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手持終端的圖書館APP移動服務研究*

2012-12-23 04:16:04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90
圖書館建設 2012年7期
關鍵詞:圖書館資源用戶

田 蕊(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190)

陳朝暉 楊 琳(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 北京 100190)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和移動技術的發(fā)展,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手持閱讀器等移動終端用戶持續(xù)增長,截至2011年底,全球使用移動終端的用戶已達1.3億[1]。而在關聯(lián)化、云端化和社交化的移動服務趨勢下,基于各種移動智能終端系統(tǒng),集平臺、資源、社交等為一體,以免費和離線方式供用戶使用、注重用戶體驗等為特長的移動應用程序(Application,簡稱APP)開始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根據(jù)2011年美國移動調查公司Flurry的調查顯示,人們平均每天在APP上花費的時間為94分鐘[2],中國APP下載量的增長也已經(jīng)達到870%[3]。移動環(huán)境下,APP相比傳統(tǒng)瀏覽器擁有更便捷、豐富的用戶體驗,用戶使用APP的時長和頻次正持續(xù)增加[4]。并且,相比傳統(tǒng)的WAP手機網(wǎng)站,APP在功能上具有資源的有效挖掘與集成、個性化定制與推送、方便易獲取及迅速廣泛傳播、功能豐富及形式有趣[5]等優(yōu)勢。目前,企業(yè)、政府、科研機構、博物館等各類文化傳播機構都已經(jīng)加入到APP服務隊伍中。2011年全球前100強企業(yè)中有91%都已經(jīng)在移動應用商店發(fā)布自己的APP[6];日本國立文化財政部在2011年初推出了基于蘋果系統(tǒng)的E-museum APP,可以同時瀏覽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奈良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的約1 000件國寶與重要文物;美國國家航天局、英國皇家學會、法國奧賽博物館、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等也先后推出了各類型APP移動服務項目。

1 國外圖書館開展APP移動服務的情況分析

1.1 國外圖書館開展APP移動服務的概況

通過對蘋果商店(Apple Store)、國外大學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網(wǎng)站所提供的APP資源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無論是在數(shù)量上還是類型上,APP已經(jīng)成為圖書館開展移動服務的有力工具。截至2011年,美國研究圖書館協(xié)會的123家成員館中已經(jīng)有58家(47%)提供移動服務,其中布朗大學圖書館、巴黎圣母院圖書館等15家圖書館(12%)開發(fā)了適用于蘋果系統(tǒng)的APP[7]。截至2011年底,世界排名前15位的大學圖書館大都依托于獨立客戶端或大學移動服務程序提供基于手持終端的圖書館移動服務。90%的知名公共圖書館也都開發(fā)了APP(如紐約公共圖書館、芝加哥圖書館,其提供的APP服務類型非常多樣),拓展了包括信息素養(yǎng)培訓、空間導航、社區(qū)互動等的多種功能。英國國家圖書館和美國國會圖書館等國家圖書館更是不遺余力地開發(fā)APP,其所開發(fā)的The 19th Century Historical Collection、Famous Books-Treasures of the Bavarian State Library均為2010年蘋果商店(Apple Store)最受歡迎的APP。此外,諸如加拿大國家科學圖書館等專業(yè)圖書館也相繼于2011年發(fā)布了APP客戶端。

