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是令很多中學生頭疼的一件事。究其原因,作文教學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所占的時間較少。在很多情況下,作文就是語文教師布置給學生的一項作業,而對于作文寫法的講解和學生習作的點評在作文課上所占時間就更少。
既然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那么,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情況下,教師需要想方設法來提高教學的效果,實現打造高效課堂的理想目標。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在閱讀課文的教學中,同時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指導。
一、在閱讀課文中引導學生品評好題目
在語文試卷中,經常出現的情況是讓學生閱讀一則材料,然后自擬題目寫成作文。題目對于一篇作文而言,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選擇一個好題目,可以說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在閱讀課文時,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好題目,例如《死海不死》一文的題目就取得比較有特點。一般的說明文以說明對象為題目的比較普遍,例如《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等。但《死海不死》就比《死海》要好得多,因為它不僅點明了文章說明的對象“死海”,而且明確了其特點之一“不死”,更重要的是,它讓一對貌似矛盾的“死”與“不死”并列排在題目中,這就有了更多、更深的意味。
另外,在閱讀課文時,還有一些比較有特色的題目,例如《大自然的語言》《時間的腳印》《食物從何處來》等,這些題目分別采用了比喻、擬人和設問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揭示了文章要說明的問題。面對閱讀課文時遇到的好題目,教師千萬要把握時機,因為它們既是實在的范例,又是學生學習的摹本,在教學過程中具有一箭雙雕的效果。
二、在閱讀課文中指點學生有效選材
在實際的教學中,總有不少學生反映沒有什么東西可寫。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間,有與自己交往的人群,有自己所處的班集體,眼睛也都在觀察著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等等。所以,并不是沒有東西可寫,而是不知道寫些什么。基于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出示給他們一些真實可感的例子。
例如,朱自清寫父親,他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背影”。他感動于父親“蹣跚地走到鐵道邊” “穿過鐵道”“爬上那邊月臺”的背影,感慨于父親的“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日不遠矣”。在朱自清“晶瑩的淚光中”,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想想“父親為我們所做的種種事情”,并“感受一下自己被愛的那種幸福”。也許有的學生會說,我的父親太平凡了,他甚至根本沒什么文化,也不會講什么大道理。但是,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愛既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也不取決于所擁有的金錢財富,愛是無價的。
寫作需要有效的材料,這有效的材料應該以情感為依托。畢竟,寫作是一個表達情感的過程,它需要我們對生活中的原始材料進行剪裁和加工,從而找到最能表達真情實感的有效材料。
三、在閱讀課文中引領學生巧妙構思
畫家作畫,作家寫作,并不是拿起筆來就畫、就寫的。他們在動筆之前,頭腦中首先得形成一個大致的模型或框架,也就是有一個構思的過程。當然,學生從現成的閱讀課文中是讀不到這一點的,這就需要教師從文章的結構布局上來指導學生。
例如,魯迅的《孔乙己》一文。在文中,孔乙己是個窮困潦倒的知識分子,但他的生活空間有很多:有自己的家、考場,甚至有曾經被他偷過的何家和丁家。但作者塑造孔乙己這一人物形象時,卻只選擇了一個熱鬧的小酒店——咸亨酒店。這酒店雖小,卻能折射出社會的影子。在咸亨酒店里,通過酒客們的笑談,作者交代了孔乙己的種種遭遇:他熱衷科舉,卻屢屢受挫;他好吃懶做,甚至小偷小摸;他遭到毒打,卻無人同情……就這樣,一個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窮苦書生形象便躍然于紙上。同時,作者也通過這些酒客的態度暗示了當時社會的世態炎涼。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的結尾——“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極其耐人尋味。盡管作者沒有明確其最終的命運,但前文的鋪墊足以讓讀者作出合理的推斷了。
歸根結底,文章需要巧妙的結構。不過,設計精巧的結構是可以通過訓練完成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精心地引導和指點學生通過學習與借鑒名篇佳作給自己寫的文章設計精巧的結構。
四、在閱讀課文中鼓勵學生用心體驗
文章必須飽含真情,才能感人至深。為此,教師應引導學生用心體驗。
在閱讀課文中,我們看到了都德的《最后一課》。在文中,小弗郎士因害怕韓麥爾先生的提問而“到野外去玩玩”,結果他發現自己所上的法語課已經是“最后一課”了,他“心里萬分難過”。的確,我們也總是覺得時間很漫長,很難熬,生活總是一如往昔。可突然有一天,我們的生活發生變化時,我們才知道自己應該去珍惜!這是用心體驗,才能發現的!
在閱讀課文中,我們看到了田曉菲的《十三歲的際遇》,她的經歷是多么令人羨慕呀!不過,作者卻有著這樣的豪言壯語:“我不僅為北大感到自豪,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這對我們難道不是一種激勵嗎?在閱讀課文中,教師應促使學生更有信心、更加執著地追逐自己的夢想!只有用心體驗,才能激發學生的執著追求之心。
其實,寫好作文,不僅是學好語文所必須的,它也體現著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在這里,我主要談的是從閱讀課文的角度,挖掘寫作技巧的幾個策略。當然,寫好作文的方法還有很多,它需要每位作者和教育者不斷地去探索和實踐。
(作者單位:河南省虞城縣谷熟鎮湯莊小學)
(責任編輯:徐蘋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