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來,人民幣匯率已經成為國內外焦點話題。人民幣升值對于我國經濟發展既有正面影響又有負面影響。針對人民幣匯率升值帶來的利弊影響,建議國家應逐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讓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使人民幣保持在均衡合理水平。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 影響 對策 未來發展
人民幣匯率背景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人民幣匯率進行了首次調整,此后其走勢就不斷增強。2006年5月1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8.1的關口,達到1美元兌7.9982元人民幣。進入2008年,人民幣升值步伐明顯加快,人民幣匯率在4月突破7.0關卡進入6元時代。2011年8月11日人民幣匯率在上半年突破了6.41后首度突破6.4關口,步入6.3時代。2011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已經累計升值了3.5%,自2005年匯率改革以來累計升值了近25%。雖然這期間出現過人民幣匯率跌停跡象,但總體上來看,人民幣匯率還是呈上漲趨勢。
人民幣匯率已經成為了國內外的焦點話題。本文將會以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影響為出發點對人民幣匯率問題進行研究,并以此對人民幣的未來給出一些個人見解。
人民幣匯率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研究
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熱點問題。作為世界的出口大國,我國依靠勞動力價格優勢,積累了巨大的貿易順差,但是出口價格的上升以及進口價格的降低會對我國進出口企業帶來哪些挑戰和機遇?人民幣升值的持續預期會使國外資本流向何方,并會對我國的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帶來哪些影響?我國的外貿結構和國際儲備將何去何從?針對人民幣匯率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筆者將從正面和負面兩個角度進行研究分析,并且闡述如何應對人民幣匯率問題影響的對策。
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正面影響。第一,能有效地調整產業結構。人民幣升值所引起的出口價格的上升、進口價格的下降,會嚴重影響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出口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的資金回報率,大量資金會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從而促使我國完成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企業轉移,由出口高能耗產品向進口高科技產品的轉變。這不僅會增強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增加國際競爭力,而且會促進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使得產業結構更加合理,最終達到國際水平。第二,能優化外貿結構。近年來,我國的內需與外貿增長出現了嚴重失衡。人民幣升值有利于促進外貿出口由規模導向型向效益導向型轉變,優化出口規模。同時盡快完成由出口導向向擴大內需轉變,這不僅有利于緩解對外貿易的失衡,而且有利于穩定國內市場。第三,有效轉變企業經營機制。人民幣升值會降低大量出口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利潤率,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創造其產品質量優、服務好等競爭優勢;同時改善經營理念,提高生產效率來爭取利潤空間;并且加強利用金融工具抵御匯率風險的能力,在變幻莫測的國際市場中更加自如,成為真正走出去的國際化企業。第四,平衡貿易并緩解壓力。近幾年來,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一直處于貿易順差,貿易糾紛也越來越多。人民幣升值可以降低貿易順差,使國際收支更加平衡,從而減少與主要國際貿易伙伴的貿易糾紛和摩擦,為以后進行深層次的貿易往來打下堅實而良好的基礎。第五,有利于重要資源的進口。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是資源相對來講還是比較匱乏。目前原WZnimdxpe8exj5+AHDaKCg==料和國際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給國內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人民幣升值后,會減輕我國進口相關原料的負擔,使企業降低整個基礎生產資料的成本,增強競爭力,還會給產業鏈中的下游企業帶來豐厚利潤。
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負面影響。首先,降低利潤率,增加就業壓力。雖然人民幣升值會促進企業轉型,但這需要時間和相關政策的協助。在短期內,大量的出口企業依靠廉價的生產力,通過價格優勢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伴隨著外資的涌入以及出口規模的增加,大量廉價生產力需求使我國就業率上升。一旦人民幣持續升值,出口價格的升高將會抵消廉價勞動力產生的價格優勢,導致國際競爭力下降,出口量減少,利潤率降低;另外,外商投資會因投資成本的增加,以及回報率的下降減小規模,最終導致出口企業難以生存,就業率降低。其次,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性。人民幣的長期升值預期,導致大量的國際熱錢流入我國金融市場,尤其是房地產和股票市場。由于熱錢有規模大、流動快、趨利性強的特點,會對我國金融市場產生巨大沖擊。在我國金融監管體系還不健全、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后的情況下,國際游資的過度投機會導致我國房地產市場出現泡沫,金融市場遭到破壞。再次,導致外匯資產的貶值。我國的外匯儲備居全球首位,并且60%以上都是美元。另外,我國是美國債券的最大持有國,人民幣的持續升值會導致我國外匯資產貶值,減少資產的實際價值,這會影響我國的外匯制度,以及貨幣政策的穩定。
