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亮
(廣西恒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2200)
對于高層建筑的施工工藝是不斷發展前進的。其質量水平和工藝方法也在不斷的提升,不過,現在的建筑結構還是會出現裂紋,以及結構失當引起的墻體滲漏,以及兩種材質交界處的滲漏,這帶來的危險是墻體結構繼續惡化,居住和使用不便。甚至出現材料脫落的情況。導致房屋的使用能力下降,并且影響美觀。而修理工作的開展又具有困難,浪費精力和時間,所以可能會帶來放棄。本文將外墻工藝漏水的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都詳細說明,利用防滲漏的施工技術來避免問題的發生,從源頭給予預防。
2.1 墻體的自身裂縫
有些混凝土工藝在進行的時候力度和強度都不夠,例如振搗過程沒有全面到位,或頻率不符合規定,振搗環境惡劣等都會造成混凝土干化后的形態達不到理想的要求,裂紋,給滲漏帶來了便利條件。對于墻體和板體的澆筑過程不注意對于沉實程度的要求,將出現沉實性裂縫。而混凝土的保養工藝常常只關注保濕養護,而疏于外墻表面的保養。在夏天,溫度較高,光照強烈,更是墻體裂縫產生的高發季節。因此應當重點對待。
2.2 外墻面抹灰層的裂縫
對較高層的建筑來說,對于垂直程度的把握精度會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遞減。為了保證從外觀上看來垂直度已經達到標準,會利用墻外涂料加厚的方式,有時會達到100mm,這種結構實際上較容易被破壞,引起漏水隱患。
2.3 填充墻砌體磚的裂縫
砌筑過程如果出現質量瑕疵,體現為融合度差,伸縮性較強,不嚴整。墻體的操作沒有按照文件上的規定,對于水分的保留不到位,工藝不合格,一旦出現了溫度的交替以及荷載變動的情況,就會產生由于干縮和溫度導致的裂紋。
2.4 外墻施工中留下的各種孔洞處理不當
外墻施工中留下的模板穿墻螺干孔、懸挑腳手架預留槽鋼洞等預留洞孔,特別是剪力墻中的孔洞(用于穿拉桿),在封墻時不密實,產生縫隙。
2.5 外墻鋁合金安裝處理不當
窗框周圍是滲漏問題的多發點。由于金屬框體安裝不穩固,窗戶與窗戶的距離不恰當,操作不規范,沒有必要的滴水排水設備,需要密封的地方密封不嚴,或膠體質量低劣。窗框周圍的咬合情況不好,都是裂紋產生,水體深入的主要原因。
3.1 框架結構墻體的施工
目前,框架結構外墻常見的滲漏部位為框架梁下與砌體交接處的開裂、滲漏;外墻找平層空鼓、開裂、滲漏;腳手眼滲漏以及陽臺根部滲漏等,而其主要的防滲漏施工技術如下:
3.1.1 在施工前,應嚴格控制好砌塊的質量,按照《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規定,應選用抗壓強度大于5 MPa、干燥收縮值不大于0.5mm/m、出釜后須保證有28d養護期的砌塊;加氣砼砌塊施工時的含水率宜控制在小于15%(對粉煤灰加氣砼砌塊宜小于20%),以克服砌塊自身收縮引起的裂縫。
3.1.2 砌塊在使用前應當堆放在專門地點。不可在潮濕或水量充沛的地方存放,有條件使用專門的框架支撐,便于分類查找,沒條件下方要墊起,杜絕水體浸泡。
3.1.3 揉壓法施工,對于單個磚塊和水泥之間保持充分結合,無論從縱向還是橫向方向都應當保持貼合密實。施工以前應當嚴格遵守規定辦法,做好預先加濕工作。
3.1.4 砌塊應當保持成分純凈,不同規格和成分的砌塊之間不可混雜使用,不利于變形的控制。并且會讓收縮和膨脹復雜化。
