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逼人,不進則退。實現自治區確定的目標,任務十分繁重而艱巨。我們一定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對寧夏發展高度負責、對全區各族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只爭朝夕,倍加珍惜機遇,倍加發憤圖強,倍加勤勉務實,奮力推動經濟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績,開創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至關重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今年經濟工作的大政方針,胡錦濤總書記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全面分析了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深刻闡述了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工作必須把握好的重大問題,明確提出了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溫家寶總理在講話中全面總結了過去一年的經濟工作,對今年經濟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和有關重大問題作出了具體部署。寧夏自治區黨委十屆十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確定了今年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重大舉措。各地各部門一定要認真學習、全面貫徹,堅定不移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自治區對經濟形勢的判斷上來,統一到對今年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科學把握和判斷形勢,是我們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前提。我們既要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績,看到形勢積極有利的一面,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加快發展,也要客觀分析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看到形勢復雜嚴峻的一面,切實增強憂患意識,保持清醒頭腦。
一要堅定信心。近年來,寧夏經濟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加速推進,產業實力不斷增強,物質技術基礎更加堅實,積蓄的發展能量正在持續穩定釋放。剛剛過去的2011年,全區經濟快速增長、結構不斷優化、效益明顯提高、民生繼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為做好今年和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礎。當前,寧夏的發展和全國一樣,仍然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今年我國經濟發展繼續向好的趨勢沒有變,中央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擴大內需,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特別是對貧困地區扶持力度的加大,有利于我們爭取中央更多支持,把寧夏各項工作做得更好。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乘勢而上,順勢而為,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二要應對挑戰。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金融市場劇烈震蕩,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各類風險明顯增多。國內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并存,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交織,結構性因素與周期性因素互聯,使今年國內宏觀經濟平穩運行面臨不少復雜情況。寧夏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基礎還不穩固,資源環境約束與保持經濟增長的矛盾更加突出,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融資難的問題進一步加劇,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的任務更重、壓力更大。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今年經濟形勢的復雜性和完成任務的艱巨性,敏銳分析和把握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預研、預判、預測,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考慮得更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實一些,及早準備預案,及時采取措施,未雨綢繆,趨利避害,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三要主動作為。面對寧夏當前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和難得機遇,我們只有主動作為,才能搶抓機遇,自強不息,奮力拼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面對今年經濟發展復雜形勢和嚴峻挑戰,我們只有主動作為,才能發揮內在積極因素,挖掘自身潛力,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創造性地抓好中央精神的貫徹落實,開創經濟發展的新局面。各地各部門一定要主動開展工作,主動謀求突破,主動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做到加快發展的信念不動搖、目標不改變,進一步振奮精神,加大抓落實的力度,努力推動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形勢逼人,不進則退。實現自治區確定的目標,任務十分繁重而艱巨。我們一定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對寧夏發展高度負責、對全區各族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只爭朝夕,倍加珍惜機遇,倍加發憤圖強,倍加勤勉務實,奮力推動經濟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統籌兼顧,協調推進,把握好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創新這一強大動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這一根本目的”。我們要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
一要堅定不移地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更多地依靠內需拉動。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需要長期努力,但必須抓緊創造條件,大力加以推進,特別要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消費條件,培育文化旅游等新的消費熱點,不斷增強消費拉動經濟的能力。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我們這樣的經濟欠發達地區,投資仍然是最有效的內需,是經濟快速穩定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必須切實強化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作用。要繼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緊緊抓住中央擴大內需的重大機遇,做好項目籌劃,積極爭取有更多的項目得到國家支持,千方百計上項目,加快在建項目進度,充分發揮項目在擴大投資、增強后勁、帶動就業、推動發展中的強大引擎作用。要在加大政府投資的同時,采取有效措施擴大民間投資。要加強金融工作,進一步推動銀企合作,保持信貸穩定增長,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推動企業上市融資。
二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既是創造就業崗位、改善人民生活、實現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的有效途徑,也是應對外部沖擊、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的重要舉措。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壯大實體經濟規模,特別要注意培育和扶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要推進各類市場要素,特別是人才和資金更多地向實體領域聚集,制定更加有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健全和改善服務體系,放寬市場準入,拓展投資空間,為實體經濟創造良好條件,增強實體經濟的吸引力和競爭力。要努力營造鼓勵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促進收入分配更多地向勞動傾斜,充分利用財政、稅收等調節手段,讓做實業的人感到有奔頭、能致富。要把發展實體經濟與轉方式、調結構緊密結合起來,加快產業優化升級,下大力氣發展國家鼓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傳統產業技術改造,保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長久活力,推進實體經濟上層次、上水平、上臺階。
