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穿越劇在備受追捧的同時,有些學者對其審美價值導向持有一定懷疑的態度?!拔幕耍囆g養心”,[1]古裝穿越劇這一大眾文藝形式,在表現其審美娛樂功能的同時,更應高舉社會主義審美理想的偉大旗幟,將大眾的審美取向引向“養心”的境界。
【關鍵詞】審美;電視??;《步步驚心》;古裝穿越劇
“穿越劇是對穿越時空這一類型題材電視劇的簡稱。而穿越是穿越時間和空間的簡稱,通俗的說是指就某人物因為某原因,經過某過程(也可以無原因無過程),從所在時空(A時空)穿越到了另一時空(B時空)展開一系列活動的事件?!盵2]電視劇《神話》于2010年作為內地首部穿越題材電視劇,在央視八套節目播出后,創下了該頻道電視劇收視率的新記錄。繼清穿劇《宮》(又名《宮鎖心玉》)于2011年1月31日在湖南衛視首播后,時空穿越題材電視劇便成為一種電視劇創作的熱潮。2011年9月10日改編自桐華的同名清穿小說的電視劇《步步驚心》又在湖南衛視引熱熒屏。
電視劇《步步驚心》主要講述了張曉在與男友爭吵的瞬間,因車禍重創與電擊,她的靈魂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間,依附在了滿族少女馬爾泰·若曦身上。馬爾泰·若曦從此變成了具有現代白領張曉靈魂的另外一個人,從此身不由己地卷入“九龍奪嫡”的紛爭。劇中若曦熟識歷史,看透了所有人的命運,卻因情感的糾葛無法掌握自己的結局,終被權力的爭斗所深深傷害。在電視劇藝術的敘事層面,《步步驚心》情節緊湊、有條有理,以歷史上著名的“九龍奪嫡”為線索,配以若曦與眾皇子的情感糾葛,將青春與成長、友情與親情、心計與權謀、懸疑與殺機、快樂與沉湎宣泄得淋漓盡致?!恫讲襟@心》的收視新高,確實證明了古裝穿越劇已經被電視觀眾所接受,并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但是,在古裝穿越劇引領電視劇風潮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對其表現出的審美取向予以正確的梳理與評判,以期觀眾能夠在享受穿越劇帶來的快感的同時,明確正確的審美價值標準,從而將個人的審美境界引向自由、和諧的天人合一的境地。
《步步驚心》:審美娛樂化的當代演繹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市場經濟在中國的確立和發展,中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遷,受到經濟基礎制約的文化領域隨之受到了劇烈震蕩,一種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市民消費文化——大眾文化異軍突起。大眾文化以世俗化、娛樂化和商品化為特征,以普通市民階層為主要受眾,以感官愉悅為目的,消解經典性、高雅性和精英性?!盵3]大眾文化語境帶來的社會娛樂化、審美時尚性,導致了大眾審美情趣的主題性偏移。即:電視劇創作的題材范式由嚴肅的政治、軍事題材劇向輕松活潑的世俗、生活劇轉型;電視觀眾的審美趣味也由崇高、悲壯的美學范式轉向了輕松、荒誕,甚至于無厘頭式的情感宣泄。在后現代藝術的影響下,電視劇界也便將創作轉向了彰顯“后現代”特色的穿越題材。
穿越劇的“本故事純屬虛構”,點出了只要能開心地看著他們認為可以開心的電視劇,觀眾就滿足了。在這場大眾審美文化的浪潮中,穿越劇既表現了一種文化上的平民主義趨勢和大眾化思潮,又通過解構、復制與拼貼,使“崇高和高雅的藝術失去獨立價值;社會理想、國家前途、傳統文化被模糊和淡化,導致社會大眾文化素養的低俗化。也由于機械的大量復制,導致快餐文化的泛濫……”[4]《宮》中糾纏在四阿哥和八阿哥兩位皇子之間的晴川,編劇沒有給她力挽狂瀾的重任,而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談情說愛上;《步步驚心》中若曦也曾在四阿哥和八阿哥兩份不同的情感之間徘徊,她的出發點也是想找一個真正愛她的男人。雷同的劇情,相似的情感演繹,竟在2011這一年兩次觸動了觀眾的審美神經,這不能不說由《宮》到《步步驚心》,當下的電視劇觀眾正以娛樂的方式體驗著審美。大眾審美文化語境與后現代藝術盛行的今天,審美的娛樂化與時尚性已經成為觀眾面對全球化帶來的世界趨同、差異消逝、個體壓抑與自我宣泄的重要方式。
尊重歷史:娛樂審美化的必然要求