1.2 國外圖書館提供APP移動服務的類型

1.2.1 基于客戶端的圖書館基本業(yè)務

以世界排名前15位的大學圖書館為例,其APP客戶端所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1)資源檢索,主要是對數(shù)據(jù)庫、館藏資源、電子書和圖片庫等電子資源的檢索。(2)信息公告,包括圖書館新聞、展覽(講座)信息、新書通報等。(3)信息查詢,主要是關于圖書館的開放時間、位置及借閱情況等信息的查詢服務。例如,芝加哥大學圖書館的名為“UChicago Library”的APP允許學生直接進行在線咨詢及查閱圖書館可利用的公共電腦的數(shù)量;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的名為“PENN Mobile Libraries”的APP可供讀者查詢館員信息,推介與學習、科研密切相關的其他APP資源(如IEEE Xplore Mobile、SCIFinder Mobile等)并提供免費下載。(4)其他服務,如“問圖書館員”、參考咨詢、讀者反饋等。例如,麻省理工大學圖書館APP中的圖書館服務項就具有校內分館查詢和“我的圖書館”、用戶反饋等功能;劍橋大學圖書館依托學校APP提供圖書館服務,允許用戶在瀏覽資源的同時下載全文,還提供借閱查詢、校園地圖導航和新書推介等服務。

圖1 世界排名前15位大學圖書館提供的APP服務功能

1.2.2 數(shù)字館藏資源推送

泛在化知識環(huán)境下,用戶對于數(shù)字化獲取方式的喜愛使得大量紙本館藏資源被閑置,而圖書館依托于APP可以重新發(fā)掘這些館藏資源的價值,并能夠以符合用戶使用習慣的方式將其個性化推送到各種移動設備中。圖書館個性化推送的內容主要包括:(1)圖書。例如,伊利諾伊大學圖書館名為“New Lis Books”的APP包含近千本館藏圖書;英國國家圖書館名為“19th Century Historical”的App提供超過6萬冊純數(shù)字化的文學名著,搭載了云服務功能,使用戶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的云服務就可以選擇所需圖書并將其添加至書架中進行離線閱讀。(2)手稿、畫作等珍貴館藏資源。例如,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在2011年推出名為“Famous Books”和“Oriental Books”的APP提供伊斯蘭地區(qū)的古蘭經(jīng)手稿和杰出樣本。(3)圖片。例如,美國國會圖書館推出的名為“America At Work”和“America At Leisure”的APP就展示了館藏的1894—1915年反映美國人民工作與休閑生活的老照片。(4)視頻、音頻(包括原件和輔助性解說)。例如,美國國會圖書館推出的關于1900—1921年館藏卡通片、1897—1920年雜耍表演視頻的APP等。(5)學術論文、期刊。例如,美國阿肯色州大學圖書館名為“Beta Mobile Interface”的APP在用戶訪問的同時還能將其所需摘要通過E-mail直接發(fā)送給用戶。此外,很多圖書館都提供了包括IEEE、EBSCO、Google Book、PubMed等數(shù)據(jù)庫的APP,用戶點擊即可直接訪問學術資源。

此外,在資源的集成方面,還有一些圖書館采取多主題、多類型資源集成的搭載方式。例如,英國國家圖書館在2010年發(fā)布的第一款兼容蘋果、安卓系統(tǒng)的名為“Treasures ”的APP,包含文學、歷史、音樂、地圖、宗教信仰、手繪/抄本、科學七大主題,提供超過100份收藏品、250張高畫質影像、40部包含專家評論的影片和展覽等內容,同時設計了圖書搜索導航功能,用戶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制作閱讀書單,并通過電子郵件與朋友交流[8]。

1.2.3 在線展覽和講座推介

APP也是集圖片、文字為一體的展覽所能夠搭載的較好媒體,用戶點開關于專題展覽的APP,即可像翻閱電子書一樣直接瀏覽并下載圖像。例如,英國國家圖書館于2011年推出的APP(Out of this World: Science Fiction But Not As You Know It)就是根據(jù)其在本年度內推出的同名展覽制作的。此外,一些圖書館還嘗試將本館的各類講座、沙龍活動視頻等制作成專題APP,如斯坦福大學醫(yī)學圖書館邀請專家錄制健康講座視頻并制作成APP(Health Library),為人們解答如何進行健康管理;還有圖書館將工作內容、館員故事等做成APP,讓用戶更好地了解和體驗圖書館服務,甚至還可以圍繞特定主題設計品牌推廣理念,并邀請用戶參與等。例如,美國國會圖書館就先后推出了Veterans history project和Digital preservation兩個APP,向公眾介紹本館的“老兵歷史整理”和“數(shù)字保存”兩個項目;紐約市公共圖書館結合舉辦的“24小時公眾計劃”(即邀請著名作家、藝術家到館進行24小時循環(huán)演講和訪談),策劃設計了名為“紐約市青少年眼中的圖書館”和“設計圖書館專題”的APP。

