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左派”承襲世界主流思潮的考問現代性的批判性話語風格,將反思傳統社會主義與批評資本主義、西化潮流熔于一爐。一登場便是以兩種面目出現的,一是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反思,二是矛盾直指80年代以來中國知識界形成的親資本主義的西化語態,反思、批判所謂“現代化”、“現代性”問題。
關注“弱勢群體”是“新左派”給中國社會留下的最突出的印象。“新左派”為中國“弱勢群體”的代言,主要集中于對市場化進程中的產權改革私有化傾向的批評,認為改革、改制中國有、集體資產流失是造成中國社會分化和社會不公的主要原因。
從總體上看,“新左派”思潮具有鮮明現實批判性。批判市場化、批判現代性和批判經濟決定論,訴諸民主、訴諸群眾,主張社會均衡發展等,體現了“新左派”的基本思想傾向和理論主張。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 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