古裝穿越題材電視劇,依托歷史事件敘事,而又不等同于歷史?!熬琵垔Z嫡”是中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也最為殘酷慘烈的皇位爭奪事件,描述的是康熙在位期間皇子各自把持一部分權位,因為政治能量、膽子大小、為人理念不同,形成了幾個力量強大的奪取繼承人位置的政治集團。藝術對于歷史的言說會表現出不同的面貌,穿越劇《步步驚心》中女主角化身16歲少女回到清代,歷史上著名的“九龍奪嫡”,被說成是幾位阿哥為了她才群起爭奪皇位。古裝穿越劇可以依托歷史事件敘事,但不能肆意更改、偽造歷史事實,否則,相對于歷史上著名的“九龍奪嫡”的悲壯審美體驗,穿越劇在粉飾歷史的同時所傳達出來的滑稽、輕佻的審美感受,無疑將大眾的審美水準拖向了只求快感不求美感的非審美境地。審美需要娛樂化環境,電視劇藝術也需要給觀眾以視聽感官的快感,但一味地只求娛樂而不講審美,觀眾僅僅停留在視聽感官的生理刺激上,不求認識的升華、靈魂的凈化與精神的澄明,那么電視劇將不再是藝術,也就無法實現其審美的功能。所以,“穿越題材的影視作品走紅是電視媒介和觀眾共同的娛樂需求,但是,若架空歷史的調侃滋生出的自娛自樂,在各種媒介為了尋求熱點吸引眼球的合謀下,形成制造娛樂的偽語境和自我復制的偽熱點則是可怕的?!盵5]
古裝穿越電視劇藝術的審美取向,不是為了賺取高收視率的迎上合下,而是通過那些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的優秀作品的正確審美觀引領觀眾,激發觀眾的審美情趣,提高觀眾的審美品位。相對于《渴望》所展示的奉獻、寬厚、真誠的人間真情;《蒼天在上》、《英雄無悔》所傳達的崇高、悲壯的人生真諦,穿越劇《步步驚心》帶給觀眾的依然是《宮》中所展示的“美女+帥哥”的偶像組合與視聽營造的感官刺激。形式上,《步步驚心》是《宮》的延續版,《宮》中晴川對四阿哥、八阿哥的愛情游戲,《步步驚心》毫不客氣地“照單全收”。內容上,史上著名的“九龍奪嫡”在《宮》與《步步驚心》中都遭遇了愛情的沖擊。古裝穿越劇,暫且不否認其人物造型的優美、畫面制作的精致,但靜心細想,除了可以提供給觀眾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外,其一味追求感官娛樂刺激、削減深層審美感悟,等同于“只要娛樂,不要審美;只要快感,不要美感”。優秀的古裝穿越劇既要“養眼”,又要“養心”;既要“大事不虛”地尊重歷史,又要“小事不拘”地設計藝術的細節,這樣才能讓娛樂富有審美的根基。
引領人民精神生活:古裝穿越題材電視劇的審美取向
“一切受人民歡迎、對人民有深刻影響的藝術作品,從本質上說,都必須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領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須在人民的偉大中獲得藝術的偉大。”[6]古裝穿越題材電視劇創作想要“既反映人民的精神世界,又引領人民的精神生活”以具備蓬勃的生命力,產生巨大的感召力,那就一定要與整個時代的審美取向同步并領會時代審美精神的本質。古裝穿越劇盡管是一種供觀眾消遣娛樂的文化藝術商品,但是在審美意義上,它還承載著對廣大電視觀眾的審美教化功能以及國家主流價值意識形態的導向作用。
“文化是‘化’人的,文藝是‘養’心的。學習文化,把人的素質‘化’高;鑒賞文藝,把心的境界‘養’高??扛咚刭|高境界的人去堅守人類神圣的精神家園,才能確保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7]《步步驚心》首播收視率為1.73%,成為全國衛視同時段第一名,這說明大批觀眾熱衷于欣賞該劇。但作為新時期電視藝術的獨特類型,古裝穿越劇不能僅僅將收視率看做劇作成敗的唯一評價標準。收視率固然重要,但收視質量卻是影響大眾審美素養的?!恫讲襟@心》將“九龍奪嫡”歷史事件,虛構成阿哥們為了愛情才爭奪皇位,無疑會將廣大觀眾的歷史觀引向誤區。這樣,歷史上“九龍奪嫡”的悲壯審美體驗便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便是那些戲謔、荒誕與無厘頭的快感。在這種只求“快感”的境況下,又怎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去“堅守人類神圣的精神家園”。
因此,只有在保證了穿越劇的思想性、藝術性的收視質量的前提下,再去追求穿越劇的觀賞性與收視率,達到收視率與收視質量的辯證統一、快感與美感的及時轉化,這才是當今古裝穿越劇繼續發展與前進的根本。當代大眾審美文化盛行下的電視劇創作,應多出像《沂蒙》、《媳婦的美好時代》、《我是特種兵》、《人間正道是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等經典劇目,而不能一味地“迎合”與“媚俗”。古裝穿越劇創作的審美取向,亦應摒棄“庸俗”與“粗制濫造”,向“精品”與“經典”努力。只有這樣,古裝穿越劇才能真正做到“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領人民精神生活”,才能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創作要求,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和諧的文化需求和多樣的審美需求。