1.2.4 用戶互動社區(qū)

除基于客戶端的“問圖書館員”等移動參考咨詢途徑外,國外很多圖書館還發(fā)揮APP的平臺功能,將APP制作成專門的虛擬用戶社區(qū)。用戶注冊登錄該社區(qū)后可以分享和創(chuàng)建個人電子資源,即時在線與其他用戶進行互動交流,特別是可以發(fā)現(xiàn)具有同類興趣的用戶,并將其關注的內容進行站內推薦,同時圖書館員還可以在線即時為用戶提供參考咨詢服務,如美國丹弗市公共圖書館2010年10月推出的名為“Creating Your Community”的APP。

1.2.5 科普游戲平臺

游戲在信息素養(yǎng)教學活動中具有很大的潛在利用價值,構建于網(wǎng)絡之上,以游戲為表現(xiàn)方式,向玩家傳播科學知識、技術、思想和方法等的科普網(wǎng)絡游戲也因此而產(chǎn)生。此類游戲是以教育科普為導向,使游戲者的游戲體驗能對其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并有利于其自身的發(fā)展。例如,皇后區(qū)圖書館針對青少年學生開發(fā)了Scavenger系列APP游戲平臺,用戶可通過二維碼和社交網(wǎng)絡直接登錄,在游戲中體驗先進技術的同時,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1.2.6 虛擬技術體驗

通過增強現(xiàn)實應用、云服務、二維碼等技術,APP可以完全成為技術工具,將虛擬與現(xiàn)實世界聯(lián)接起來。例如,2011年德國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推出了增強現(xiàn)實的應用Ludwig II,通過此種支持GPS功能、照相功能及智能檢索功能的APP,用戶可以使用智能手機拍攝歷史建筑圖像來檢索和瀏覽相應的館藏內容,及時獲取相應的歷史文化知識;美國國會圖書館推出的名為“Virtual Tour”的APP,為用戶提供了虛擬導航和館舍介紹的服務。

1.2.7 信息素養(yǎng)培訓工具

APP也可以成為新的用戶培訓工具,與圖書館用戶信息素質平臺相比,其更為簡便、高效。它同樣可以具備學科主題、在線研討、協(xié)作網(wǎng)絡、參考咨詢等板塊,并建設用戶個人空間。目前,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圖書館、昆士蘭大學圖書館已經(jīng)推出了Library skills、UQ library等關于圖書館技能培訓的專題APP,以幫助用戶檢索和利用電子資源。

2 國內圖書館APP移動服務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

2.1 國內圖書館APP移動服務現(xiàn)狀

國內圖書館開展移動服務較晚,自2000年開始主要提供基于短信、WAP手機平臺的移動服務。根據(jù)Google深度檢索和E線圖情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1年,全國包括東莞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10余家公共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同濟大學圖書館、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重慶大學圖書館、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等“211”高校圖書館除了提供短信服務之外,先后開始提供手機WAP網(wǎng)站服務[9]。例如,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于2003年底正式推出試用手機短信息通知系統(tǒng),提供圖書超期提醒、圖書預約、短信息續(xù)借、圖書催還等服務;北京大學圖書館2010年下半年推出了自主研發(fā)的基于WAP2.0的移動圖書館平臺,提供館藏查詢、館藏續(xù)借、館藏預約、借閱狀態(tài)和借閱歷史查詢、最新消息、講座信息等服務,是全球首個實現(xiàn)基于各類手持終端設備對各類數(shù)據(jù)庫資源進行統(tǒng)一檢索和全文訪問閱讀的系統(tǒng)。

