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新聞為世界的溝通和交流提供了平臺,拉近了世界各地人民之間的距離,并傳達著各地的事件動態、科技發展、民族風情、文化內涵等。一體化的進程使我國的英語新聞發展走向了國際化,本文分析了英語新聞中的文化特征,進一步探討了世界區域范圍內英語新聞中的文化傳播,以促進新聞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關鍵詞】英語新聞;民族文化;文化傳播
英語在成為全球通用語言后伴隨著世界各地之間交流的加深而飛速發展進而實現區域間文化的傳播。英語新聞作為各地之間溝通交流的基礎,不僅傳遞了各國的新聞,還實現了全球范圍內科技、文化的傳播,促進了世界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推動了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建設。現階段的英語新聞往往是由本民族語言翻譯過來的,這樣英語新聞在傳播新聞的同時,也大力弘揚了民族文化。英語新聞的閱讀和理解需要民族文化的輔助,因此研究英語新聞中的文化傳播具有深遠的意義。
文化傳播即文化擴散,主要是指一種文化向另一個社會群體或者地區散布的過程。文化擴散主要依賴于傳播媒介,傳播媒介是多種多樣的,但本質都以信息的傳遞為基礎。如西漢時期的張騫出使西域,是最早的文化傳播,他不僅建立了中原和西域之間的友好關系,還促使中原和西域文化實現了交流共享。而現在的傳播方式除原始的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外,更多地采用新聞傳播的方式,世界各地之間的交流又需要一種通用語言,英語新聞就成為區域間文化傳播的平臺。英語新聞最初的表現形式只是簡單的報紙新聞和口頭翻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新聞傳播媒介逐漸增多,先進化的傳播手段也開始應用,這使得英語新聞迅猛發展,新聞內容也開始增加,從而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地間信息的交流。
英語新聞在搜集和編制過程中,主要以世界范圍內的時政熱點為基礎,用本民族對英語的理解進行翻譯,因此各民族的英語新聞在一定程度上帶有民族性,并實現了對全球區域文化的傳播。
一、我國英語新聞中的文化傳播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經歷了上下五千年的發展,所流傳下來的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傳統文化的沿襲和現代文化的發展都影響著我國新聞事業的傳播。傳統文化中有一種理性文化,揭示了宇宙、社會和人的本質意義等,理性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會有一定的進步。比如最早的儒家文化可以說是我國文化的代表,禮儀之邦、和諧社會皆出自儒家文化,新聞中的禮儀與和諧就是來源于此,而我國英語新聞多數都是根據漢語新聞翻譯過來的,因此英語新聞中的“禮”仍然是基本原則,時刻展現著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但由于我國歷史上封建王朝的統治者沒有徹底貫徹傳統優秀文化,使得優秀文化發展遭受一定的阻礙,后期所創造的文化也不能適用于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閉關鎖國”政策的實行,中止了一切的溝通和交流,我國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受到嚴重影響,文化溝通和交流處于停滯階段,所以這一時期的文化沒有較大的進步,且在新聞傳播中沒有太多的應用。直到20世紀中期,現代文化才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興起。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國文化思想的傳播多依靠報紙新聞,世界范圍內的革命斗爭使得英語開始發揮其作用,久而久之,英語新聞開始發展起來,也可以說是革命思想和社會科技的發展創造了英語新聞傳播。這個時期的主要文化是革命思想,引導群眾團結起來,為保衛自己的國家而奮斗。革命時期的思想屬于承上啟下的過渡階段,應用于新聞,充實了新聞內容。直到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思想傳播開始轉變方向,但本質不變,只是將革命精神應用于國家建設中,并通過英語新聞這一平臺將我國的文化理念和廣大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告知世界,傳播我國勞動人民艱苦奮斗的文化。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得到迅猛發展,這與全球間經濟文化的交流是分不開的,這一時期,我國大力參與世界文化和科技間的溝通、交流,創造更高更先進的技術并應用于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加快經濟建設的步伐。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英語新聞內容逐漸擴大化,不再拘泥于單一的技術傳播,所以現階段英語新聞傳播主要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國際間的時政要聞、區域沖突事件等為主要內容。綜合國力的提高使我國的經濟、文化、科技、體育等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進一步豐富了我國英語新聞的內容,加上我國英語教育正處于發展階段,這樣可以利用學者對社會某方面發展的關注,將英語教育融入新聞中,同時提高學者的英語水平。
