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世界最大留學生生源國
本刊訊(馬瀟瀟)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和中國社科院近日發布的《中國留學生發展報告》指出,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科技一體化的發展及中國經濟條件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留學,中國留學人員數量急劇上升,規模空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占全球總數14%,已連續兩年超過印度成美國留學生第一大生源國。其中,自費留學規模的日益擴大和工薪階層留學人數的增加,標志著在中國,留學逐漸從精英教育演變為大眾化教育。
湖北政府“買單” 支持校企共建實訓基地
本刊訊(馬瀟瀟)日前,湖北省召開全省高等教育工作會議,頒布《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高等教育強省提升高校創新與服務能力的意見》等文件,提出政府要支持高校與企業、行業、工業園區、高新技術區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共建一批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對于建設合格的,由省教育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認定為“湖北省高校實習實訓基地”并掛牌;對成效明顯、示范作用強的,認定為“湖北省高校實習實訓基地”,有關部門對承擔基地建設任務的企業給予獎勵,并在資金和項目安排上給予扶持;企業用于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直接支出和支付給實習學生的報酬,符合稅法規定的,均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除了推進高校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湖北省還推出一系列新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留鄂就業創業。主要包括,完善在校大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業的有關制度;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設立“湖北省大學生創業基金”,每年扶持一批大學生創業;對高校應屆畢業生在地方就業達到一定比例的高校,由當地政府給予高校和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一次性補貼。
北京市朝陽區18所中小學試點生存教育
本刊訊(馬瀟瀟)日前,北京市朝陽區教委啟動“青少年第一人”生存教育培訓項目,正式面向該區中小學生開展系統的生存知識培訓,提升中小學生自救能力。目前,北京119中學等18所朝陽區中小學將率先試點。
培訓內容包括青少年戶外生存知識、緊急救護知識、災害應急知識、心理情感教育。通過培訓,學生們能掌握正確的生存知識,遇到突發事件或災害時,先完成自救,然后在第一時間站出來幫助他人。
民建中央啟動“思源·教育移民計劃”
本刊訊(馬瀟瀟)民建中央、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實施的“思源·教育移民計劃”已正式啟動。目前,14個“思源·教育移民班”在湖北、湖南、重慶、貴州等地正式開班,來自六盤山區、武陵山區、大別山區、原中央蘇區等地的700名優秀小學畢業生從偏遠山區來到縣城,開始了城鎮中學的新生活。
為探索“教育移民”扶貧新模式,2011年,由民建中央發起和管理的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在武陵山扶貧片區的湖北、湖南、重慶、貴州,開辦了8個教育移民試點班,以資助家庭貧困的優秀小學畢業生從偏遠山區遷移到城鎮中學上學,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試點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礎上,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決定出資一千多萬元,從2012年9月起,在六盤山區、武陵山區、大別山區、原中央蘇區實施“思源·教育移民計劃”,每年在連片特困地區的貧困縣開辦“思源·教育移民班”,每班50名學生,連續三年開設新班,共招收2 100名學生。
福州市明確規定中學生每天在校活動時間
本刊訊(馬瀟瀟)福州市教育局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嚴格遵守中學日常作息規定,對學生每天在校活動實行總量控制。初中、高中每天在校活動時間分別不超過7小時、8小時。寄宿生晚自習時間,初中不得超過2個課時,普通高中不得超過3個課時。學校不得組織走讀生集體到校晚自習。
福州市教育局要求,全市統一取消初三、高三年級周末補課和高二升高三年級的暑期補課,學校和教師均不得占用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和課外休息時間組織學生上課或集體補課。
同時,福州市規定,學生每天課外作業量初中階段不超過1.5小時,高中階段應控制在2小時以內,嚴格執行中學進校教輔材料使用管理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