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董、單蕊

1998年,美國經濟學教授約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爾摩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歡迎進入體驗經濟》一文指出:人類的經濟即產品經濟、商品經濟、服務經濟之后,體驗經濟時代已經來臨。

團結湖店
體驗經濟包含輕松時尚的文化、以人為本的思想、崇尚創新的追求,強調滿足人的心理需求,提供人性化的環境和服務,把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結合了起來,這些都體現了后現代主義的精髓。
美國電影《白鯨》中有一位酷嗜咖啡的大副名叫星巴克(Starbucks),他的大名如今已成為世界知名的跨國經營的咖啡連鎖企業的品牌,其總部設在美國西雅圖。星巴克自2000年5月登陸上海后,一年半中很快就開出了18家連鎖店,19元左右一杯的意式咖啡和10元左右一份的點心征服了上海的白領,忠實客戶的隊伍正在日益擴大中,白領認同了這里的氛圍、情調、體驗和時尚。在這里,客人和咖啡師之間、客人和客人之間的真誠互動令人神往。在這都市鬧中取靜的幽雅環境中,有精選的輕音樂,有輕松閑適的聊天欲望,一種以顧客體驗為核心的咖啡文化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這正是新服務經濟(體驗經濟)的主要特征之一。
體驗經濟是以客戶需求和體驗為導向開展經營的方式,其產品幾乎完全隱藏到服務背后,服務與產品之間的關系發生了逆轉,產品要依賴于服務所創造的條件,星巴克就是生動的一例,還有一例就是迪士尼。
迪士尼1955年在加利福尼亞州開設迪士尼樂園——一個生動而令人沉浸的卡通世界,使他的事業達到巔峰狀態。在1966年辭世之前,迪士尼還憧憬規劃了1971年在佛羅里達州開放的沃爾特·迪士尼世界。迪士尼并不是在創立另一個娛樂公園,而是在創造世界上第一個主題公園。該類公園使客人們(從來不是“顧客”或者“客戶”)流連忘返的不僅是消遣,而是參與一系列尚未展開的故事之中。對于每一位客人來說,演員表中的成員(從來不是“雇員”)演出了一個具有完整的視覺、聲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的作品,以創造一種無與倫比的娛樂體驗。
今天,沃爾特·迪士尼公司繼承其初創者的精神,不斷地“設想”出新的提供物,從而使其體驗專長得以實現。這些提供物包括從迪士尼學院到迪士尼俱樂部演出中心,從百老匯表演到迪士尼航行線路,并且以其自己的“加勒比島嶼”完整地再現其整體魅力。
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把社會經濟的發展分成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信息經濟和生物經濟四個階段,又在《未來的沖擊》一書中將產業經濟發展劃分為制造業經濟、服務業經濟和體驗業經濟三個階段,并把體驗業作為服務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1999年4月,由約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爾摩合著的《體驗經濟》一書中提出了“工作是劇場、生意是舞臺”,體驗經濟從此走紅。
在體驗經濟中,企業主要研究的不是提供產品,而是提供舞臺,體驗要素依附在產品和服務之中,消費的只是過程,消費者成為這一過程的產品,當過程結束后,體驗記憶會長久地保存在消費者腦中。消費者心甘情愿地為體驗付費,因為這種體驗在人們生活水平到了一定程度時已成為迫切的需求,消費者自己進行或參與了這一過程,情感和心理得到了滿足。
在體驗經濟中,“工作就是劇院”和“每一個企業都是一個舞臺”的設計理念已在發達國家企業經營活動中被廣泛應用。今天,無論我們是否感覺或者是否承認,我們已經或多或少地生活在體驗經濟時代。體驗經濟時代的消費者愿意花錢購買娛樂的、教育的、逃避現實的、審美的和自我實現的人生體驗。他們渴望激情一刻和精神的愉悅,渴望在消費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渴望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能還原自己心靈的寧靜,渴望消費過程也是一個陶冶情操、升華靈魂的過程,更渴望在消費中獲得改造自己、自我實現的人生體驗。
現在,我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生意好的餐館并不是價廉物美的那種,而是價格雖貴、但有特色的那種。這里所說的特色不單指菜肴,而且包括多媒體的氛圍,還包括就餐人員的修養及互動的感受。當然,在營業收入里面,我們也拿到了體驗因素相應的、可觀的一塊收入,由于固定成本已經剔除,我們取得的這一塊增量就全額轉化為利潤。
我們也明白了,為什么星巴克的奇跡會發生,為什么星巴克的咖啡和點心這么貴還大受歡迎,因為在星巴克里有年輕白領的體驗因素,在星巴克的售價中包含有體驗因素的價格。同樣,在北京的大董餐廳也何嘗不是有著美食及人文意境的體驗因素呢?
從1985年大董烤鴨團結湖店的開啟,到20年后大董烤鴨第一家分店南新倉店的開幕,再到第二、三、四家分店的相繼盛開,大董及大董的團隊創造了無數奇跡。
被華爾街時報譽為“亞洲戲劇舞臺導演之翹楚”的臺灣著名戲劇舞臺藝術家賴聲川先生,被大董烤鴨店的美味佳肴以及南新倉店古典時尚的環境深深吸引了,打電話到臺北告訴他深諳美食之道已七十高齡的母親,告訴她在大董用餐的良好感覺。賴母聽后專程乘機來到大董,品嘗烤鴨及大董的創新菜品。她老人家用了三個“沒想到”來形容她的喜悅之情——“沒想到大陸有那么道地的傳統而又時尚的菜品!沒想到大董將傳統的文化演繹得那么精彩!沒想到大董的服務如此的親切!”賴聲川先生在嘉賓留言薄留下了唯一一次對一個餐廳的評論“創意需要智慧與方法兼具,大董用高級的智慧、細膩的方法創造烹飪高峰。大董你是創意人、藝術家……”。
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邊疆這樣評價大董:中國餐飲市場經歷了近年的快速發展開始步入科學管理的新階段,當許多企業還在守舊與創新的思維中掙扎的時候, 現代餐飲企業體驗經濟的代表大董,已開始步入完善與成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董,共同品讀這個以文化意蘊的詩意空間,完美卓越的美食饗宴,超越顧客預期的個性服務打開顧客塵封心靈的大董,在與顧客“一見鐘情”之后,又如何建立并維持“心心相印”的品牌依賴關系的大董,共同分享其在體驗經濟下的實踐與探索。
筆者將從工作是舞臺(文化主題空間)、商品為道具(服務預期管理打造核心產品)、創造難忘的回憶(與顧客互動中設計的體驗服務)、體驗營銷與預期管理(體驗營銷案例與后臺管理案例)四個方面闡述大董在體驗經濟的探索與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