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中油遼河工程有限公司規劃建筑所,遼寧 盤錦 124010)
一個城市要想更成熟更完善的發展首先要進行更好的城市規劃。目前我國的城市規劃領域基本由兩大部分組成,即城市規劃設計和城市規劃管理。設計是管理的依據,管理是設計的保證。兩者在理論上有著緊密的聯系,但是現實中已經嚴重脫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政治文明目標的確立,現在城市管理模式提倡公眾參與到城市規劃中,使城市規劃更尊重以人為本、更有維護社會公平和追求社會民族的精神,使公眾和政府形成合力。
城市規劃設計在科學上的定義是綜合性學科,正在逐漸完善和發展。是在實際應用中進行城市發展規劃與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等相互有關系的實用性學科,它的原理和方法是相對獨立的,它主要是進行設計空間和物質空間相互和諧健康發展的社會實際應用。因此城市規劃主要是以建筑設計、景觀設計進行發展和實現的。城市規劃設計和建筑設計是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通過政府行為來進行監督、管理的,該包括從策劃到維護的所有內容。在城市建設發展中,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發展的基礎,是建筑設計的地基,因此直接影響著建設的好壞。城市規劃是城市文化的直接表現。
無論是中小型城市還是大型城市都是一樣錯綜復雜的系統。必須在綜合考慮城市文化特色和利益要求的同時進行合理的城市規劃。在實際應用中,很多時候人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有一定的差別。這一點尤其體現在政府機關行政領導以及規劃的設計人員之間因為不同的思想觀念而產生沖突。因此要想正確處理城市與國家與地區與其他城市的關系,建立城市規劃的目標和原則就非常重要了。首要原則就是整合原則:堅持從實際出發,正確處理和協調各種關系,是城市的發展規模、各項建設標準、定額指標同國家和地方的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相適合。
3.1 缺乏思想性
現在大部分城市的規劃很大程度上沒有數學思維,只是一味的追求城市化。隨著人類技術的不斷的提高,人類開始過分的運用和改造自然,城市規劃的設計者也產生了“征服主義”的態度,斷然的蔑視大自然,較少考慮自然壞境條件。另一方面沒有思維體現在進行城市規劃時很少考慮城市規劃要想實現所花費的成本,并沒有從經濟、社會、自然的可行性進行綜合分析,因此有時規劃本身而言是理想的,但就實際情況來說卻過于理想化,不能真正的實現。特別是地方領導為了滿足城市的虛榮心,熱衷搞各種表面的形象,導致人力、財力、物力的過分的浪費。
3.2 缺乏持續性和可發展性
我國的城市規劃在政治、政府政策、經濟發展等的影響下與現實城市的發展嚴重的脫節,大多時候城市規劃剛計劃并審批完,現實情況早已發生變化,遠遠超越了計劃中的長遠目標。此外,因為所進行的規劃經常由不同的規劃單位不同的領導下完成,造成所做的規劃缺乏持續性和可發展性。進而導致城市在未來的發展中陷入混亂。這一問題尤其體現在中小型城市建設中。
現階段中小型城市共建項目的上報審批,往往不是在分區規劃所確立的城市功能區建設,而是依照建筑商自定的地點進行規劃,這就出現了本末倒置的規劃行為,這使得城市中公共設施服務范圍小、服務功能不全、布局不全面、發展不平衡。并且城市基礎設施規劃滯后于經濟增長的速度。
3.3 居住環境考慮不全面
城市首要功能是居所,是人類與環境相結合的體現。然而先階段我國的城市規劃中往往只是注重物質形態的規劃,沒有考慮與自然環境的相結合。更多的是鋼筋、水泥、玻璃、混凝土所代表的城市現代化,以及按照理性原則組成的各種功能區,從而造成了眾多問題。如體育運動場所,娛樂設施、公園所在與小區的分布配套不合理。高密集、高容積率、高層化的住宅等則造成人們心里空間,情感空間的惆悵感和孤獨感。
法律效力不高,在一定的程度上我國的法律和規章制度不是完善并健全的,特別是關于城市規劃方面,盡管有一些法律規定,但相對來說還是很薄弱的。在規劃經過審查批準通過后,往往因為監督執法的力度不夠,專家和學者們嚴格按照科學論證完成的城市規劃被約束,不能完全的實施和執行。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為了經濟的發展一味的只考慮自身利益和需要招商引資經,不顧城市規劃的法律規定。
3.4 城市生態系統考慮不健全
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特殊的人工生態系統,它是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而建立起來的,集建筑、交通、生產、生活、信息、科學文化于一體的復雜系統。城市生態系統是否完善,優化是否完全在城市規劃中占有著非常重要的低位,因此必須從各個方面進行健全的考慮,比如應當從所處城市特殊的自然環境特種和經濟文化屬性以及城市本身具有的人文氣息。但在我國的目前的城市規劃中,大多時候沒有把城市作為一個系統一個整體來考慮,一味的只是為了規劃而規劃。
4.1 提高效率
要想提高規劃效率,最重要的是應從整體的大格局出發,從城鄉覆蓋到城市進行全面的完善和發展。將進行規劃工作的所有部門全部納入“大規劃”體系,從而有效的編制規劃內容,全面健全完善經濟發展要求,統一提升城市規劃的目標和設施。其次要不斷創新規劃機制,不斷完善規劃目標,積極并且有效的進行城鎮化建設的戰略目標任務,用嚴峻的科學方法合理的分解土地規劃指標體系、城鎮區劃體系以及市城規劃體系,合理的開發城市邊界,嚴格規范新城新區的建設。最后,努力使城市規劃進行統一進程,實現“三規合一”。要將城市規劃部門、國土資源部門的土地利用規劃和發展部門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統一起來,真正實現“三規合一”提高規劃效率。
4.2 建立多方協調機制
運用科學的方法制定規劃,建立有效的多方協調機制。需要加強自然學科、社會學科和工程技術等全面的學問知識和人才。現階段,參與規劃工作的各個部門都是從本部門的利益出發點上進行規劃的,再加上個人行為影響,致使規劃不能按照科學與自然和諧可持續性發展的方向進行,沒有了科學性可公正性。因此,必須建立多方協調機制。一定要聘請更方面專家學者參與,多多聽取大眾的意見,讓公眾參與到其中,是城市規劃更民主更得人心,吸納更多的優秀人員,在全日制大學里讓相關專業的學生能夠實際的參與到城市規劃中。這樣才能真正使規劃更加科學。
4.3 完善法律效力
應當完善城市規劃相關法律效力,強化監察規劃工作。我國現階段的城市規劃管理體制是由地方城市規劃管理的,因此很容易被地方政府控制,規劃實施可以說是領導人的意圖,沒有連續性和全面性,導致規劃嚴重滯后。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從規劃編制和法律入手。應使人大和社會公民有足夠的知情權,才能陰招法律和考核來規劃工作。
結語
城市規劃是否有效成熟地進行必須在加強城市管理的同時,科學地對待,尊重人與自然和諧統一,把建筑設計置身于城市規劃設計中,把人文主義貫徹之中。完善法律,有效率有思維地進行城市規劃。只有這樣,才能使城市更美麗、更協調。
[1]趙民.城市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9(9).
[2]陳友華.東南大學出版社[M].城市規劃概論.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