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迎春
(四川省電力公司內江電業局,四川 內江 641003)
電能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一種重要能源,而且是一種商品。竊電是一種十分惡劣的行為,已經涉及法律,盡管供電系統的供電管理方面已經有了較快發展,使得供電管理在技術上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仍然沒有徹底解決竊電的問題。因為供電系統的供電技術雖然得到了加強,但竊電者也改變了原來的竊電方式,根據新的供電管理模式,找到系統技術上的漏洞,有針對性的運用新的竊電方式和技術。因此雖然我們已經在揭發及制止竊電行為上投入了大量的技術和資金,但還是沒有從根源上扼殺竊電行為。竊電行為性質惡劣,給人們帶來經濟上嚴重的損失,研究違章用電、竊電現狀及原因,找出用電檢查和反竊電的措施十分重要。
以前,全國違章用電、竊電的主體主要是一些居民住戶、高耗能企業或者少數的個體企業,竊電方式主要是孤軍作戰,但是近年來,由于利益的驅使,竊電現象逐漸向城市、鄉村用戶蔓延,竊電的主體不但有餐飲、美容美發、洗浴和娛樂等行業的租賃承包企業和個體企業,還有集體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和個別國有企業。竊電的隊伍之大,發展之快,案值之大令人震驚,使供電企業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現在的竊電方式由過去原始的私拉亂接、私自揭開電表的接線盒封印、損壞電能表、損壞計量互感器、繞越電能表等,發展到現在運用高科技智能型竊電方式,比如利用高科技手段,運用電能表自身的物理原理,通過改變電壓、電流、相位、安裝接線4個方面的參數,分別采用失壓、欠流及欠壓、移相、改變接線的方式,造成電表轉的慢、停轉、反轉,達到違章用電、竊電的目的,甚至還有使用電子表屏竊電這種案例,這些行比起原始的方法更為隱蔽,難以發現。而且目前竊電技術的發展和竊電產品的研發日益專業化,出現了生產竊電產品的廠家,隨著竊電者日益增多,竊電產品的研發和產銷越來越成熟,基本形成產業鏈。
在實際的用電檢查工作中,不難發現竊電者經常氣焰囂張,態度蠻橫。有些竊電者為防止竊電行為被發現,常常在大門上加鎖,在門衛室值班放哨,有的拒絕工作人員進行用電檢查,甚至對用電檢查人員及公安機關聯合進行辦案的人員使用武力。
根據近年來查獲的竊電用戶的分布情況,可以看出竊電者情形并不一樣,分布比較廣泛,各行各業的都有,各種文化水平、經濟收入水平的都有,這樣廣泛的人群分布給反竊電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但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法律意識的淡薄。也就是他們并沒有認識到這種行為是嚴重違法的,即使有人認識到了,也并沒有了解到這種行為的惡劣性和嚴重性。這既是竊電者的共同特征,也是他們做出竊電行為的主要原因。
對于一些家庭用戶,這個原因不是很重要,但是對于那些小型的企業或是單位,經濟利益的驅動對他們來說是進行竊電行為很重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些用戶用電量比較大,如果能少交一些電費,將會節省出很大一筆支出,這對小型企業來講是很大的誘惑,導致很多人鋌而走險,走上了歧途。
在供電企業和相關單位,由于不夠重視,或是管理的松懈,在工作中會出現疏忽和懲處不利,給竊電者留下了可乘之機,雖然只是竊電者竊電原因中的客觀因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使竊電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電能與一般商品不同,電能的生產、運輸、銷售同時完成,所以電能被盜與其他商品被盜不同,有其獨特性:竊電現場難留痕跡;竊電的工具隱蔽,較難發現;竊取的電能不用運輸、儲存、銷贓;即使竊電行為被現場抓獲,也不能實現人贓并獲,被盜電能的供電企業也無法立刻查證被竊電能的數額,只有在調查詢問及收集完有關資料以后再確定。
鑒于以上的原因,供電企業一方面難以查證竊電證據,另一方面已經取得的證據的可信度在司法實踐中經常遭受質疑,因為司法機關采用證據時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司法人員在進行辦案時,也會受到各種因素和關系的影響,特別是容易受偏向弱勢的群體和及辦案責任追究制的影響,導致供電企業工作人員找到的證據常常被輕易否決。這樣供電企業的經濟損失難以追回,竊電者也得不到應有的制裁,對社會的用電秩序帶來極壞的影響。
