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森熊
(四川美姑河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管理是企業領導者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的過程。所謂精細化管理,是指這種管理過程由抽象轉為具體、由表層轉入深層。具體來說,是把原來的以“事”為中心的管理轉變為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把對紀律的研究,轉變為對人的行為的研究,由監督管理轉變為“人性激發”管理,把原來的只著眼于企業內部管理轉變為把企業內部的條件和外部環境相結合,由生產執行型逐步轉變到生產經營型管理,從而實現企業管理的精細化和利潤最大化。
在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大多數的企業內部都已經實行了變革,由于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企業內部的服務對象,服務范圍都發生了變化。企業由原來的粗放型,任務型轉變成了現在的集約型,經濟型。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企業要想發展,就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對企業的經營方式,發展方向,管理模式進行革新。將過去傳統的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改良,不斷的適應外部的環境變化,由過去對于以事物的控制為中心的狀況轉變為以人管理為核心的模式,充分的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人為因素上盡量的減少損失。
一是健全、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和標準,做到有章可循,強化市場風險意識和用戶質量服務制度,管理到戶,責任到人;二是規范、統一各種報表,符合有關標準;三是各項基礎數據資料準確可靠,賬、物、卡一致;四是各種信息處理及時、準確、快捷。
在企業中管理組織實行“精細化”分工,分技術活動、財務活動、安全活動、會計活動、管理活動、產品制造與銷售(多種經營)等“幾條線”,把責任、權力、利益、目標等分解承包落實到每條、每塊,實行授權、受控、監督三結合。具體做法是:
2.2.1 在對企業的目標管理實行精細化的模式,對于企業中的各種費用,包括平時的辦公費,電話交通費,水電費等等各項費用支出都具體的落實到每個人和部門的身上,然后具體的負責者再根據費用的支出情況,分析哪些費用對企業的成本有所影響,然后反饋到各個部門和人員的身上,對其進行獎懲處理。
2.2.2 在設定管理目標時做到:第一,管理目標有一定的靈活性,目標值設定合理,既不浪費企業資源,又能使目標得以實現;第二,管理目標的分解有一定的靈活性,企業管理目標分解到部門、班組及個人,形成自上而下的目標管理體系,對于各部門分派的任務既堅持嚴肅性,又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們在允許的范圍內,調整任務,以調動各個部門的積極性,保證管理目標的完成;第三,管理目標在執行過程中有一定的靈活性,管理目標在一定時期、一定條件下具有穩定性,這是管理的特點之一。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往往有一些因素受環境的影響會發生變化,使企業目標實現的條件有了改變,如果繼續堅持原管理目標,可能會使管理出現較大的偏差。我們為保證企業整體目標和長遠目標的實現,及時調整局部的管理目標,使管理目標適應企業現實發展的需要。
2.2.3 在實行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要發揮企業中的全部員工參與到精細化管理工作中來,動員全體員工的積極性,發揮每個人的集體責任感。在企業中實行精細化管理不只是企業領導者的職責,它需要廣大員工的參與配合。在實行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實質上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不斷的發展中,對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善于分析,然后制定出改進的措施。精細化管理主要是分為執行和管理兩個部分,當管理者制定出具體的操作規范時,就需要執行層有力的執行,那么參加的執行層中的人員一般都是來自于生產一線的員工,這就需要發揮廣大員工的力量,將精細化管理充分的發揮出來。
通過開展企業精細化管理活動,我們體會到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對企業精細化管理具有極大的推進作用:
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要盡量的控制資源的投入,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要盡量的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為消費者所認同,這樣才能夠促進企業的經濟效益。在企業的內部,要對各種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使企業的經濟運轉可以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現代企業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企業是以人為主體組成、依靠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為人的需要而進行生產的。因此,管理的基本對象是人,實現企業方針目標要依靠全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人的積極性具有極大的內在潛力,企業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激發人的內在潛力,使每個人都能做到盡其所能,展其所長,自覺地努力工作。激勵機制,即獎勵決定于努力的價值及個人認為需要努力的程度和獲獎概率。這種覺察到的努力和獲獎的概率也受所記載的實際績效的影響。如果人們知道他們能夠完成某項任務,他們更愿意努力,而且對于獲獎概率也更了解。企業能否給予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間,“知人善用,論功行賞”是激勵機制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把“一碗水端平”而工作粗化:諸如“勞動模范”給指標、評選“先進”給指標、技術職稱給指標、重視“體力勞動”輕視“腦力勞動”等等,這些陳舊的激勵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傷害了一些人。
企業的文化,是一個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反映企業的內涵,折射出企業的發展理念的一種價值觀,一種修養。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發展不是那種外在顯現出來的,而是通過企業的經營管理,在企業中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工作中的具體表現而展現出來的,它所反映的是一個企業的活力,一個企業的核心價值,企業的發展理念。企業文化對企業的員工有著無形的推動作用,它是潛伏在人心深處的一種動力,在工作中,無形之中就可以對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一個企業的文化是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創造出來的,具有這個企業的明顯的標志,不是簡單的可以復制的,不是可以大范圍推廣的。所以說要想發展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模式,企業就要有自己特征的企業文化,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對企業進行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1]周亞里,梁祖晨.管理學原理[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