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井岡山紅色文化是江西省獨特的政治性文化,井岡山精神是井岡山紅色文化的內核,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內在契合的。利用井岡山紅色文化資源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需要在文化主體、內容形式、產業發展和傳播方式等方面進行不斷創新。
【關鍵詞】井岡山紅色文化 井岡山精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了“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提出了要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共建人民的精神家園。利用井岡山的紅色文化資源,引領人民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井岡山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統一
井岡山精神是由井岡山革命道路孕育而出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培育出來的具有原創意義的民族精神,是中國革命的精神之源。江澤民2001年視察井岡山時曾精辟地把它概括為“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①井岡山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既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歷史財富,也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資源。正如胡錦濤在視察井岡山時所說的:“奪取中國革命勝利離不開井岡山精神,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樣需要井岡山精神。”②井岡山精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內在統一的,這主要體現在:
井岡山精神與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內在統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涵蓋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四方面內容的科學體系。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位于最高層次,主導和貫穿整個價值體系。在井岡山斗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胸懷理想,堅信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指導,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領導各族人民先后取得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最終實現了民族獨立。因此,從馬克思主義價值認同的角度來說,井岡山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相契合的。
井岡山精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相傳承的。在井岡山斗爭時期,革命先輩們對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對黨和人民無比忠誠,對革命事業鍥而不舍,真正做到了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逐漸認識到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的規律。1982年9月1日,鄧小平在黨的第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③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形成了一系列科學觀點,制定了一系列具體政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旗幟,也是道路,更是指引中國人民走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共同理想,它與井岡山精神是相傳承的。這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理想信念。堅持這一共同理想就是要摒棄各種錯誤的社會思潮,堅定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黨的創新理論的信仰;堅定對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堅定對黨的正確領導的信賴;正確地把個人理想融入到全體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把個人的奮斗融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之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實現個人的人生理想。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井岡山精神是相傳承的,井岡山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相契合的。
井岡山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相一致的。20世紀70年代末,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的“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拉開了我國對內改革的大幕。1983年初,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廣。后來,對外開放也逐漸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1980年代中期,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的改革開始啟動,改革開放也由此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此后,第三代、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強調要把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未來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要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逐步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他們認為,要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不斷鞏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教育等偉大事業。因而,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來看,井岡山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相契合的。
井岡山精神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相吻合的。江澤民在《把長征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中指出,艱苦奮斗精神不是某個時代特有的精神,“那種認為現在物質條件改善了、不再需要艱苦奮斗的想法,是完全不對的。”④我們黨的歷史既是一部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史,也是一部艱苦奮斗的創業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我國依然要大力倡導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正如第三代、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保持謙虛謹慎和艱苦奮斗的作風。艱苦奮斗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具體化,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微觀層次上的內容。因此,就社會主義榮辱觀所涉及的個人行為準則而言,井岡山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相契合的。
盡管井岡山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產生的時代背景并不一樣,但兩者卻是一脈相承、內在契合的。它們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是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都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遵循著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規律,體現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精髓。
井岡山紅色文化的創新發展
井岡山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而井岡山精神是井岡山紅色文化資源的內核,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內涵與價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是植根于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傳統。
井岡山紅色文化是指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形成的關于革命精神、革命理論和革命經驗的總和,是江西獨特的政治性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從資源角度看,井岡山紅色文化資源可以分為兩種:一是物態紅色資源,主要包括井岡山革命舊址、文物、紀念館、展覽館、博物館和烈士陵園等;二是革命人物、事件和精神資源,主要是以紅軍上井岡山、在井岡山、下井岡山的時間線索,收集領袖、指戰員、戰士、百姓的事件以及體現井岡山精神的民間傳說。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可以也應該利用井岡山的紅色文化資源。當然,如何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承井岡山精神,把井岡山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實施體驗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載體,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需要解決的一項課題。對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井岡山紅色文化進行創新。
首先,培育多元化的市場主體。井岡山紅色文化創新的主體是政府,這是因為井岡山紅色文化是政治性文化。但與此同時,也可以通過市場化的手段,讓企業和個人參與到井岡山革命舊址、紀念館、展覽館、博物館與烈士陵園等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和基地的建設中,為人們提供更豐富的公共文化服務。
其次,要創新井岡山紅色文化的內容。比如,可以圍繞井岡山革命斗爭的歷史開發一套網絡游戲,讓人們不用到井岡山實地旅游,也能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井岡山的斗爭”。再如,可以對革命烈士的紅色傳說開發一套動漫系列作品,在中小學生心目中樹立起“革命偶像”,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革命先烈為理想而斗爭的歷史教育。事實上,內容創新本身也是對人們進行井岡山精神教育的過程。
再次,加快發展井岡山紅色文化產業,努力形成創意、研發、生產和銷售產業鏈。近年來,美國電影產業在世界電影市場占有率達到近70%⑤,而日本的動漫和韓國的知名劇集也是風靡全球,這給我們的啟示是,發展井岡山紅色文化不僅要開發紅色旅游資源,還要拓展和延伸文化創意、出版發行、移動多媒體等相關產業鏈。
最后,創新紅色文化傳播模式。政府和企業要加快現代科技應用步伐,提高井岡山紅色文化服務的數字化、網絡化水平,借助國際文化交流平臺,通過新媒體實施“走出去”戰略,增強井岡山紅色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作者單位:井岡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本文系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和井岡山大學校級課題“井岡山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分別為:10KS19、JR10003)
注釋
①《江西日報》,2001年6月4日。
②江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樣需要井岡山精神”,《求是》,2009年第15期。
③《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66頁。
④《江澤民文選》(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91頁。
⑤“中國電影市場欲借力‘美國熊貓’”,南方報業網,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2-02/24/content_387316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