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本宏
(貴州省盤縣公路管理南段,貴州盤縣5535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公路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對公路交通運輸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也使得我國的公路建設在一個較長時期內都將保持在一個較大的規(guī)模上。這其中絕大多數都采用了瀝青路面,但是從國內己建成的公路瀝青路面使用情況來看,一些路段在通車后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早期破壞現象,如開裂、車轍、水損害等。這些病害直接導致了路面使用性能的下降,使一些路段在建成后較短時間內就不得不進行大修,一些公路甚至在通車二、三年內就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早期破損,這不僅降低了公路建設養(yǎng)護資金的使用效益,也大大影響了高速公路建設的社會形象。因此,為了保證公路交通運輸線的順暢,促進經濟的發(fā)展,就必須要提高公路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
(1)選購經調查試驗合格的材料進行備料,礦料應分類堆放,礦粉必須是石灰?guī)r磨細而成不得受潮,必要時做好礦料堆放場地的硬化處理和場地四周排水及搭設礦粉庫房或儲存罐。(2) 做好配合比設計報送監(jiān)理工程師審批,對各種原材料進行符合性檢驗。在驗收合格的基層上恢復中線(底面層施工時),在邊線外側0.3m~0.5m 處每隔5m~10m 釘邊樁進行水平測量, 拉好基準線,畫好邊線。(3) 對下承層進行清掃,底面層施工前兩天在基層上灑透層油。在中底面層上噴灑粘層油。(4) 試驗段開工前安裝好試驗儀器和設備,配備好的試驗人員報請監(jiān)理工程師審核。各層開工前在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的現場備齊全部機械設備進行試驗段鋪筑,以確定松鋪系數、施工工藝、機械配備、人員組織、壓實遍數,并檢查壓實度,瀝青含鹽,礦料級配,瀝青混合料各項技術指標等。
(1) 各種集料分類堆放, 每個料源均進行試驗,按要求的配合比進行配料。(2) 設置間歇式具有密封性能及除塵設備,并有檢測拌合溫度裝置的瀝青混凝土拌和站。拌和站設試驗室,對瀝青混凝土的原材料和瀝青混合料及時進行檢測。(3) 瀝青的加熱溫度控制在規(guī)范規(guī)定的范圍之內, 即150℃~170℃。集料的加熱溫度控制在160℃~180℃; 溫和料的出廠溫度控制在140℃~165℃。當混合料出廠溫度過高廢棄,混合料運至施工現場的溫度控制在不低于120℃~150℃。
根據拌和站的產量、運距合理安排運輸車輛。運輸車的車箱內保持干凈,涂防粘薄膜劑。運輸車配備覆蓋棚布以防雨和熱量損失。已離析、硬化在運輸車箱內的混合料,低于規(guī)定鋪筑溫度或被雨淋的混合料應予以廢棄。
(1)根據路面寬度選用1~2 臺具有自動調節(jié)攤鋪厚度及找平裝置, 可加熱的振動熨平板,并運行良好的高密度瀝青混凝土攤鋪機進行攤鋪。(2)底、中、面層采用走線法施工,表面層采用平衡梁法施工。(3)攤銷機均勻行駛,行走速度和拌和站產量相匹配,以確保所攤鋪路面的均勻不間斷地攤鋪。(4)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根據氣溫變化進行調節(jié)。一般正常施工控制在不低于130℃~140℃,不超過165℃,在攤鋪過程中隨時檢查并作好記錄。開鋪前將攤鋪機的熨平板進行加熱至不低于65℃。(5)采用雙機或三機梯進式施工時,相鄰兩機的間距控制在10m~20m。在攤鋪過程中,隨時檢查攤鋪質量,出現離析、邊角缺料等現象時人工及時補灑料,換補料。攤鋪機無法作業(yè)的地方,在監(jiān)理工程師同意后采取人工攤鋪施工。
(1)縱、橫向兩種接縫邊應垂直拼縫。(2)在縱縫上的混合料,應在攤鋪機的后面立即有一臺靜力鋼輪壓路機以靜力進行碾壓。碾壓工作應連續(xù)進行,直至接縫平順而密實。(3)縱向接縫上下層間的錯位至少應為15cm。(4)由于工作臺中斷,攤鋪材料的末端已經冷卻,或者在第二天恢復工作時,就應做成一道橫縫。橫縫應與鋪筑方面大致成直角,嚴禁使用斜接縫。橫縫在相鄰的層次和相鄰的行程間均應至少錯開1m。橫縫應有一條垂直經碾壓成良好的邊緣。