3.1.5 框架結構修筑時應當保證每一層的質量有所控制,所以,每日上升1.4m即可,有適當的緩沖時間使其充分干固成型。待形狀和狀態都較穩定后,再利用相同成分的砌塊,以恰當的角度對固體進行加固變牢固。應當充分履行加固目的。處理好細縫。
3.1.6 框架結構的柱邊、梁底等交接部位,在施工時先要削除灰疙瘩,洗刷干凈,隨即用干硬1∶1水泥砂抹5mm厚,漿填嵌密實,以避免交接處產生裂縫而形成滲漏。
3.1.7 在不同材質交接處的抹灰前,為增加抹灰層的拉結力,應在交接處附加l層寬度為400m的金屬網;施工時,為使拉結效果達到最佳,應保持金屬網與結構面保持3mm~5mm的距離。
3.1.8 外墻部位最下一皮磚應滿刷專用的面劑以確保不滲漏。
3.2 外保溫層的施工
3.2.1 玻璃纖維網格布要選用質量好的,鋼絲網應采用熱鍍鋅的,布置時要充分的搭接長度,并做防腐處理。
3.2.2 窗戶周邊及其角部集中部位應增設加強網,以分散其中應力。
3.2.3 在結構變形縫處設置變形縫。
3.2.4 保溫抗裂保護層施工時,為保證抹灰與保溫層的粘結強度,應選擇優質的抗裂劑來配制抗裂砂漿。
3.2.5 在保溫層抹灰時,應分2次進行:第一次,應按樓層分段施工,其抹灰厚度控制在2mm~4mm,抹完一層待抗裂砂漿固化后,開始進行鋪釘網施工,待鋼絲網安裝檢驗合格后,即可進行第二遍抗裂砂漿面灰施工;第二次的抹灰力度要大,以防止砂漿面層不出現裂縫,并增強與鋼絲網的粘結力;兩次抹灰總厚度應控制在5mm~7mm。
3.3 外墻細部結構的施工
3.3.1 窗臺處,應做出2cm的圓弧和2cm的向外坡度,以確保窗邊不積水。
3.3.2 窗框周邊應提位勾縫打膠,窗后塞口要塞緊密,窗頂作鷹嘴處理,滴水槽的寬度和深度均不應小于10mm。室外窗臺抹灰前充分潤濕基層,并涂刷素漿結和層,厚薄均勻一致,抹灰擠壓密實,下框企口嵌灰飽滿密實。
3.3.3 陽臺面磚作45°倒口后,用水泥砂漿(摻20%益膠泥)做表面抹縫處理,并做到接縫平直、光滑,填嵌連續密實,寬度和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3.4 在外墻底部應設置200mm高的現澆混凝土導墻,按每層控制在同一標高,以增強墻腳的強度和外墻體的抗滲性,增加房屋的耐久性且施工便利。
3.3.5 穿外墻管道周邊的孔洞 (含外墻腳手架連墻桿拆架后的孔洞),在抹完前一定要嚴格按照防水要求,選用干硬性的砂漿,分2~3次進行封堵,不能隨便處理,封堵厚度宜大于5cm;封堵結束后,沿管周打上耐侯膠,預埋套管必須做成內高外低,形成泛水,并用膨脹水泥堵實。
3.3.6 外墻鋁合金窗框周圍的窗洞,應采用發泡聚氨酯塞縫,并分2次封堵,以確保發泡聚氨酯填滿窗框的凹槽;待外墻施工完后,沿外框在其交接處打滿防水密封膠,以確保其密封效果。
3.3.7 屋面施工時,女兒墻墻根位置處砼應比屋面砼多澆注10mm~15mm,保證屋面女兒墻墻根施工縫高于屋面板。
結語
綜合上述所說,高層建筑產生滲漏脫落等的原因是多種因素綜合促成的。對于接縫處的處理不恰當以及孔洞的不合理安排,金屬裝置的保護不當等,將帶來諸多問題。一旦出現滲漏問題,影響正常的使用和居住,帶來其他隱患,并影響美觀,想要重新修理規整,比較困難。浪費時間,和精力。所以,應當充分重視滲漏問題所帶來的后果,并因此做好加固,防水工藝內的各項工作,要在施工時嚴格技術作業,保證質量。按照規定來嚴格施工,并進行科學有效的總結分析,為后來的工作打下基礎,使用程度較新,品質好的材料,也是保證工程質量的一個重要點。
[1]徐志瑋.分析高層建筑外墻滲漏的原因與防治措施[J].廣東建,,2006(4)
[2]GB50203-2002,《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