英語新聞促進了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播,提升了我國的文化形象,有助于國家各個方面的發展。同時也為我國吸收外來文化、創造新的文化內涵提供了平臺。
二、國際英語新聞的文化傳播
文化的溝通和交流離不開英語新聞的傳播,隨著科技的發展,世界各地之間的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因此新聞內容范圍開始擴大化,各國紛紛借助英語新聞這一傳播媒介開始推廣本國文化。
英國作為以英語為母語文化的典型國家之一,從1702年就創辦了《每日新聞》,主要對本國的新聞事件進行報道。可以發現英語新聞在最初階段主要是新聞事件,發展到后期開始傳播本民族文化。英國人以嚴謹聞名,尋根求源會發現英國新聞在看待問題時,只關注眼前的具體問題,注重細節,且思維方式屬于漸進性,可以從總體的角度看待問題。這種量的積累使得英國新聞在傳播新聞時,開始發展傳播新聞學和傳播學文化,并且將新聞學和傳播學結合起來,豐富了新聞內容,將本民族文化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美國是現代西方文明的代表,也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英語新聞是美國新聞的主要力量。美國沒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但社會的發展進程促使它形成了多元文化,在多元文化融合中發展了屬于自己的文化,它強調個人價值,提倡追求民主和自由,崇尚開拓和競爭。例如美國電影,大部分劇情是通過個人奮斗、個人設計,最終實現個人價值。還因為美國這種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思想,促使其形成了流動性的社會。許多美國人憑借發達的交通和冒險的精神,從鄉村流入城市、從中心到郊區、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這樣的方式使美國人時時刻刻都在傳播著美國的自由和民主文化,其代表作品有《魯濱遜漂流記》等。美國的文化讓人類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美國夢”,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在所處的環境,并實現人生的夢想。美國的英語新聞在很大程度上倡導了自由和民主,是許多年輕人感興趣的讀物。
浪漫是法國的代名詞,巴黎更是人們向往的浪漫天堂。法國是歐洲發展較早的國家之一,也是歐洲發達的強國之一,它擁有燦爛的藝術文化,還有著先進的科技實力。法國大量的藝術文化充實了英語新聞內容,先進的科技使法國的文化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法國的英語新聞是由法語翻譯過來的,但與英語在某些用法上是一樣的,因此法國的英語新聞在編輯上可能仍帶有法國語言的文化特征。二戰以后世界的溝通和交流,更加促進了法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之間的交流,使各個國家在吸收優秀文化成果中得到發展。
眾所周知,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存在著多種多樣的文化。經過了歷史的磨合,除原有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外,加拿大還包容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使英語成為統一語言,便于溝通和交流,因此英語也就成了加拿大新聞的主導語言。加拿大的英語新聞在閱讀和理解時沒有太大難度,且文化豐富多樣,易于接受和傳播。
綜上所述,世界各地人民在借助英語新聞傳播本民族文化的同時也大量吸收了來自全球范圍內的優秀文化成果,增進了各國人民間的相互了解,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此,分析英語新聞中的民族文化對促進世界新聞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同時也推動了和諧社會的構建,是對新聞、文化、和諧理念的傳承。
參考文獻:
[1]劉洪潮.怎樣做國際新聞編輯[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2]陳韜文,潘忠黨.國際新聞的“馴化”:香港回歸報導比較研究[J].新聞學研究(臺灣),2002(73).
[3]王曉莉.《參考消息》的風雨歷程[J].檔案天地,2009(4).
(作者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編校:張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