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永紅
(長城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一般認為,所謂信息技術就是人類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所有手段的總和。信息技術包括兩個方面,即信息的提取 (信息的產生、收集、表示、檢測、處理和存儲等方面的技術)和信息的使用(信息的傳遞、變換、顯示、識別、提取、控制和利用等方面的技術)。
所謂現代信息技術是指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由通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以及控制技術等構成的一門綜合性高新技術。它的核心是數據庫技術、分布式網絡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等。數據庫技術在信息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Oracle,SOL Server等的產生和發展使油田企業大量信息的存儲已經成為現實;分布式網絡技術改變了原來信息交互和共享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協作方式;多媒體技術更是將文本、圖形、圖畫、音頻以及視頻綜合在一起,改變了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模式。
從信息系統所執行任務的類型、數據管理的方式、產生信息的種類、采用的決策模型以及向油田企業的哪些管理層次(戰略層、管理層、運作層)提供信息等方面來分析,可以將信息系統在油田企業應用的發展歸為三大階段,即電子數據處理階段、數據的系統處理階段以及支持決策階段。
1.1 電子數據處理階段
20 世紀中期,計算機開始被用于油田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中,它主要作用于油田企業日常事務的數據處理,尤其是會計和統計工作上,代替人工,形成了電子數據處理系統(EDPS)。由于這類系統被用來處理油田企業的日常事務,所以也被稱為"事務處理系統",它主要面向油田企業的運作層。
事務處理系統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管理人員處理日常業務的工作效率,減輕人們的工作負擔,降低費用和節省人力。
1.2 數據的系統處理階段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油田企業管理需求的變化,20世紀末,計算機已經在油田企業管理應用中得到普及。比如,油田企業在庫存控制、會計核算、物資采購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都使用了計算機系統,油田企業積累的內部數據量越來越龐大,越來越需要這些數據在油田企業內部順暢地流動,所以其發展方向必然是油田企業內部數據的綜合利用和高度的共享。在這個階段,信息的管理已經在油田企業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管理信息系統應運而生。它從油田企業的戰略目標出發,為實現油田企業的整體目標對油田企業的管理信息進行系統的處理,為油田企業各個層次的管理人員提供相應的信息。
1.3 支持決策階段
油田企業所處的環境是復雜多變的,油田企業的高層和中層管理人員所解決的決策問題往往是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也就是說,支持決策的信息存在不確定性和模糊性,決策者不能夠完全獲得支持決策的信息,而且決策的規則會隨著決策者以及決策環境而變化。例如,油田企業轉產、技術改造等決策問題都屬于半結構化或者非結構化的問題。
2.1 目的性原則。設計油田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風險識別的目的在于,對相關的油田企業信息化項目的風險進行有效的評估,為油田企業信息化項目的啟動決策和油田企業信息化項目的實施控制提供判斷依據。
2.2 科學性原則。油田企業信息化項目風險識別的概念界定要科學、明確,指標應該能準確地反映油田企業信息化項目所面臨的實際情況。
2.3 全面性原則。油田企業信息化項目的風險識別應該完整地、多方面地反映油田企業信息化項目的各種風險狀況。在構建相應的風險指標時,應該按照信息化項目的流程,對每個階段面臨的風險評估進行分離,以適合于在油田企業信息化項目的全程為各項決策與控制提供判斷依據。
2.4 實用性和發展性相結合原則。所建立的風險指標必須具有實應性,即設立的指標能反映不同類別,不同行業的油田企業信息化項目的風險評估需要。此外,建立的風險指標必須具有發展性,即可根據具體的行業和油田企業做出適當的調整,從而靈活應用。
2.5 可操作性原則。計算方法要明確,便于操作。指標設計時必須明確表述方法,必要時也可以建立具有普遍意義的數學模型,所設計的油田企業信息化項目風險識別體系要簡明易懂,符合數學邏輯,便于數學表達和數學計算。
2.6 油田企業信息化項目實施階段的風險識別與控制。油田企業項目實施階段的風險是指由于項目實施階段的相關因素導致的信息化項目實現預期目標的不確定性。項目實施階段風險包括三個方面:信息化項目質量控制風險、項目進度與成本控制風險、項目開展后的規范性控制風險。
2.6.1 項目質量控制風險。項目質量控制風險是指由于實施過程中對目標系統質量控制的失誤而導致的實現項目預期目標的不確定性。油田企業信息系統的應用領域主要有:價值管理和財務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與知識管理系統、物流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等。
價值管理系統和財務管理系統的滿足。指信息化項目要支持石油油田企業投資管理、WVA、戰略管理,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以及油田企業內部協調結算等子系統。
人力資源管理與知識管理系統的滿足。指信息化項目要滿足油田企業面向知識市場,支持文檔管理、辦公自動化、員工自助服務、業績管理以及將來的油田企業知識生成與傳播管理需求。
物流管理系統的滿足。指信息化項目要滿足油田企業面向內部運營,支持采購管理、倉儲管理、銷售管理、分銷管理,同時還應該支持運營計劃管理、作業現場管理、質量管理、設備管理等需求。
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滿足。指信息化項目要滿足石油油田企業面向供應市場,支持產品和服務的協調設計、協同供應、供方與組織的協調計劃等需求。
客戶關系管理的滿足。指信息化項目要滿足石油油田企業面向消費市場,支持與消費者協同銷售、協同市場、協調服務的需求。
2.6.2 項目進度與成本控制風險。項目進度與成本控制的風險是指由于實施過程中對項目進度與成本控制的失誤而導致的實現項目預期目標的不確定性。對項目進度與成本控制的風險的評價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項目進度控制。指信息化項目要按照立項階段的進度安排,石油油田企業能較好的控制項目建設進度。
項目成本控制。指石油油田企業能夠按照預期的項目經費預算,監督項目代理方較好地進行項目成本控制。
2.6.3 項目規范性控制風險
油田企業信息化項目建設期的規范性主要是指項目代理方和油田企業自身人員工作流程的規范性、項目階段性工作報告的按時提交等方面。
項目成員工作規范性。指項目開發人員是否按照立項時的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信息化項目開發。
階段性成果反饋情況。指信息化項目的開發工程能否及時提交階段性成果,包括財務系統、人事系統、辦公自動化、現場管理系統等中期開發成果。
油田企業可以被劃分為戰略、管理、知識和操作4個層次,并進一步被劃分成銷售和市場營銷、制造、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等職能領域。一個油田企業中具有不同的機構、專業和層次,所以往往具有不同種類的信息系統。不同層次的信息系統則被用來為這些不同的職能機構提供服務。
[1]葉茂林.油田企業信息化管理及應用[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2]章文光.中國油田企業信息化研究[M].云南:貴州人民出版社.2010.
[3]俞立平.油田企業信息化與電子商務[M].江蘇: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