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義是危機之源
美國20世紀90年代發生的危機和本世紀初出現的房地產泡沫,本應被看作是更大危機的可怕前兆,但當時流行的新自由主義思潮和小布什政府反對監管的政策,都認為市場總是正確的,監管則是壞事,因此,政府不但沒有擴大監管和金融風險防范網,反而為“金融創新”和“自由市場奇跡”大唱贊歌。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經濟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保羅·羅賓·克魯格曼
當前的客觀經濟現實已經對國家干預主義和新自由主義之爭進行了檢驗并作出了裁決。在危機爆發前,國家干預主義經濟學家的一些代表性人物不同程度地預言或預感到有可能爆發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即經濟危機。危機爆發的現實證明了這些預言或預感具有一定的正確性。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否認危機可能性的斷言,已經永遠成為他們在歷史上留下的笑柄。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吳易風
過度干預是危機之源
凱恩斯主義政策在全球范圍內,總體上把2008年、2009年的沖擊往后延了很多,但實際上現在,尤其是今天回過頭看,那些強心針只是把問題推延了,但是并沒有解決問題。實際上從更根本的意義上來說,這些凱恩斯主義政策的效果,不僅僅是把這些問題延遲了,實際上把這些問題放大了很多。
——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 陳志武
凱恩斯認為企業和個人具有“動物精神”,他們的樂觀和悲觀情緒交替輪換,造成經濟從景氣到蕭條的循環。政府可以并且應該審時度勢,帶有前瞻性地運用宏觀經濟政策,進行反向操作,保證經濟的平穩運行,這就是“相機抉擇”。弗里德曼針鋒相對,他強調預測未來經濟形勢和政策操作的困難,并引用數據指出,實踐中的貨幣政策引起而不是“熨平”了經濟的波動,雖沒有明確地將“動物精神”作為政府的屬性,但對政府的“完美理性”顯然充滿了懷疑。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 許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