近年來,隨著手持終端的興起,國內一些大型圖書館開始嘗試利用APP等工具為用戶提供移動服務。例如,2005年上海圖書館在全國首先推出了“手機圖書館”,并陸續(xù)推出了手機二維碼應用和移動客戶端,將圖書館服務的桌面終端延伸到移動終端;清華大學圖書館于2011年底成功推出了基于安卓系統(tǒng)的圖書館客戶端,開始利用APP為用戶提供館藏目錄查詢等10個電子資源數(shù)據(jù)庫檢索、個人借閱記錄查詢等服務;中國國家圖書館繼“掌上國圖”之后,推出系列電子書APP,將館藏電子書以APP形式供用戶下載閱覽。 從實踐來看,國內圖書館剛剛邁入移動、數(shù)字化服務階段,只有少數(shù)圖書館嘗試利用APP等新技術手段提供服務,并且其中大多是傳統(tǒng)業(yè)務的延伸,服務的內容、形式比較單一。目前,我國圖書館亟需在借鑒國外領先實踐的基礎上,把握并發(fā)揮APP的技術優(yōu)勢,更好地為用戶提供泛在化信息服務。

2.2 推進國內圖書館APP移動服務進程的建議及啟示

2.2.1 關注用戶潛在移動信息需求

美國的《圖書館雜志》2012年最新調查報告《移動設備、移動內容和圖書館應用程序》顯示,擁有移動設備的人群更加期待圖書館APP所具有的功能,其中60.2%的人希望APP能夠搜索圖書館目錄,59.4%的人希望通過APP能夠續(xù)借資源,47.6%的人希望APP能夠下載電子書[10]。因此,APP并不是手機WAP網(wǎng)站的延伸,在推出APP之前其服務項目、集成資源類型等都應當經(jīng)過設計,并建立在對本館用戶實際和潛在需求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為例,2010年關于中國科學院研究生用戶移動信息需求的調研發(fā)現(xiàn),除圖書館常規(guī)的資源和服務查詢外,這些移動終端使用頻率較高的年輕用戶對通過手機進行個性化推薦與定制信息表現(xiàn)出強烈的需求[11]。 237位參與調研的研究生中,有95位(40%)對相關服務表示期待,如希望通過客戶端自動記錄自己的瀏覽行為來推薦相應圖書,通過自己提供的用戶信息來獲得推薦服務等[11]。

2.2.2 深入挖掘并集成館藏特色資源

APP作為資源搭載的多類型、集成化技術平臺,不僅能夠很好地將圖書、圖片、手稿、音視頻、珍貴史料等館藏資源以數(shù)字化、可視化的形式提供給用戶瀏覽和閱讀,并且還能將特色資源個性化推送給特定用戶。除境外圖書館的先進實踐外,很多先進文化藝術場館、科普單位、高校等文化傳播機構的APP資源開發(fā)經(jīng)驗也值得參考。例如,美國國家檔案館開發(fā)的“每日一檔”APP,集成了其特色館藏圖片,對每件藏品還附錄了詳細的文字介紹,使公眾不到館也能夠隨時隨地接觸這些珍貴的館藏資料;美國的《Scientific American》、《Farrar》等雜志所推出的APP為讀者提供了文本、珍貴畫稿和獨家空間探測圖像;EBSCO、PUBMED等數(shù)據(jù)庫商先后推出了自己的APP,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閱讀學術期刊和文章;臺灣的貓頭鷹出版社所開發(fā)的名為“認鳥超簡單”的APP,僅需用戶提供極為粗略的目擊地點、鳥類顏色、體型特征等信息,就會自動從資料庫中篩選出符合條件的鳥類,并提供詳細的圖片和文字介紹。

