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憲禮
(雙城市河道管理站,黑龍江 雙城 150100)
我國農業發展將面臨嚴峻的水資源供求矛盾的挑戰。農業用水約占全國用水總量的70%,其中農田灌溉用水量占農業用水量的90%。一方面我國水資源嚴重不足,另一方面我國的農業用水浪費現象又十分嚴重。
一是農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低,平均利用率僅為45%左右;二是農田對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低,僅達到56%;三是水分生產率不高,僅有1.0 kg/m3左右,旱地農田水分生產率為0.60~0.75 kg/m3。而發達國家灌溉水利用率達到80%以上,水分生產率達到2.0 kg/m3左右。因此,我國農業節水潛力很大。
2 工程節水措施
節水灌溉措施劃分為工程類措施、農藝節水措施和管理類措施三大類,其中工程類措施又可進一步劃分為3類:渠系輸水節水措施、田間灌水節水措施和渠井結合節水措施。渠系節水措施通常又分為渠道防滲措施和管道化輸水措施。田間灌水節水措施通常又可分為改進地面灌水技術、推廣噴灌技術和微灌技術。
工程性節水措施可具體分解為:一是建設防滲渠道區,灌渠用各種類型的材料進行硬化,如支、斗渠采用砼護坡板,農、毛渠采用砼“U”型槽;二是建設低壓管灌、滴灌、滲灌、噴灌、微噴等設施噴灌區,起示范區作用,主要用于高效農業;三是新建、改造機電灌溉站,擴建地表蓄水工程和橋類、涵洞、水閘、渡槽、跌水、倒虹吸等各類水工構筑物。
3 農藝節水措施
農藝節水措施包括田間徑流攔蓄、土地整理以及耕作與栽培技術三方面。
3.1 田間徑流攔蓄
1.2 標本采集 抽取孕婦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裝入真空普管中。待自凝后取血清3 000 r/min低溫離心5 min,吸取上清液,置于-22°冰箱保存待同批測量。
節水農業的徑流攔蓄工程只局限于農田田塊的全部天然降水,以及部分邊緣坡地的來水。一般說是由山地丘陵地區坡耕地上的坡面治理,坡水疏導攔蓄,以及少量的支溝溝道與塘壩工程,共同組成一個包括有土建、生物措施在內的水保工程體系。
3.1.1 坡面治理工程。主要是改變地面坡度,攔蓄地面徑流,增加土壤入滲,改善土體構型,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3.1.2 坡水工程。主要是攔蓄、疏導和調蓄在大雨條件下土壤不能完全接納的地面徑流,包括當地降雨和外來水。
3.1.3 塘壩與溝道治理工程。工程規模較一般田間水池水窖為大,具有較大的匯水面積和較大的匯水量。工程建設要充分利用當地地形與水源條件,以小型分散為主,切忌修大棄小,棄舊建新,著重舊塘改造,淺改深,小改大,死改活。
3.1.4 植被與生態建設。對于植被和生態建設,在農業體系當中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項,一般來講就是對于樹木和草皮的種植,通過植被建設,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使土壤有更好的蓄水能力,改善生態系統的循環,使其向更有利于生產的方向發展。其中的主要內容包括對農網的建設,農田周邊防護林系的營造,專業性的經濟適用林的經營管理,在飼草方面的種植等等,這些方面不僅是節水工程的一種體現,對于生態系統的改善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2 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工程是節水農業的田間工程部分,介于工程措施與農業措施之間的一個結合點,是在節水灌溉工程或水土保持工程基礎上對農田作業田塊引進整治,充分發揮工程的節水效益,提高田間水的利用率。可以簡單地分為土地平整與田塊規劃調整兩部分。
3.2.1 土地平整。在農業節水灌溉措施中,對于土地的平整處理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措施,主要比較常見于水澆地和水田中,通過對當地地質條件的測量,根據土地的水平高度,在高低差上的距離,土層的厚度等等以科學的方法來對其進行設計,保證灌水和天然降雨都可以有效的利用上,盡量的減少水分的蒸發和流失,在灌水作業時,盡量縮短時間,減少滲漏的程度。
3.2.2 田塊規劃調整。田塊規劃與調整也是節水土地整理的重要方面。如把坡耕地修成梯田,改大畦為小畦等。
3.3 耕作與栽培技術
節水農業中的耕作與栽培環節,即狹義的農業節水,或稱農藝節水。主要是通過田間耕作與栽培管理措施,降低作物生長期間的田間耗水量(也包括部分在輸水過程中的地面蒸發損失)。是在兼顧農業產量和效益的情況下,減少田間的無效水分損失,即降低田間的凈耗水量,提高天然降水與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生產率。這一部分節水才是真正的資源性節水和效益性節水,是整個節水農業的核心部分。
3.3.1 土壤蓄水工程。在農業生產中,對于農作物的生長來說,水分的供給到最后都是蓄積在土壤當中的,將這些水分保存在土壤當中,然后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養分。經過科學的計算,在一米厚度的土壤當中蓄積的水分相當于在半濕潤的氣候環境中全年的降水量,所以說這是一個天然的大的儲水庫,在調蓄方面更的能力比較強,具有很大的潛力。
3.3.2 節水種植制度與種植結構。這種模式在我國目前的農業發展中也是一項比較重要的環節,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中,都想以最低的投入獲得最高的效益產出,在質量和效益上獲取最大化,實現我國的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在節水制度方面,要盡量的縮減農作物的灌溉面積,實行用水取水制度,所用水量要和個人經濟效益相關聯,只有觸碰到個人的經濟利益,才能夠提高節水意識,在用水方面有所節省。在對農作物的種植結構上,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最適合的作物品種來進行種植,優化種植結構,盡量的減少高耗水的作物,以旱田作物為主,主要還是要根據當地的地理條件,然后選擇最為理想的農作物種植品種,進行優化組合。
3.3.3 節水灌溉制度。在農業生產中,各項節水措施的實施到最后都是要落實到節水灌溉制度上的,在這個過程中,關于工程節水,農藝節水和管理節水三個環節,都是為了在農業生產中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資源,爭取在有限的水資源利用下產出最大的農作物產量,那么就需要對農業用水進行合理的灌溉制度制定。在農作物的生長期間,不同的生長階段對于水分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要針對不同的生長需求制定出不同的節水計劃,有針對性的進行節水灌溉。在進行節水制度的制定方面,要根據當地的質地狀況,氣候環境和周邊的條件等等,來對農田進行節水方面的制定制定,爭取取得最大的節水效果。在節水制度方面,不僅要對技術上進行處理,還要充分的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將人的力量在節水方面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要在節水宣傳方面進行有利的推廣,使灌區用戶在節水方面提高思想意識,才能夠使節水制度得到有利的執行。只有將技術和人的行為相結合才能夠更好的發揮節水灌溉制度的效用。
4 對于農村的水利灌溉工程,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只有將農業發展好,才能保證我國人民的基礎生活。那么在全球的水資源日益缺乏的形勢下,就需要加強對于水利灌溉工作的管理,做好管理工作,才能為后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用水機制上進行完善,加大對水利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培訓,提高他們的福利待遇,使其能夠更好的為農村的水利灌溉事業服務。水利灌溉事業既可以改善生態平衡,又是實現農業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有利依托。
[1]郝明榮.農村機井灌溉現狀及對策.2007.
[2]許曉棟.提高農村水利灌溉管理效率的措施.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