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董、單蕊
從體驗“快樂”的迪士尼樂園,到打造“第三空間”的星巴克咖啡店,從提供優質化服務來留住忠誠顧客到設計舞臺空間給顧客帶來驚喜和難忘的回憶。體驗消費時代已經來臨,體驗無處不在,體驗就在我們身邊。在體驗經濟中,體驗童趣、體驗難忘、體驗感覺變成可以消費的商品。我們用精心設計的體驗情境來打動消費者。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花錢,甚至是支付高價來購買體驗。因為它美好、難忘、非我莫屬、不可轉讓、轉瞬即逝。

南新倉店
體驗經濟的靈魂是主題體驗設計,而體驗設計的核心是主題化、系列化。餐廳設計者通過對建筑、設施設備、服務氛圍的營造來展示一種文化,從而形成主題特色。一個成功的主題被選擇后,就需要對主題深入挖掘,通過主題設施與產品來傳遞主題,帶給顧客不一樣的感受,為顧客創造難忘的消費體驗。而這種難忘性是通過帶給顧客除了功能之外的精神收益來完成的。因此,主題概念、主題環境與氛圍、主題設施與產品、主題活動與服務,則是打造文化主題餐廳的關鍵要素。
北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作為百年古都,北京的博大深邃書而不盡、言而不能詳。烤鴨、長城、故宮、四合院、胡同等等,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符號。大董作為北京餐飲品牌,對于文化主題的定位,文化符號的打造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大董餐廳的主題定位是:中國的歷朝歷代的文化精粹,如水墨畫,四庫全書,唐詩宋詞等營造出人文雅境的意境空間,這個主題可以說是恰到好處、恰如其分。
唐詩宋詞是中國本土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國具有廣泛的認可度,能使人產生美好的聯想,從而覺得很有品味和檔次。

金寶匯店
水墨畫大量的被運用是更為精準的,國畫作為國粹是中華文化“名片”,大董餐廳對于文化主題的應用體現了設計者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深刻了解,其主題鮮明,表現集中而細膩,不會出現主題寬泛不可分類的現象。
大董烤鴨團結湖店成立于1985年4月28日。距今已有26年的歷史了。在店里,明清皇宮的窗欞演變而來的墻壁,做工經典考究,銅釘鑲嵌其中典雅大方。煙色的臺裙配上明黃的桌布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布藝巧奪天工的演繹而來,又不落俗套,尤其是餐椅上的明亮黃色中國結,成為餐廳中的點睛之筆。
以清代“四庫全書”為主題特色的大董南新倉店。位于京城東城區東四十條22號南新倉國際大廈一二層的北京大董烤鴨店東四十條店,裝潢風格也與中國的陶瓷、水墨畫、詩詞歌賦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充分體現了皇家圖書館的文化,與店周圍的皇家糧庫相映生輝!不僅如此,他還將傳統的元素有機地組合起來形成了時尚的風格,不愧為中西合璧的典范!

西貿店

南新倉店
以“魏晉南北朝文化”為特色的大董金寶匯店。位于北京世界知名的金寶街金寶匯商廈五層的大董金寶匯店,主打“魏晉南北朝文化”元素。中心水景與鴨爐水火交融,仿若一青黑玉白的玉蚌靜默于水皆縹碧之間,依水而坐,水影斑駁,都市的繁雜喧囂在此刻騰然而去,僅留一方清靜在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寥寥數筆卻已勾勒出質樸、自然的田園寫意,更將這閑適與寧靜的無我之境,融入到包間之中。詩句在緩緩亮起的瞬間,空間也變得如此肅穆和靈秀。
以大宋文化為特色的文化餐廳大董鄭州店。鄭州店很震撼,營業面積達1.2萬平方米,有5個廚房,近800名員工,這樣的體量在全國餐飲界都不多見。“良辰美景”、“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多情自古傷離別”,這些是大董鄭州店每個包房的名字。在每個包房里,都投影著具有魔幻效果的宋詞名句。
以“唐朝的繁榮鼎盛文化”為特色大董西貿店。

金寶匯店
以元朝文化為主題的大董工體店。實景再現《秋思》馬致遠的詩詞情景。枯滕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是一個占地面積10畝的超大餐廳,定位都市白領、小資群體、高端消費人群。
這些消費者有時對時間十分吝嗇,有時又十分奢侈,甚至是有意地去“浪費”光陰。他們用買來的時間掙到了足夠的錢,于是又用掙來的錢把時間“浪費”出去。一杯咖啡或一壺茶他們會喝上兩三個小時,他們愿意把時間“浪費”在自認為值得的地方。他們可能僅僅出現在那個地方,可能愿意在那個地方想點什么、做點什么、學點什么,也可能只是愿意在那個地方靜靜地呆著而物我兩忘。并且,他們愿意為提供場所、服務或體驗的品牌和商家付錢,盡管別人看起來他們“一無所獲”。這就是大董工體店設計的宗旨。
事實證明大董餐廳運用中國傳統元素打造的文化主題空間是成功的,2010年僅北京三家餐廳就實現銷售3.5億元。大董在體驗空間設計中緊扣主題的美景和配套環境,是形成強大招徠能力的關鍵環節。
體驗經濟傳達我們,未來的產品價值的主體構成,不是材料,而是知識和文化。從根本上說,大董餐廳正在出賣文化,出賣未來理想的生活方式,出賣人類情感觸動產生的難忘回憶。大董文化主題餐廳的實踐標志著餐飲空間設計理念的一個飛躍,一次跨越,也意味著對傳統千篇一律類同化的酒店外觀和裝潢風格的一次顛覆,一種創新。體驗經濟提示我們,作為一家企業要想賺錢,要讓消費者愿意為體驗付費,其產品的附加值就應該是文化,因為“文化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