現在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迅速,供電企業的客戶數量快速增長,在和竊電者普遍應用高科技手段的比較下,供電企業的用電檢查隊伍人員的設備和技術能力存在較大差距,供電企業雖然也對用電檢查人員進行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人員的技術能力,有一些也配備了相關的檢測裝備,但總體上不能滿足工作的要求,反竊電與竊電的專業化和一條龍形成鮮明的對比,反竊電的工作現在還處于區域性、自發的防范階段。雖然各地區已經開始有組織的進行反竊電工作,但是全國性的反竊電工作還在起步狀態。
受到過去長期的電力緊缺和計劃經濟體制影響,傳統用電的管理思想在一些用電檢查人員意識中根深蒂固,隨著電力市場改革的深入,面對日益猖獗的違章用電、竊電行為,他們沒有有效的應對措施,也不善于合理運用市場和法律手段處理用電管理工作。
過去電力企業擁有政府部門以及企業的雙重身份,除了依法開展經營活動,還代表了國家行使著電力管理職能,能夠有效的協調和處理在電力供應和使用時發生的糾紛。在當前竊電證據較難取得、給供電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確定的前提下,用電檢查中的糾紛的處理難度加大,執法成本很高,給竊電行為的打擊力度過小。
加強反竊電相關的立法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反竊電措施。有了相關的懲罰措施及標準,依托法律的準繩,更有利于反竊電活動的執行。也可以對違章用電、竊電行為進行警告,將部分輕微的竊電行為制止在萌芽狀態。總之,反竊電相關的法律制度的制定,將在很大程度上推進反竊電的進程。
在竊電技術日益提高的今天,用電檢查人員在電能方面的知識及反竊電的專業技術素養是非常重要的。供電企業要多組織用電檢查培訓,讓更多的檢查人員掌握專業技能知識,只有不斷的學習相關的新知識,不斷總結每一個案例的經驗教訓,才能應對日新月異的竊電技術,才能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隨著竊電技術的不斷翻新,反竊電技術也要加快發展,才能與之抗衡。我們應該不斷提高電能計量裝備的科技含量:一方面對原有的電能計量裝置中容易發生竊電的缺陷徹底的進行改造,使用擁有反竊電功能的科技含量高的計量裝置,對計量回路進行改造,改變計量的方式;另一方面運用高科技的手段,開發利用負荷控制系統這樣的電量分析和監控功能,逐漸實現即時遙控及遙測大宗用戶的電量,對條件比較成熟的地區實行電力線遠方集抄的方式,進而使供電企業在電量遠方的實時監控和線損分析方面發揮出較好的效果。
竊電不是簡單的違約行為,而是性質惡劣的違法行為,已經成為社會的一大危害。積極開展用電檢查工作是供電企業依法維護企業和消費者利益,確保安全供用電的基本工作。多年來供電企業在用電檢查和防竊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違約用電、竊電的現象并沒有得到遏制,主要原因就是打擊力度不夠,手段單一,追補電費以及收取違約使用的電費,實際上是對竊電者的一種經濟制裁,由于在這方面沒有可以依靠的法律保障,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具有極大的軟弱性且隨意性較大,這種單一的手段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用電市場形勢以及反竊電工作的需求。所以應該充分利用法律的教育及懲戒作用,發揮國家有關機關的專制職能和管理職能,對于因為竊電造成的違反治安管理條例的行為,應該給予治安處罰,對于證據確鑿、事實清楚、盜竊數額較大的構成犯罪的行為要交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竊電是危害人民經濟利益,損害國家利益的惡劣嚴重的違法行為,電力系統工作者應該積極宣傳反竊電知識,聽取用戶的意見,走到群眾去,依靠群眾和專業技術嚴厲打擊竊電行為,發現竊電者,要嚴厲的教育和處罰,防止其再次竊電。
[1]柳紅.供電企業用電檢查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農村電工,2010(09).
[2]劉建平.供電企業如何有效開展用電檢查管理工作的探討 [J].中國電力教育,2010(03).
[3]廖軍武.用電檢查工作注意事項與建議[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