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節目主持人是在主持節目過程中直接面對受眾,用有效的傳播手段來傳播信息的,是富有親和力的最好的傳播者。主持人的選擇必須符合欄目特色的需要,而欄目的發展也要依托合適的主持人個性化的風格。
【關鍵詞】新聞主持人;個性差異;欄目個性化
主持人的個性化集中體現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主持人生活中的一些經歷和對生活的感悟都對他自身風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主持人很大程度上要根據節目的風格來把握自己的風格特色,同時在傳播的過程中,要集中體現節目的特色,這是一種整體的把握。
主持人的個性化也要符合節目本身的特點,要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交流風格、語言特色。而新聞節目主持人更要有自己的個性和自身的語言技巧。在新聞傳播過程中,要突出自己的新聞素養和新聞敏感,集中把握語言技巧,才可以更好地主持節目。
主持人的個性差異體現欄目個性化的整體需要
隨著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地位的日益重要,主持人需要尋找一條能夠長遠發展的道路。主持人個性化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有的學者對主持人的氣質形象提出了要求:“現代媒體的發展對主持人提出了個性化的要求,一個有個性、風格獨特的主持人展現在受眾面前的,應當是一個情感豐沛、立場硬朗、思想深刻的形象。”[1]節目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是由主持人的個性決定的。它決定了一個節目的內容選擇和受眾群。主持人的氣質不僅來自于其內涵和外形包裝,還來自于新聞欄目獨特的文化風格,不同類型的新聞主持人將自己的風格特點發揮到新聞節目中,從而使得節目有了主持人獨特的風格,表現出獨一無二的風格和特色。
只要主持人有差別就會有自己的個性,而個性的體現也是節目的關鍵所在。在各種欄目風格特色缺失、主持人大都一樣的今天,同質化現象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電視節目健康和諧的發展。
“語言的個性指的是主持人在主持節目過程中用生動的語言表現出來的文化素養、生活習慣、思維習慣、個人閱歷、思想內涵以及普通話水平。”[2]語言是傳播信息的載體,節目的風格和內容以及欄目風格特色通過主持人的個性化語言傳遞給每一位觀眾。主持人無論是自身的形象定位,還是表達方式都需要符合欄目特色,和欄目本身是一體的,這樣才能更出色地體現欄目特色和主持人的個性魅力,有利于欄目的長期發展和主持人風格特色的形成。
《焦點訪談》就是體現新聞評論欄目的特色和主持人的個性良好融合的具體例證。《焦點訪談》以“時事追蹤報道、新聞背景分析、社會熱點透視”等為節目宗旨,形成了多方報道的組織合用的濃縮,把握住了深度報道的“神”。[3]而這些與主持人選擇又有很大的關系,只有真正理解欄目傳達的精神,才可以更好地游刃有余于深度報道的各類節目中。
《焦點訪談》這檔節目自從開辦以來就一直向社會各界報道、分析社會的熱點、焦點問題,讓觀眾及時、深入、快速地了解熱點問題,是以深度報道見長的電視新聞評論性欄目。《焦點訪談》作為中央電視臺最具影響力和魅力的新聞評論節目,時刻堅持用事實說話的宗旨,及時迅速地報道社會生活中的各類重大事件,并對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提出精確的分析和見解,對現代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對該檔欄目具體優勢的探索,就是為了以后的評論性節目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和規劃。
《焦點訪談》節目的風格之一就是在節目的播出過程中體現自己的深度和挖掘的重要信息。而這里所體現的節目的深度,使用通俗的語言和易懂的表達方式,而后由觀眾理解其深刻的含義。深度的挖掘方向有時候并不是唯一的,我們需要對節目整體把握,挖掘自己的深度信息,也需要一種準確信息來支撐自身欄目的發展,這是一種需要,也是一種準確把握。
《焦點訪談》在播出的過程中慢慢地體現自己的節目風格,而它對主持人的選擇也是慎重和獨特的,他們都有對新聞相當強的敏感度,又有一種樸實大氣的新聞主持風格,對該欄目的成功增色不少。主持人將新聞主導性融于該檔欄目中,將現實生活中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報道,把報道中的人物情感、故事情節展示給受眾,讓人們在平和的心態中感受該欄目帶給他們的思考。
《焦點訪談》較多地采用主持人主持播出、演播室與現場的采訪報道相結合等方式,讓觀眾同所要講述的人物形象“面對面”交流,極大地調動了觀眾的關注意識和參與意識。一個個性鮮明、風格獨特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是打造品牌欄目的關鍵,而品牌化的欄目更需要個性化的主持人。這些主持人在品牌化的主持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屬于自己的風格特色,這可以拉近觀眾和主持人的心理距離,而這種距離使節目產生了廣泛的吸引力,也會使節目本身產生強大的關注度。
節目主持人與節目恰當的選擇和合適的搭配
在電視新聞評論中,主持人、記者個人的個性化體現在知識內涵和主持風格上,也是節目內容和形式的表現形式。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持人和記者的個體化參與,因此應允許主持人和記者展示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鼓勵他們以自己的想法和語言來發表觀點。媒體應該培養主持人樹立自己的風格,培養他們用自己的個人魅力來表現節目內涵。[4]