2.2.3 拓展服務功能,與圖書館信息服務創(chuàng)新相結合。

首先,圖書館應拓展服務,發(fā)揮其在活動推介、科學素養(yǎng)教育、學科情報服務等諸多領域的潛力。例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推出的Space Station Crew、Cassini等近10個主題的APP,面向公眾傳播科學知識和研究熱點;英國皇家學會開發(fā)的名為“The Royal Society-R Science”的APP專門向公眾免費發(fā)布科學新聞、政策報告和最新科學進展。其次,APP與其他移動技術結合還可以徹底改變圖書館的空間布局和服務模式,如在傳統(tǒng)空間改造方面,可以利用移動閱讀器、APP等建設多媒體信息中心。2011年11月,首都圖書館在其館內推出“@學習中心區(qū)域”,其中“掌上閱覽室”為讀者提供了100臺10英寸平板電腦,內含講座報告廳、北京故事、讀書看報等13個欄目,涵蓋“首圖講壇”文化視頻、珍貴的老北京照片等館藏資源[12]。再次,圖書館還可以利用云技術和關聯(lián)數(shù)據(jù)設計資源集成檢索APP,構建嵌入科研人員工作的移動知識服務,結合增強現(xiàn)實應用和二維碼,為用戶創(chuàng)建虛實結合的協(xié)同服務機制,滿足其隨時隨地獲取信息的需求。

2.2.4 注重與第三方技術合作

很多圖書館都是和本地移動供應商或者擅長移動網(wǎng)站設計的市場營銷公司合作,這樣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移動終端系統(tǒng)、顯示規(guī)格和權限認證等問題,避免了自行開發(fā)的高成本、高風險。例如,英國國家圖書館與Bibliolabs公司合作開發(fā)了Treasures等多款APP;美國西雅圖公共圖書館、布朗大學圖書館采用Boopsie公司的產(chǎn)品;中國國家圖書館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合作開發(fā)本館的應用程序客戶端;上海圖書館采用Sirsi Dynix公司的Horizon系統(tǒng)。就收費情況而言,目前大部分圖書館所提供的APP都可在圖書館網(wǎng)站或者相關商店免費下載,尤其是以提供圖書館服務為主的APP;而少數(shù)圖書館對本館所獨有的特色館藏資源型APP收取一定費用,如英國國家圖書館推出的Treasures APP在蘋果商店售價為1.99~5.99美元,即便這樣,其依然在短時間內獲得了較高的用戶下載量,成為2010年度熱門APP。

2.2.5 加強市場營銷和推廣,突出用戶體驗。

APP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能夠離線使用,因此圖書館既要創(chuàng)建能夠滿足用戶離線使用需要的APP,也要創(chuàng)建能夠隨時隨地訪問、獲取在線信息的APP,并且通過市場營銷手段讓用戶知道這些APP及獲取途徑[13]。因此,除通過應用商店提供下載外,很多圖書館還可通過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社交網(wǎng)站推廣宣傳,如美國國會圖書館網(wǎng)站就提供專門介紹APP的視頻,以方便用戶的學習使用。

2011年思科公司的調查報告顯示,手機用戶平均每天2/3的使用時間花在APP上,而一般下載后能被30%用戶保留的即可被視為有魅力的APP[14]。因此,除良好的用戶體驗和豐富的資源外,很多圖書館還應為用戶提供相應的APP使用培訓。例如,麻省理工大學圖書館為用戶提供針對APP的培訓課程,由專門的用戶體驗館員進行網(wǎng)絡授課,每節(jié)課收取一定的費用;紐約雷曼學院在2011年秋開設移動信息素養(yǎng)課程,向學生展示如何利用手機設備檢索和獲取數(shù)據(jù)庫中的資源,指導學生如何找到所需的圖書,判斷網(wǎng)站是否具有可信度等,此項課程的負責館員Stefanie和Alevtina還提出,圖書館應該首先篩選出用戶認可度和實用性較高的APP,并提供用戶可下載分享的途徑[15]。

