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婷
(肇源縣水利勘測設計隊, 黑龍江 肇源 166500)
隨著科技信息的發展,各種新技術不斷的研發創新,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對于施工技術也有所創新,在工程中對于技術的使用是比較嚴格的,因為施工技術的高低對于工程的質量和進度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對水利水電工程中施工技術的作用和方法進行了闡述,為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創造了條件。
水利水電工程在我國的基礎性設施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說工程的質量是十分重要的,在水利工程中,施工技術的先進與否對工程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一種先進的施工技術,可以使工程快速高效優質地完成,可以使工期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完成。所以說要對施工技術進行不斷的創新,在方法上根據社會的發展形勢,結合科技信息來進行革新創造。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只有先進的技術才能夠對工程的質量有所保障,對于工程的效益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在工程施工中,要采用在社會上具有高技術含量的技術,才能夠使工程保質保量的完成。
GPS定位技術應用于水利水電施工。伴隨著GPS定位技術的出現和不斷發展完善,不僅為工程測量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并且讓測繪定位技術發生了徹底的變革。多年來用測角、測距、測水準為主體的常規地面定位技術,正在逐步被GPS技術所代替,GPS技術具有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的特點,同時定位范圍已擴大到整個宇宙。它的定位方法已從靜態擴展到動態,定位服務領域已從導航和測繪領域擴展到國民經濟建設更加廣闊的領域。
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 Design簡寫CAD)是20世紀8O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型應用軟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如今在各個領域均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尤其在水利水電工程領域,它大大提高了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效率。利用AutoCAD配合AutoLisp語言,可以編制一些常用的計算程序,得到定制的計算結果。這為工程施工提供的更加準確的科學依據。在水利水電工程上有許多復雜的計算,尤其是各種不同體形銜接處的相交線,需要用空間解析幾何的方法解算。單靠計算器手工計算,非常繁瑣,工作量大,準確性無法保證,長期以來一直靠老技工的經驗,如今利用Auto—CAD建立數字化模型,執行點坐標查詢功能就可以解決這一難題。AutoCAD的特性提供了測量內業資料計算的另外一種全新直觀明了的圖形計算方法。另一方面是各種工程橫斷面、縱斷面圖的繪制,以及斷面面積的計算和其它一些需要的圖紙的繪制。從而大大減輕工程測量的工作強度和工作量。
隨著測量數據采集和數據處理的逐步自動化、數字化,測量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好長期積累或收集的大量測繪信息,更好地為工程建設服務,其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數據庫技術或GIS技術建立數據庫或信息系統。這樣做的目的是把大量的測量數據或信息進行科學的存儲,建立三維數字地形模型,提高測量數據利用率,減少人力勞動的重復,以便于檢索、分析、分發和利用,實現管理和服務的科學化、現代化。將GIS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也是近幾年來才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中,用三維全景虛擬顯示施工總布置,直觀反映組成部分在空間上和時間上的相互關系,并實現各種信息可視化查詢、分析、統計計算,實現建筑物施工全過程動態仿真演示。以信息的數字化、直觀化、可視化為出發點,直觀清晰地描述復雜工程建設的施工動態過程。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對于安生生產是重要的一項指標,在現代社會強調以人為本的形勢下,一定要在工程施工中將安全生產放在首要位置來考慮。在施工期間,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相關制度,建立健全人事管理規章制度,在施工過程中,要有制度可循,有規范可依。在技術上,要對其進行完善和管理,使施工技術可以在保證人員安全的情況施工,對工程的進展有促進作用。對于技術人員要加強培訓,在專業技能知識方面不斷的深化學習,對于先進的技術不斷的鉆研學習,施工企業要對這方面的技術人員開展定期的培訓,使其對相應的技術可以熟練掌握,在施工中,可以將技術進行很好的利用。在技術培訓上,可以采用開展培訓班的形式,可以在企業內部開展培訓班,也可以到相關的院校或者專業的培訓機構進行學習。另一種方式是,在企業內部以老帶新的方式進行,企業內的老技術人員在相關的技能方面具有比較全面的知識,不僅理論知識比較豐富,而且在實踐中的經驗也比較多,這樣的話,可以邊學邊實踐操作,更加有利于對技術的掌握。在技術人員掌握了先進的施工技術之后,就可以在工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工程的順利實施打下基礎。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涉及到國計民生,和我國人民的生產生活都是密切相關的,所以說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質量如果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技術對工程整體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社會不斷地發展中,各種新技術不斷地研發創造出來,先進的施工技術可以使工程的質量有所提升,使工程可以創造出更加巨大的效益,更加有利于工程在社會中的發揮。在工程施工中,不僅要對技術進行不斷的創新改良,使其更好地為工程服務,而且還要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施工技術人員是使用技術的直接人員,對于技術的操作將決定工程的質量如何,所以對技術人員在相關技術的使用方面要進行培訓,使施工技術可以更好地發揮出其應有的功能。
[1]張強.論電力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管理[J].經濟與管理,2006,12.
[2]熊文釗,張步峰.南水北調的法治路徑[J].瞭望新聞周刊,2010,30.
[3]梁莉.水環境質量監測系統的數據網絡建設[J].高科技與產業化,2010,7.
[4]廖文根.旱災之后更應加快水電建設[J].電力設備,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