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長春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吉林 長春 130031)
近些年來,我國的企業新技術戰略選擇已經不能夠有效地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存在的問題,所以,實施全新的企業戰略選擇體系以及促進企業技術成果轉化已經成為了促進我國國民經濟以及企業良好發展的緊迫任務和關鍵問題,下面就思考企業新技術戰略選擇這一問題。
縱觀整個世界,發達國家的企業技術推廣費用占到了整個企業生產總值的0.6%到1%之間,發展中國家的企業技術推廣費用也占到了整個企業生產總值的0.5%左右,但是,我國的企業技術推廣費用還不足0.2%,這些數據表明我國的企業技術實施戰略選擇費用存在著嚴重不足的現象,這一現象使我國很難有效果的進行企業新技術的選擇,在有些企業中,甚至沒有技術更新和創新的費用,所以,我國的企業技術戰略選擇部門存在著有錢養病和沒錢打仗的現象,使得新技術和新品種的選擇以及應用心有余而力不足。
自從我國實行企業改革這一措施以后,過去原有企業戰略選擇體系已經受到了嚴重沖擊,并且出現了人散、線斷以及網破局面,主要體現在我國企業戰略選擇基層力量薄弱,已經基本喪失了主要力量,而技術力量也主要集中在了那些大企業技術部門中;人員的流失情況十分嚴重,存在著很多企業技術人員在由于生活的經濟壓力而從事經營這項活動,這種情況的出現已經將企業技術戰略選擇這種職能削弱;企業技術部門還存在著人員結構老化這種情況,其知識更新的速度很慢,很多企業技術部門已經很多年沒有引進新的人才,因為并沒有新生力量進行補充和更新,又缺少必要的培訓和進修,使得過去原有的企業技術人員知識陳舊和老化,已經跟不上時代以及企業發展的步伐,不能夠對提高企業綜合生產能力進行適應,不能滿足當前發展現代企業所必須要具備的因素。
在我國的企業技術戰略選擇過程中,企業工作人員不僅存在著主觀意識方面積極性的問題,同樣存在著能力和客觀素質的問題。長久以來,我國所形成的新技術戰略選擇并沒有市場激勵機制,直接導致企業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缺少工作積極性,很多人都不愿意到基層中,他們的工作場所大多數都在辦公室,而不是在技術實施的現場,企業技術人員沒有很好的主動服務意識,缺少吃苦耐勞思想,這就導致很多企業技術戰略選擇工作僅僅是存在于形式,并不能取得實際的效果,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與此同時,我國的企業技術部門工作人員對于當今日新月異的企業科技知識不能很好的掌握,造成了我們并不能真正和有效地對生產實踐進行指導,我國現有的企業技術部門自身辦公的條件比較差,裝備條件比較差,信息化服務的能力很弱,雖然有些企業技術部門具備一些包括遠程教育設施以及電腦設施在內的現代化設備,但是,很多設施都只是流于形式,形同虛設,并沒有對其進行充分應用,使其不能產生實際性的效果,這些都嚴重影響到了我國企業采用新技術的戰略選擇。
想要對企業新技術戰略選擇進行創新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對政府正規軍進行完善和改革,對基層企業技術隊伍進行大力的發展,原因就在于企業技術實施隊伍一直都是由企業所引導的具有不可代替性的生力軍隊伍,主要從事企業技術研發、選擇、推廣和服務工作,但是,我國現有的企業技術領域中的人才主要集中在了大企業的部門中,直接面向我國中小企業技術人才嚴重缺少,不管是從質量上來看,還是從數量上來看,都直接形成了倒金字塔這樣的結構,所以,我們必須要加強對中小企業技術隊伍建設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和快速的進行企業技術戰略選擇,將其新成果以最快的速度普及到市場中,實現我國企業增效,增加企業的收益。要求我們首選要精簡和改制企業的技術部門,委派和分流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才到企業中從事相關的企業技術選擇以及管理工作,將基層推廣、新技術成果實踐轉化能力提升。我們可以直接錄用和接收一批志愿者,使他們能夠長期從事我國企業技術戰略選擇這一工作,旨在提升企業技術部門整體的素質,最為主要的就是提升企業技術隊伍整體能力。
因為當前形勢下我國的企業技術體系里面推廣經費以及技術力量都集中到了各大企業中,中小企業的技術經費和力量都存在著不足,與此同時,我國的各種組織和機構之間都分別實行了條塊的管理方式,相互之間也沒有應該具備的協作,有的時候,很多人為了自己部門的利益都存在著相互拆臺的現象,人為設置了很多企業技術服務障礙,所以,我們想要提升我國企業技術的質量和效率,就要求我們必須要首先將中小企業技術部門力量薄弱這一問題解決,我們可以對技術部門進行合并和精簡,以便能夠實現統一的管理,再分流一些企業技術工作人員進駐到基層現場之中,最終將企業技術前線力量加強,將企業技術指揮部隊進行優化和精簡。
進行企業新技術戰略選擇的創新工作要求我們大刀闊斧的實行人事制度改革,將鐵飯碗情況打破,對于企業技術人員以及管理人員都進行嚴格的管理,實行全員聘任的制度,我們所選用的企業技術人員必須要向整個社會公開選拔,實行競爭上崗的機制,選聘那些會管理和懂技術的人才,建立起長期戰略和短期目標二者相互結合的企業技術目標管理的制度,我們還可以建立起一個高薪制度,這樣能夠將收入檔次很好的拉開,將一把手的創造力和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支持并且鼓勵一把手帶領職工在基層實行技術推廣,和企業采取股份制這樣的合作方式,參與到企業的技術管理之中去。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將退路切斷,我們只有將隊伍帶領好,將技術戰略選擇工作做好,才能夠有機會提拔和晉升。
本文針對當前企業技術戰略選擇體系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結合我國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對于企業科技渴望和追求,進一步提出了創新我國企業技術戰略選擇的具體措施,旨在能夠促進我國企業科技成果得到快速轉化,提升我國企業的新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探究企業采用新技術的戰略選擇。
[1]謝洪明,劉常勇,陳春輝.市場導向與組織績效的關系:組織學習與創新的影響--珠三角地區企業的實證研究 [J].管理世界,2006(02).
[2]韓冬,王春峰,岳慧煜.流動性的"周內效應"和"日內效應"--基于指令驅動市場的實證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
[3]張鐵男,曹洪亮,馬文江,唐書林.基于BSC的適應性企業戰略實施協同效應評價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0(01).
[4]楊智,俞沈鋒,向兵,王躍武,謝春燕. 戰略導向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以創新為中介變量--基于湖南省高新技術開發區企業的實證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