應對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對策
通過對人民幣匯率對我國經濟影響的正反兩個角度的研究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人民幣匯率升值是一把“雙刃劍”。如何更好地利用有利因素,改善不利因素,使得人民幣匯率問題能夠很好地迎合經濟發展,筆者建議可以采取以下對策:
指定政策鼓勵產業轉型。雖然人民幣升值有助于我國出口企業的轉型和經營改善,但同時因為我國出口企業在轉型前會先遭遇出口市場競爭力下降、利潤率下降的不利處境,我們需要出臺一些相關的政策引導、輔助中小出口企業轉型,通過改變經營機制,自主創新,增加加工貿易的附加值,使其能夠有效抵御匯率變化帶來的風險,通過優勝劣汰,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產業結構升級。
合理控制外資流入。大量的外資對人民幣持續升值產生了預期,為了謀取盈利通過各種渠道流入我國金融市場。對于有利于我國產業轉型,改善貿易結構的外資,我們一定要加以利用并給予鼓勵,這不僅有利于加速我國產業升級,還會穩定我國的就業形勢;對于流入房地產和金融市場的“熱錢”,我們一定要嚴加防范,不斷完善我國的金融監管,以免造成我國金融市場的動蕩。
改善貿易結構和外匯資產。我們應當主動擴大貿易范圍,利用人民幣升值的機會多引進高新技術和基礎能源,擴大內需,減少低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并且拓寬我國的貿易渠道,避免對外貿易嚴重失衡,從而減少人民幣匯率的國際壓力。另外,我們還應通過改善貿易結構,減少外匯特別是美元的儲備,分散幣種,尤其是增加匯率長期堅挺的外匯資產和國債,以確保我國外匯資產的保值。
人民幣匯率的未來
通過以上對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研究分析,我們需要對人民幣匯率適時做出適當的調整,使匯率水平能真實反映中國的經濟狀況,又能避免未來人民幣快速升值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就需要遵循溫家寶總理提出的“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三原則。
目前我國由于采取銀行結售匯的強制性和銀行資本市場的相對封閉性的匯率形成機制,使得人民幣匯率很難真實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很難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匯率。因此,人民幣匯率的未來還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堅持獨立自主,相機抉擇升值幅度。我國的人民幣匯率改革需要繼續堅持獨立自主,不屈服于外界壓力。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應繼續按照匯率改革應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三項原則,逐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讓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使人民幣保持在均衡合理水平。
改善匯率形成機制,加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目前,我國實行的仍然是2005年開始實施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美元在一籃子貨幣中的比例超過了90%,其他非美元貨幣的比例很小,因此我國應當建立、加強與非美元國家的貿易往來,使歐元、英鎊等也在貿易往來中充當計價和結算貨幣。
堅持匯率市場化,加強和完善制度改革。實踐證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穩定的基礎上推進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最大限度降低了匯改對于中國實體經濟的負面沖擊。市場化是人民幣匯率改革目標,我們需要對外匯管理體制、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人民幣利率市場化機制等制度進行改革后才能實現這一目標。目前,人民幣匯率變動總體還在可控范圍內,并不需要央行過多的對外匯市場的干預,讓市場成為人民幣匯率的主導力量,最終使人民幣匯率市場化。
積極爭取國際匯率政策協調的主動性,促進國際主要貨幣匯率穩定。2011年10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發布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進程回顧與展望》指出,中國將繼續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靈活性,發揮匯率對調節國際收支的積極作用。基于此,我國人民幣匯率在堅持獨立自主的同時,更要加強國際溝通和協調。同時,要積極主動加入到國際貨幣體系和匯率政策改革的行列中,并努力推動建立符合中國利益,有效、公正、合理的新的國際貨幣協調機制。
?。ㄗ髡叻謩e為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研究生、對外經貿大學MBA;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