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日虎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胸外科,廣東深圳 518172
胸部創傷是常見的外科急診,占所有外科創傷患者的10%~15%,是創傷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2]。胸部創傷的發生因地區而異,我院地處城鄉接合部,覆蓋地區較廣,交通繁忙,建設工地多,胸部創傷時有發生,且尚未見本地區急診胸部創傷患者流行病學有關報道。為提高醫療質量、有針對性地配備醫護人員,以提升急診胸部創傷處置能力,筆者對2009年1月~2011年9月在我院首診胸部創傷患者進行流行病學分析。現報道如下:
采用回顧性資料收集方法,對2009年1月~2011年9月在我院急診科就診的268例首診胸部創傷患者就其年齡分布、致傷原因、受傷時間段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268例胸部創傷患者中男203例,占75.75%,女65例,占24.25%,男女之比為3.12∶1;就診患者以青壯年為主,占一半以上,老年患者最少。全部患者年齡分布見表1。

表1 268例患者年齡分布情況(例)
由表2可以看出,全天以12∶00~23∶59時段為胸部創傷患者急診就診高峰時間,占66.79%,00∶00~05∶59時段患者最少,占12.69%。

表2 268例患者就診時間分布情況(例)
268例胸部創傷患者創傷原因按構成順位依次為交通事故最多見,占55.60%,治安事件致傷占21.64%,工傷事故占12.69%。見表3。

表3 268例患者創傷原因分布(例)
268例患者中,閉合性損傷220例(82.09%),開放性損傷48例(17.91%)。所有患者均予以胸部CT檢查,其中,肺挫傷、氣胸、血胸、血氣胸及肋骨骨折是胸部創傷主要的臨床表現,并且部分病例同時具有2項或3項以上臨床表現,或者合并有其他部位復合傷。見表4。

表4 268例患者臨床表現情況(例)
在很多國家,胸部創傷已經成為患者急診就診的常見的原因之一[2-3]。通過對胸部創傷的分析研究,可以精確掌握急診胸部創傷患者的流行病學特征,對于醫療機構合理配置急診的醫療資源和人力資源具有重要意義。本組急診胸部創傷患者多為青壯年,占全部患者一半以上,且男性多于女性,與以往報道相似[2-4],這與我院所在地區正處在開發建設時期經濟快速發展有關。青壯年男性是勞動力的主體,外出活動頻繁并且工作壓力大,心情浮躁,易于沖動,因此成為各種生產、建筑、治安及交通事故等意外傷害的高危人群,此現象國外文獻也有類似報道[5-6],因此,應該做好安全教育,抓好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機械施工方面的安全工作,提高安全意識,減少青壯年傷害事故發生。
本調查顯示,全天以12∶00~23∶59時段為胸部創傷患者急診就診高峰時間,交通事故是主要的創傷原因,占全部患者的一半以上。結合其他創傷報道可見[7-8],道路交通事故傷已成為我國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這與近年我市區交通車輛保有量迅速增加呈正相關。12∶00~23∶59時段容易產生駕駛員疲勞行車、視線不好、車速過快、夜間酒后駕車、不系安全帶等問題,導致交通事故的產生。因此,應加強監管力度,加強行車的安全教育,特別是夜間行車安全教育,嚴禁超速和酒后駕車及加強夜間交通管理,不斷提高人們的安全防范意識,改善交通道路,清除各種安全隱患,從而減少交通事故導致的胸部創傷。同時提示醫院應在此時間段配備充足的醫護人員,不斷加強創傷急救水平,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及傷殘率。
本調查顯示,急診胸部創傷患者臨床表現主要以肺挫傷、氣胸、血胸、肋骨骨折為主,多種表現常常合并存在,主要是由于致傷原因以交通事故、工業外傷等造成的閉合性損傷為主,并且以對沖傷多見所致。另外,有一部分患者同時合并有其他部位復合傷,如頭面部,腹部等,因此,要求醫護人員要有整體觀,在發現胸部病情較重時,不要忽略其他部位的體格檢查,盡可能及時、準確、全面地明確患者的診斷,以積極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我國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建設的快速前進,胸部創傷的發生率不斷地增加,已成為急診創傷急救的重點之一。應通過對急診胸部創傷患者就診流行病學分析,以探索其發生發展的規律。筆者發現,在發展中城市或發達地區,胸部外傷的發生規律如下:急診胸部創傷患者以青壯年男性為主,每天12∶00~23∶59時為當日就診高峰,創傷原因以交通事故最多見,占55.60%,肺挫傷、氣胸、血胸、血氣胸及肋骨骨折是胸部創傷主要的臨床表現。本研究為有針對性的開展傷害干預研究、急診外科的科學管理和醫療防治重點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及傷殘率,進而為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貢獻。
[1]瞿炬,邵哲人,王海華,等.13008例急診創傷患者流行病學特征[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3,12(11):776-777.
[2]麻曉林,李升旺,孫士錦,等.825例胸部創傷診治分析[J].創傷外科雜志,2011,13(5):403-406.
[3]Demirhana R,Onana B,Oza K,et al.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4205 patients with chest trauma:a 10-years experience[J].Interact Cardio Vasc Thorac Surg,2009,9:450-453.
[4]王健.胸部創傷276例臨床診治分析[J].濱州醫學院學報,2009,32(5):389-391.
[5]Karadayi S,Nadir A,Sahin E,et al.An analysis of 214 cases of rib fractures[J].CLINICS,2011,66(3):449-451.
[6]Mefire AC,Pagbe JJ,Fokou M,et al.Analysis of epidemiology,lesions,treatment and outcome of 354 consecutive cases of blunt and penetrating trauma to the chest in an African setting[J].S Afr J Surg,2010,48(3):90-93.
[7]曾洪偉,程智鵬,何杰,等.2055例創傷患者的流行病學分析[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6,15(6):552-554.
[8]胡文賢,徐相瑞,王志國.急性創傷的分類與院前急救[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4,13(4):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