.13 255.69±72.67 11.27±7.16 375.31±250.73 104.72±54.01 39.19±18.59 1901±474 70.03±21.71 69.84±27.20 244.42±60.42 11.24±5.02 343.98±163.58 108.41±53.28 40.12±20.80-4.71-1.22-6.08-4.41-0.27-8.35 3.52 2.37
干預后,干預組的體重、BMI降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研究對象體格指標的變化(±s)

表2 干預前后研究對象體格指標的變化(±s)
注:與干預前同項目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項目比較,#P<0.05;1mm Hg=0.133 kPa
指標 干預組(n=169)干預前 干預后 變化率(%)對照組(n=169)干預前 干預后 變化率(%)體重(kg)BMI WHR收縮壓(mm Hg)舒張壓(mm Hg)63.08±11.16 26.15±4.07 0.79±0.06 139.31±19.37 87.74±11.33 58.90±11.18 23.96±4.02*0.76±0.05 139.41±19.38 87.70±11.35-0.62#-0.37#-3.79 0.07 0.05 61.00±10.73 25.20±3.63 0.89±0.07 134.87±17.82 88.17±11.07 61.82±9.97 25.88±3.64*0.87±0.07 134.91±17.83 88.08±10.98 1.34 2.70-0.12 0.02-0.10
經過6個月的干預,干預組的TC、LDL-C明顯降低(P<0.05),與對照組比較,干預組在TC、LDL-C的降低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干預前后研究對象血液指標的變化(±s)

表3 干預前后研究對象血液指標的變化(±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項目比較,#P<0.05
指標 干預組(n=169)干預前 干預后 變化率(%)TG(mmol/L)TC(mmol/L)HDL-C(mmol/L)LDL-C(mmol/L)APOAⅠ(g/L)APOB(g/L)GLU(mmol/L)2.13±1.12 5.73±0.83 1.27±0.28 3.39±0.86 1.15±0.07 0.90±0.13 5.72±2.31 2.06±1.30 5.32±1.06*1.38±0.34 3.06±0.97*1.18±0.10 0.91±0.15 5.90±1.84 3.28-7.16#8.66-9.73#2.61 1.11 3.15對照組(n=169)干預前 干預后 變化率(%)2.11±1.42 5.80±0.85 1.32±0.27 3.53±0.83 1.24±0.06 0.91±0.12 5.66±1.97 2.12±1.43 5.81±0.85 1.27±0.24 3.51±0.86 1.26±0.10 0.90±0.15 5.72±2.15 0.47 0.17-3.79-0.57 1.61-1.09 1.06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人群高血脂呈持續上升趨勢,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4]。肥胖和超重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現在,肥胖問題的影響已經不限于經濟發達的國家,對于經濟加速發展的地區,在人們的食品供應日益豐富和生活方式向靜態變化的情況下,肥胖問題的發展也在加速。有學者提出,合理膳食是預防心血管病的基本對策,通過膳食干預措施,能夠有效地改變人群飲食結構,使之趨向合理[5]。本研究經過6個月的綜合干預,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總能量、蛋白質、脂肪、膽固醇等營養素的攝入下降明顯,同時膳食纖維、維生素C攝入明顯增加,減少食用油的攝入也是本次膳食干預的一個內容。控制飲食和低熱量飲食既可抑制HMG-CoA還原酶的活性,減少TC的合成,又能使急速敏感性酯酶活性增高,使脂肪中TG分解成非酯化脂肪酸及甘油。運動與血脂的關系一直為本研究領域的熱點,當機體運動時,TG以各種形式進行氧化和分解,脂肪中的酯酶活性增高,血脂相應降低,這是飲食與運動干預高脂血癥的生理機制。結果顯示,經過干預期,干預組和對照組在總能量、蛋白質、脂肪、膽固醇攝入的絕對數值上有所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本項目所采取的人群綜合干預措施對于增加目標人群的知識水平,轉變態度以至使其行為發生變化均起到一定作用。
高脂血癥是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危險因素,血脂的測定和高脂血癥的預防也成為重要的醫學課題[6]。本研究作為以知識、態度、行為為主的綜合干預措施,研究對象的血脂及血糖指標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干預組的TC、LDL-C明顯降低,相比對照組,干預組的TC、LDL-C的變化顯著,表明對于TC和LDL-C的干預效果非常明顯。
臨床試驗證實降脂藥尤其是他汀類降脂藥在冠心病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中的作用顯著。然而,由于藥物費用高昂,且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不可能成為高脂血癥社區防治的基礎。因此,針對高脂血癥的非藥物干預日益得到重視。日本動脈硬化學會已于2007年修訂了《動脈硬化性疾病預防指南》,其中建議對早期高脂血癥人群的干預應以飲食與運動為首選,而對半年后仍未達標的患者才考慮藥物治療[7]。2007年,我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定聯合委員會在《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中對高脂血癥的診斷和防治原則做了詳細的規定[8]。運動干預主要指增加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登山、游泳、打太極、打門球、打乒乓球、跳健身操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可憑借自身地緣優勢,定期開設健康教育講座,設立健康教育櫥窗,免費提供健康教育處方和各類健康教育宣傳材料,通過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識、傳播健康信息,提高群眾的健康意識和科學健身的理念,使居民把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飲食習慣和適度的有氧運動內化為一種自覺行為,從而有效防治高脂血癥。
本次社區綜合干預結合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國情,以社區衛生服務為依托,推出了一整套適用于社區、家庭和個人的細化健康教育方案,這對于指導高脂血癥的一級預防和社區綜合防治,降低醫療費用,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1]米占山.高脂血癥的藥物治療與非藥物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0,8(13):199-200.
[2]藺大明,殷雪蓮.不同健康教育形式在高脂血癥護理中的作用[J].職業與健康,2010,26(4):475-477.
[3]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803.
[4]陳春明.防治肥胖刻不容緩[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9,35(5):4-5.
[5]陳進,王家良,李寧秀,等.非藥物干預對高脂血癥患者降脂效果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2,23(2):138-141.
[6]Durrington PN.Secondary hyperlipidaemia[J].Br Med Bull,2008,46(4):1005-1010.
[7]日本動脈硬化學會.日本動脈硬化性疾病預防指南(2007年版)[J].曲智,譯.日本醫學介紹,2007,28(7):4.
[8]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定聯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7,35(5):3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