在初步壓實的碎石(或破碎礫石)上,分層澆灑瀝青、撤布嵌縫料,或再在上部鋪筑熱拌瀝青混合料封層,經壓實而成的瀝青面層稱為瀝青貫入式瀝青路面。其厚度宜為4cm~8cm,但乳化瀝青貫入式路面的厚度不宣超過5cm。當貫入層上部加鋪拌合的瀝青混合料面層成為上拌下貫式路面時,拌合層的厚度宣不小于1.5cm。
瀝青貫入式路面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其強度的構成,主要由以礦料的嵌擠為主,瀝青的粘結力為輔構成。由于瀝青貫入式路面是一種多空隙結構,為防止路表面水的浸入和增強路面的水穩(wěn)定性,最上層應撤布封層料或加鋪拌合層。乳化瀝青貫入式路面鋪筑在半剛性基層上時,應鋪筑下封層。瀝青貫入層作為聯結層使用時,可不撤表面封層料。
瀝青混凝土面層的碾壓通常分為3 個階段進行,即初壓、復壓和終壓。(1)初壓,第一階段初壓習慣上常稱作穩(wěn)壓階段。由于瀝青混合料在攤鋪機的熨平板前已經初步夯擊壓實,而且剛攤鋪成的混合料的溫度較高(常在140℃左右),因此只要用較小的壓實就可以達到較好的穩(wěn)定壓實效果。通常用6t~8t 的雙輪振動壓路機以2km/h左右速度進行碾壓2~3 遍。碾壓機驅動輪在前靜壓勻速前進,后退時沿前進碾壓時的輪跡行駛進行振動碾壓。也可以用組合式鋼輪一輪胎(4個等間距的寬輪胎)壓路機(鋼輪接近攤鋪機)進行初壓。前進時靜壓勻速碾壓,后退時沿前進碾壓時的輪跡行駛并振動碾壓。(2)復壓,第二階段復壓是主要壓實階段。在此階段至少要達到規(guī)定的壓實度,因此,復壓應該在較高溫度下并緊跟在初壓后面進行。復壓期間的溫度不應低于100℃~110℃,通常用雙輪振動壓路機(用振動壓實)或重型靜力雙輪壓路機和16t 以上的輪胎壓路機同時先后進行碾壓。碾壓遍數參照鋪筑試驗段時所得的碾壓遍數確定, 通常不少于8 遍,碾壓方式與初壓相同。(3)終壓,第三階段終壓是消除缺陷和保證面層有較好平整度的最后一步。由于終壓要消除復壓過程中表面遺留的不平整,因此,瀝青混合料也需要有較高的溫度。終壓常使用靜力雙輪壓路機并應緊接在復壓后進行。終壓結束時的溫度不應低于瀝青面層施工規(guī)范中規(guī)定的70℃, 應盡可能在較高溫度下結束終壓。(4)為保證各階段的碾壓作業(yè)始終在混合料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進行,碾壓作業(yè)應按下述規(guī)則進行:由下而上(沿縱坡和橫坡);先靜壓后振動碾壓;初壓和終壓使用雙輪壓路機,復壓使用振動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 碾壓時驅動輪在前,從動輪在后; 后退時沿前進碾壓的輪跡行駛;壓路機的碾壓作業(yè)長度應與攤鋪機的攤鋪速度相平衡,隨攤鋪機向前推進;壓路機折回去在同一斷面上,而是呈階梯形;當天碾壓完成尚未冷卻的瀝青混凝土層面上不應停放一切施工設備(包括臨時停放壓路機),以免產生形變;壓實成型的瀝青面層完全冷卻后才能開放交通。
瀝青路面是采用瀝青材料作結合料、粘結礦料或混合料修筑面層的路面結構。路面平整度是評定瀝青路面使用品質的重要指標。它不僅關系到行車安全、舒適和車輛的行性能以及營運經濟;同時不平整會使行駛車輛的附加振動作用反過來對路面施加沖擊力。要提高路面平整度,還要重視機械能力和機械配套水平,加強施工現場管理,精心組織施工,才能保證路面平整度,提高路面工程質量。
[1](JTGF40- 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S].
[2]鄧學鈞.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JTJ052- 2000,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S].
[4]荊農.瀝青路面機械化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劉昌智.淺析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裂縫產生原因及預防[J].甘肅科技,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