3 結 語

在數(shù)字媒體素養(yǎng)日趨重要的當下及未來,移動應用已經(jīng)并將持續(xù)成為最值得關注的技術[16]。國外圖書館及諸多其他文化傳播機構的實踐已經(jīng)表明,APP在數(shù)字資源推介、信息素養(yǎng)培訓、虛擬技術體驗等多個方面都能很好地滿足用戶的個性化、即時移動需求,是泛在環(huán)境下圖書館實踐“無處不在”服務理念的有力工具和手段。相比之下,國內圖書館亟需從需求調研、功能設計、資源開發(fā)、產(chǎn)品推廣等方面不斷把握APP等新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特別是要強化APP的個性化推送、知識服務和品牌營銷功能,推進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下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型。

[1]行業(yè)信息化跨入無線時代[EB/OL].[2012-01-04].http://network.chinabyte.com/293/12236793.shtml.

[2]Flurry調查顯示:人們在應用上花費時間全面超過瀏覽網(wǎng)頁時間[EB/OL].[2012-01-10]. http://www.iteye.com/news/23976.

[3]中國成全球App下載量榜亞軍,增速高達870%[EB/OL].[2012-02-06]. http://www.dianru.com/news-167.

[4]中國成全球第二大移動應用市場[EB/OL].[2011-11-23]. http://www.chuangyeji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4&id=4658.

[5]IHS Screen Digest: 2011年智能手機應用下載96%為免費版[EB/OL].[2012-02-02].http://www.199it.com/archives/23222.html.

[6]報告顯示全球100強91%的企業(yè)發(fā)布移動應用[EB/OL].[2011-10-31]. http://www.aitike.com/archives/971.html.

[7]Mobile Technologies in ARL Libraries: Status and Prospects[EB /OL].[2012-02-06].http://www.arl.org/bm~doc/mm10fall-gerritybruxvort.pdf.

[8]Treasures[EB/OL].[2012-02-06]. http://apps.toura.com/britishlibrary/treasures.

[9]鄢小燕, 李名洋.國內圖書館手機移動信息服務現(xiàn)狀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0(1):63-65.

[10]Apps: What Do Patrons Want? [EB/OL].[2012-02-07].http://www.thedigitalshift.com/2012/02/mobile/the-state-of-mobile-inlibraries-2012/.

[11]于 健,肖永紅.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需求調查與分析:以中科院研究生用戶為例[EB/OL].[2010-10-11].http://ir.las.ac.cn/handle/12502/3850.

[12]首都圖書館推出“掌上閱覽室”數(shù)字資源服務[2011-11-28].[EB/OL]. http://www.cnr.cn/newscenter/gnxw/201111/t20111128_508843464.shtml.

[13]Fletcher J.Mobile Web VS Apps: What's Right for Your User[J].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1(37):77-79.

[14]預測2011—2016年全球移動設備數(shù)據(jù)報告[EB/OL].[2011-02-16]. http://www.199it.com/archives/24361.html.

[15]Havelka S, Verbovetskaya A. Mobile Information Literacy:Let's Use an App for That[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News,2012(1):22-23.

[16]Horizon NMC. Horizon Project 2012 Report[EB/OL]. [2012-01-10].http://www.educause.edu/ir/library/pdf/HR2012.pdf.

猜你喜歡
圖書館資源用戶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資源回收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資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11期)2016-12-19 01:20:16
飛躍圖書館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6期)2016-06-29 09:18:54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4期)2016-05-09 01:23:12
圖書館里的是是非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在线观看| 国内嫩模私拍精品视频|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久久综合干|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黑色丝袜高跟国产在线91| 五月婷婷精品| 午夜天堂视频| 国产91视频观看|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亚洲第一黄色网|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成色7777精品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久草视频精品|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999在线|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99精品免费在线| 亚洲日本www|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av在线直播|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亚洲三级色|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91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高清|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天天综合网在线|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综合成人国产|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吧| 日本在线亚洲| 色婷婷成人| 少妇精品在线| 成人亚洲天堂|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制服丝袜 91视频| 青青久视频|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久操中文在线|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AV网站中文|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婷婷成人综合| 亚洲美女操|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三区| 日本91在线| 国产精品制服|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91欧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