中國古裝穿越題材電視劇的創作方向
中國電視劇自1958年的《一口菜餅子》開始,發展已過半個世紀。電視劇初創階段,在“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思想的引導下政治功能被過度放大,其審美娛樂功能相應被忽視。在艱難的發展歷程中,中國電視劇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等歷史過程。自20世紀60年代,在中國歷史發展的每個階段中國電視劇都以其自身獨特的方式參與進來,并對該時期的歷史發展發揮了不同角度的作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將中國的發展方向轉到了經濟建設的正確道路上來,中國人民積極探索各種適合中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模式,最終才有了改革開放30多年的輝煌發展史。中國電視劇也在這樣的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將其功能由政治轉向了經濟,由經濟擴展到了文化及審美。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后,電視劇的審美娛樂功能得以進一步放大,諸如《渴望》、《雙面膠》、《金婚》、《媳婦的美好時代》、《親情樹》等家庭倫理電視劇,將大眾的審美帶入了以“家”為核心的倫理類問題的探索上。這些經典的家庭倫理電視劇都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應該說劇中故事的每一個設計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3iIoSXDTON62gBm2mFq//Q==更因為這些電視劇貼近現實、貼近生活,積極反映了普通民眾的現實生活狀態,因此,受到了觀眾的好評。相反,當下流行的穿越題材電視劇,雖然擁有一批年輕觀眾,但總體上,因該類劇種沒有生活的原型,隨便找個歷史典故或事件作為華美的外衣,其實質依然還只走青春偶像劇路線。穿越劇,將愛情主題視為唯一,追求毫無根基的虛無浪漫,而拋棄真正歷史事件的偉大與壯美審美的體驗,這種創作方向從長遠看是不會長久的。當然,在看待穿越劇這一新興劇種的時候,我們也不能忽視其積極的一面,比如,電視劇敘事的這種時間、地點、人物的穿越方法,應該算是電視劇敘事藝術手法的創新。
家庭倫理電視劇關注中國以“家”為核心的現實生活問題,穿越題材電視劇迎合了當代年輕觀眾的娛樂化追求,而“紅色經典”電視劇將我們帶入了戰爭年代,重新體驗了革命先輩為祖國的解放、為人民的自由而浴血奮戰的英雄豪情。中國電視劇劇種發展的五彩紛呈,從不同的角度,讓觀眾感受到了電視劇這一藝術形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的藝術魅力,而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要求下,當代中國穿越題材電視劇的創作還是應積極反映主流價值觀念,真正將“審美”與“娛樂”巧妙地結合起來,絕不能“顧此失彼”。
參考文獻:
[1]仲呈祥.文化化人,藝術養心,重在引領,貴在自覺——從近年來電視劇創作看推動文藝大發展大繁榮的新經驗[J].藝術教育,2008(4).
[2]劉子嫣.對穿越劇的探索性研究[J].今傳媒,2011(3).
[3]唐宏.大眾文化語境下文學經典作品的電視劇改編——以《傾城之戀》《金鎖記》為例分析[J].電影文學,2011(15).
[4]仲呈祥,陳友軍.中國電視劇歷史教程[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
[5]孔朝蓬.穿越的夢想與歷史的沉思——穿越題材電視劇熱播后的冷思考[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5).
[6]胡錦濤.在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EB/OL].新華網,2006年11月10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1/10/content_5315058.htm.
[7]仲呈祥.文藝要引領精神生活[N/OL].人民日報,2007年5月11日.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7-05/11/content_6083886.htm.
(作者為南京藝術學院電影電視學院電影學博士生,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教師)
編校:趙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