三要積極推進改革創新。擴大內需,增強自主增長能力,發展實體經濟,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諸多矛盾和問題,必須依靠深化改革、推進科技創新。現在,改革攻堅的任務比過去更重、難度更大、要求更高。我們要把發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更好地統一起來,統籌各方關系,協調各方利益,通過深化改革,解決一些體制性、結構性矛盾。要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增強科技對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發揮人才在經濟發展中的第一資源作用。要進一步重視非公經濟發展。寧夏非公經濟這些年雖有較大發展,但總體上規模還比較小,實力還不強。加快非公經濟發展,是寧夏加快發展、富民強區、同步實現小康的潛力所在。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切實消除妨礙非公經濟發展的思想觀念,同時還要制定推進發展的措施,有關部門要專題研究,拿出管用的辦法,在稅收、融資、項目等方面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給予更加有力的保障,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促進非公經濟快發展、大發展。
四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消費的必然選擇。把這件事情做好了,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民群眾投身改革發展的熱情,還可以發揮民生事業本身促進消費和投資、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的作用。要切實辦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重點加強對困難群眾的幫扶,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特別是要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步伐。要推動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向貧困地區傾斜,加快建立覆蓋城鄉、配置公平、發展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順應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時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心上,把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放在心上,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恪守為民之責,常懷為民之心,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讓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
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為圓滿完成各項任務提供保證
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們各項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證。各級黨委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統攬全局,加強協調,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一心一意謀發展,齊心合力抓落實。
一要不斷提高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問題的能力。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面臨著艱巨而復雜的任務。當前,又值年末歲首,事情多,工作繁重,各級領導干部要知難而進,順時而為,善于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統籌協調,全面推進。要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進一步規范決策程序,完善決策制度,強化決策責任,拓寬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決策的渠道,使政策措施更加切合工作實際、體現群眾意愿。特別是對群眾意見大、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關乎社會穩定的敏感及重大問題,影響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問題,都要研究制定解決的措施和辦法,自身解決有困難的,要及時向上級報告。要始終牢記肩負的神圣職責,動真情、察實情、敢負責、重實效,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好的效果。要穩增長,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轉方式,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要控物價,采取綜合措施,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要抓改革,統籌推進重點領域的改革,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切實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要惠民生,進一步加大投入,大力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努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要保穩定,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積極化解各種矛盾和風險,鞏固和諧穩定、團結鼓勁的大好局面。
二要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抓環境就是抓發展。要以開展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活動為契機,規范行政管理,強化政務服務,深化政務公開,不斷優化政務環境。堅持執法為民、依法辦事,維護公平正義,不斷優化法制環境。加強思想教育,深化文明創建,樹立誠信意識,培育誠信風尚,不斷優化人文環境。培育市場主體,規范市場秩序,鼓勵公平競爭,不斷優化市場環境。切實抓好意識形態領域工作,加強宣傳輿論引導,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不斷優化輿論環境,為開好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營造濃厚氛圍。建設良好發展環境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營造風清氣正的用人環境。要牢固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堅持黨管干部,堅持德才兼備、注重品行、以績取人,注重選拔使用在謀長遠、打基礎上有新思路,在穩增長、轉方式上有新成效,在抓改革、促開放上有新突破,在惠民生、保穩定上有新辦法的干部。要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創造條件、提供舞臺,給敢開拓、干大事的干部撐腰壯膽。
三要抓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要圍繞中央和自治區提出的目標任務、關鍵舉措、工作要求,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創造性地抓好貫徹落實。要開拓創新,以新的視野、新的思路、新的舉措謀劃和推進今年的經濟工作,努力在應對嚴峻形勢中闖新路,在破解發展難題上施良策,在解決復雜矛盾上想辦法,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創新、不斷發展。要真抓實干,克服浮躁情緒和畏難情緒,以高度的自覺和滿腔的熱情,切實把工作抓在手上、落在實處,撲下身子,攻堅克難,抓出成效。要落實責任,圍繞中央和自治區提出的目標任務,制定切實可行的落實方案,將每一項任務細化為具體的工作和具體的項目,確保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具體責任領導。
春節臨近,讓寧夏各族人民平安、快樂、祥和地過年、過節,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職責。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安排好各項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的送溫暖活動,著力解決好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扎實做好市場平穩運行工作,精心安排群眾節日文化生活。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大興勤儉節約之風,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等現象,堅決杜絕突擊花錢、揮霍公款、鋪張浪費等行為,把有限的資源和財力用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還需要強調的是,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和公共安全工作,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排查和消除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隱患,加大交通安全監管執法力度,加大維護社會治安工作力度,千方百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做好2012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全面抓好中央精神和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堅定信心、開拓進取、務實苦干,努力開創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責編/張曉 美編/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