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獻回顧及研究假設
20世紀初,美國企業規模日益大型化及其引發的諸多社會問題已引起人們對社會責任的關注,企業社會責任思想應運而生。1953年美國學者Bowen首次給出企業社會責任的明確定義。他認為,商人社會責任是指“商人根據社會目標和價值觀念進行決策和制定生產經營規則的義務”。20世紀70年代是企業社會責任概念研究的活躍期,企業社會責任定義得到更加明確具體的界定。美國經濟發展委員會(CED)給出獨具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概念,該機構使用三個同心圓說明企業社會責任包含經濟、社會與文化等內容廣泛的多種責任。
伴隨著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研究趨于成熟,現在國內外很多學者已經從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論研究轉變到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之間關系的實證研究。我國學者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賀遠瓊等人對華中科技大學EMBA、江西財經大學在職MBA發放調查問卷通過因子分析,結果表明,我國企業提高社會績效的途徑包括市場途徑和關系途經兩種,企業社會績效對經濟績效有顯著正影響,特別是在不確定程度更大的外部環境中,社會績效對經濟績效的正作用更顯著。陳可、李善同在我國東南沿海某省份采取郵寄問卷的方式進行問卷發放,以各地的企業名錄作為抽樣框,按照系統抽樣的方法確定問卷樣本,問卷填寫主要由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完成。運用AMOS 5.0軟件企業社會責任行為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和管理過程視角分為五個方面:顧客、員工、環境、慈善和政府等。研究發現:并非所有方面的企業社會責任均對企業財務績效有正面影響,五要素中僅有對政府和慈善方面的企業社會責任行為對財務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李新娥、穆紅莉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績效的關系在短期內很難顯現,引入時間因素作為解釋變量分析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長期績效的關系,以美國企業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長期績效之間正相關。他們的研究借鑒國內外分析方法,設計了一套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指標,以回答為“是”和“否”的問題數目得出總分,并作為對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水平的評價指標。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包含企業對員工、股東、債權人、顧客、環境、慈善事業以及政府七個方面的社會責任,企業績效包含市場績效、財務績效以及人力資源績效。本文提出以下假設:內蒙古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七個方面與企業績效三個方面呈正相關關系。
二、研究方法和數據分析
(一)問卷設計和變量測量
本研究采用了調查問卷的方式來收集數據。問卷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一些企業的基本信息,包括類別、所在行業、企業年齡、人員和資本規模等;第二部分主要是各個主要變量的測量。根據參考文獻,以及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設計測量CSR的問題,本文設計并改進了一套調查問卷。其中,各有3個題項測量企業在員工、顧客、政府、環境和慈善等方面的CSR,并采用市場績效、財務績效和人力資源績效測量企業績效。
(二)數據收集和樣本構成
數據收集主要選取內蒙古資源開發程度高、經濟發展速度快、GDP所占比重高的呼包鄂地區,采用現場發放和郵寄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調查樣本采用隨機方式確定,問卷填寫主要是由企業的各個階層人員完成。共發放問卷356份,回收279份,回收率78.37%,有效問卷275份,有效率98.56%。本研究調查問卷發放企業106家,其中呼和浩特市43家,占40.56%,包頭市36家,占33.96%,鄂爾多斯市27家,占25.47%;民營企業89家,占83.96%,國有企業的全資子公司11家,占10.37%,中外合資企業6家,占5.66%;采礦行業43家,占40.56%,機械制造行業27家,占25.47%,食品加工行業15家,占14.15%,紡織用品行業6家,占5.66%,其他行業15家,占14.15%;規模都是按國家發改委劃分的中小企業。
(三)數據分析
1.信度測量及相關性分析
首先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測量表進行了可靠性分析,驗證變量測量的信度及效度。
信度測量結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量表設計具有一致性,Cronbach's Alpha系數為0.86,達到了學者普遍認同的最低標準。
從相關性分析結果可以看出企業社會責任結果中,內蒙古中小企業對環境的社會責任、對慈善事業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沒有顯著相關關系;對員工的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中的人力資源績效相關系數最大,說明對員工越負責任的企業,人力資源績效越優良;對股東以及債權人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顯著相關;對顧客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中的市場績效和財務績效都有很強的相關關系,說明內蒙古中小企業如果對顧客負責任,則市場績效、財務績效都將顯著提高;對政府的企業社會責任與市場績效呈顯著相關關系。所以我們認為內蒙古中小企業在環境和社會慈善事業方面做的還不到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2.回歸分析
本文分別用市場績效、財務績效、人力資源績效作為被解釋變量進行回歸,對變量間進行擬合優度檢驗,以考察回歸方程對樣本觀測值的擬合程度。樣本決定系數R2分析分別為0.39744、0.30041、0.33879。進一步對模型進行F檢驗,在顯著水平a=0.05時,F值分別為2.5158、1.6380、1.9544,相應的最低顯著水平分別為0.5%、7%、4.5%,說明三種情況都是比較顯著的,其中用市場績效作為被解釋變量進行回歸分析非常顯著。所以本文以市場績效作為被解釋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用來驗證文中所提出的假設。
從回歸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內蒙古中小企業市場績效與股東社會責任、債權人社會責任、環境社會責任以及慈善事業的社會責任非常顯著正相關,表明內蒙古中小企業想要進一步提高企業績效,就要更進一步履行對股東、債權人、環境、慈善事業的社會責任;而結果也表明企業市場績效與員工社會責任、顧客社會責任以及政府社會責任呈正相關關系,但并不顯著,說明內蒙古中小企業已經非常重視這三方面的社會責任了。
三、結論與建議
本文通過實證研究,分析了內蒙古中小企業的社會責任狀況,研究發現企業積極的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成長是有幫助的,研究結果支持文章提出的研究假設。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是正相關的關系,承擔社會責任,對企業發展有直接影響。但是,由于內蒙古地處我國西北,是全國著名的資源型大省,中小企業只重視了自身快速發展,忽視了企業在環境、慈善、股東以及債權人方面的社會責任,這對企業以及地區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本文得出的研究結論對內蒙古及西部大開發省份的企業能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有所幫助。
本文以內蒙古中小企業為研究樣本,樣本數量偏少,得出的結論也許會有偏差,這是作者下一步改進的地方。本文研究企業社會責任設計了七個問卷指標,不能覆蓋企業社會責任的所有方面,這也是本研究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
(作者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