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干部監督的內涵剖析,要從干部監督的概念、目的、形式和內容四方面展開。干部監督工作是一個涉及范圍廣的系統工程,要做好干部監督工作,需要把黨內監督、法律監督、群眾監督、民主黨派監督以及輿論監督等多方面都結合起來,共同形成監督合力。
【關鍵詞】干部監督 內涵 目的 形式 內容
干部監督是政治監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指由政黨、國家機關對國家機關及其公務人員所進行的約束、檢查、督促。干部監督的目的是有效規范干部行為,保證其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干部監督的形式主要包括黨內監督和黨外監督。黨外監督主要來自外界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以及法律規章等方面的監督;黨內監督主要指黨組織的監督、黨員干部相互之間的監督、黨員群眾的監督和專職機關的監督。干部監督的內容,一是對領導干部任職的“全過程監督”;二是對干部選拔任用的“全過程監督”。
干部監督的概念
“監督”有兩層涵義,一層意思是監察督促。最早在《后漢書·荀玉傳》中記載為:“古之遣將,上設監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意思是說,在古時候派遣士兵出征,通常在最高統帥身邊安排幾名官員發揮監督的作用。另一層意思是指舊時的官名,如清代設十三倉監督、崇文門左右翼。第二層涵義其實是第一種涵義的外延,因為監督官員行使的是“監督”之職權,沒有前者,也就無所謂后者。在英文里,“監督”一詞是Super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