作為電視新聞欄目的主持人,需要具有很高的品位、合適的形象定位和很強的政治素養。海霞和敬一丹以自己的主持風格特色贏得了大多數觀眾的認可和喜愛。她們把真誠傳達給受眾,表達她們的心聲和社會的聲音。她們的成功除了她們本身的努力、才華外,一個重要原因其實就是欄目自身的風格特色符合她們各自的個性特點。敬一丹是一位非常大氣的主持人,她是用心和觀眾交流,讓觀眾體會到她的真誠。而海霞很穩重,她是在點滴的闡述中讓我們感受到信息的準確傳遞。她還很知性,用自身的魅力體現節目的風格特色。
《東方時空》的開播是電視節目欄目化進程中的重要事件,作為一個融深度報道、人物報道于一體的新聞欄目,它的主持人的選擇是符合節目自身需要的。因為他們在創新的同時又依托節目本身的定位和宗旨,思想高于欄目本身,又融于欄目需要,使節目在無形中得到升華。
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在某種程度上是和節目的風格特色的一種恰當的融合。主持人的位置是相對穩定的,無法想象當一期新聞節目的主持人用娛樂的定位與角度去主持這期節目,是否還有人會相信它的客觀性與真實性;當然,如果一期娛樂欄目的主持人的感覺卻在新聞播報上,相信娛樂節目也就樂不起來了。所以說節目特性制約著主持人的定位,而主持人的定位也要符合節目本身的風格特色。新聞節目主持人必須是具有權威性的,讓觀眾產生一種可信度,而這種可信度是主持人在長期的積淀中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就的。
不論什么時候,主持人都要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在節目播出的過程中,這種風格會在節目中一覽無余地體現出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主持人要提升自己的內涵、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展現出魅力和吸引力。如果要達到一種很高的主持境界,那就要在日常生活中豐富自己的閱歷,要有身先士卒的精神,好好體驗生活,體會生活帶給我們的更多、更好的感悟。主持人這個角色帶有很大的社會性,既然這樣,就應該把主持人的角色和定位泛化,不能僅僅局限在自己是一個單純的節目主持人上。
主持人的個性化能使欄目產生品牌力量
一檔節目要想吸引觀眾,就要有其自身的個性和特色,中國電視節目的個性化是從平凡中慢慢走出來的。個性化并不是隨心所欲,更不是夸張和空想,“它是除了在政策性、導向性、目的性之外,在技術與藝術領域里,電視節目思想內容,形態方式,包裝樣式,配聲風格的個性化思考”[5],這些都是形成個性化欄目的重要因素和條件。
個性化的主持風格是當今社會欄目品牌化的基礎,品牌化的欄目需要有個性的主持人。主持人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形象定位,也要清楚該欄目階段性的服務對象,適時結合欄目的需要把握自己品牌化的力量。主持人關鍵是要對節目做出最好的把握,把自己的風格根據節目的需要更加強化,體現欄目的具體需要,不做作,體現一種整體性的具體融合。
主持風格的形成,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他們自身的生存環境,在日積月累的積淀中形成了什么樣的處世風格。閱歷、經驗的增加,眼界的不同,思想的深層次挖掘,在某種程度上都會影響他們在節目中的個性展示,而這種個性展示和節目是一體的,而不能脫離節目本身。
在電視節目快速發展的今天,品牌節目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特殊的品牌力量。所以要做一名優秀的主持人,就要很好地把握節目風格和宗旨。
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的主持人陳偉鴻,財經頻道《贏在中國》欄目的主持人王利芬,他們作為中央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在外形上雖不占優勢,可是,因為他們從容的主持風格、淵博的知識,不僅突出了欄目的定位,更展現了自己的風格,鞭辟入里地闡述了品牌的具體含義。可以說,個性化的主持風格是形成品牌欄目的最基本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主持人和欄目間相互融合、互為滲透,既強化了不同品牌節目的內涵和內容,也達到了吸引觀眾、提升市場占有率的目的。
電視新聞在當今社會的傳播活動中變得更加重要,而主持人個性化的模式要適合社會化大生產的欄目個性化的需要,使新聞節目的現代傳播意識和傳播觀念逐步增強。
參考文獻:
[1]李丹丹.電視新聞主持人的個性化探討[J].新聞傳播.2011(2).
[2]朱鴻潔.論電視節目主持人語言的個性化[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3).
[3]李東生,孫玉勝.焦點訪談精粹[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4]陸曄,趙民.當代廣播電視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5]袁小軒.電視節目制作專業經常性項目導向下的任務驅動教學初探[J].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
(作者為南陽理工學院文法學院教師)
編校:趙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