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各種進補廣告鋪天蓋地,其中尤以補腎者最甚。因為腎不僅是主管生殖這一功能,許多冬天的疾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都是腎虛引起的。
腎虛是百病之源
很多人五六十歲時開始出現耳鳴、耳聾現象,冬天尤為嚴重,這其實就是腎虛的信號。因為腎開竅于耳,有腎經經脈之梢之稱,梢的意思是最末端。腎虛了,腎的氣血不能到達腎經末端,便會出現耳鳴、耳聾、眼花等癥狀。
冬季較重,夏季稍輕的五更瀉,也與腎虛有關。一個人要把吃的食物消化吸收,主要靠脾、胃、腎三者的密切配合。就好比熬一鍋稀粥一樣,熬粥要用鍋、用勺、用火。胃好像鍋,脾就如同勺,腎陽就像下面的火,三者配合起來,才能把粥熬熟。假如一個人腎虛了,脾胃的消化功能必然減弱,這時就可能發生五更瀉。因此五更瀉又叫腎泄。
除此之外,頭暈、心慌、氣短、乏力、小便失禁、月經不調、失眠、健忘、腰脊痛、內踝腫痛等癥狀或疾病,都與腎有關?!饵S帝內經》認為:腎藏精,腎主水,腎主納氣,腎主骨,骨生髓,髓通于腦,其華在發,其竅在耳……就是說,你生長得健不健康,發育良不良好,精力旺不旺盛,智力健不健全,呼吸正不正常,聽力敏不敏銳,骨骼強不強壯,牙齒堅不堅固,頭發健不健康,性欲正不正常,能不能夠受孕,孩子健不健康……全都與腎有關。由此可見,中醫的腎比西醫的腎臟要管得寬得多,也重要得多。所以《靈蘭秘典論》給腎封了個官:叫“作強之官”,就是古時候修房子的水電工。也有人說腎相當于傳說里的水神——“共工”,即大家的共同的工人。
閉藏是養腎首要原則
要維護好腎的健康,冬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季節。因為冬天帶給人們的是寒。祖國醫學認為,寒為陰邪,最容易損傷人體陽氣。由于人身陽氣根源在腎,所以寒邪最易中傷腎陽。因此數九寒冬,養腎最為關鍵,而閉藏則是冬季養腎的首要原則。
睡覺要閉藏。所謂“早臥晚起,必待日光”,要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不僅是冬季的養生原則,也是其他季節的一個養生原則。
取暖要閉藏。所謂“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就是說,你在冬天的時候,要遠離寒冷,盡量呆在溫暖的地方,但注意不要出大汗,因為冬天的汗,從人體里面排到人體表面,很耗體力。
心理要閉藏。冬天需要的不是雄心壯志,而是放松心情。因為恐入腎,緊張會傷害到你的腎氣。
性愛也要閉藏?!秲冉洝贩Q“冬不藏精,春必病溫”,但節欲并不是說不能有性生活,而應遵循年齡的規律和夫妻的實際情況加以調節。
調補要分清“陰”和“陽”
除了閉藏,冬季里還有一個養生原則,那就是調補。當然,進補也是有講究的,腎陰虛和腎陽虛的滋補方法是不一樣的。
腎陰虛就是腎水少了,這時腎火(腎陽)就會顯得特別亢奮,就好比鍋里邊的水少了,蒸發速度就會加快一樣。所以有很多腎陰虛的人,性欲反而特別旺盛,如果這時再使用那些溫熱的壯陽藥物,等于是火上澆油。因此,食療上應多吃些滋陰補益的食物,如:大棗、黑豆、核桃、黑芝麻、血糯、桂圓等。
腎陰虛有什么表現呢?第一個是盜汗,鍋里邊的水被蒸發出來,表現出來就是盜汗。第二個是便秘,當汗液大量滲出后,體內的水分便會減少,腸道的水分也不例外,所以易形成便秘。第三個是燥熱。兩手心、足心發熱,也有些患者自覺心胸煩熱,這也是由于腎水不足所造成的。除此之外,小便赤熱、煩躁、疲憊、坐立不安都與腎水不足有關。
與腎陰虛相反,腎陽虛就是腎氣不足產生的熱量不夠,所以腎陽虛的癥狀表現為 “涼”。如果您白天手腳冰涼,穿得再厚身上都暖和不起來;晚上睡覺,被子蓋得比別人多,被窩卻通宵冷冰冰的;整個冬天都縮手縮腳,感冒不斷,那很有可能就是腎陽虛。男人陽痿早泄,女人不孕,性欲減退;便不成形或尿頻、清長,夜尿多,舌淡苔白,五更瀉等,都與腎陽虛有關。腎陽虛的患者,應多吃一些溫熱的食物,如狗肉、羊肉、韭菜等。
養生有方 陰陽雙補
絕對的腎陰虛患者或腎陽虛患者很少見,往往都是兩類癥狀兼而有之。金匱腎氣丸、桂附地黃丸都是陰陽雙補的成藥,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另外還有一道由南朝醫學家陶弘景所創的藥膳——肉蓯蓉粥,同樣具有陰陽雙補的功效。
用料:肉蓯蓉5~20克,精羊肉100~150克,粳米75~100克,生姜5~10克,蔥白3~5克,細鹽3~5克。
做法:先把肉蓯蓉、羊肉清洗干凈,將羊肉切成肉丁狀。把肉蓯蓉放入沙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煎湯,然后去渣取汁。把粳米淘洗后,放進沙鍋內,再加入適量清水,如常法煮粥。待煮沸后,加入羊肉丁、生姜片,一同煮成稀薄粥。最后放入蔥花、細鹽,稍煮1~2分鐘即可。
在這款粥中,肉蓯蓉是補腎的名藥,有沙漠人參之稱,但與其他補腎藥不同的是,蓯蓉具有兼補腎陰腎陽的功效,并且不容易上火、流鼻血,是一種非常難得的補益藥品。而羊肉是溫補脾胃的,與大米同熬煮為粥,不僅增強了溫補腎陽之功,也能收到溫脾暖胃的作用,可謂一箭雙雕。
【專家手把手】
除了食療,按摩命門穴也有兼補腎陰腎陽的作用。命門穴在肚臍眼的反面。用一個手摸肚臍眼,另一手在背后摸到前面這只手的對稱點,就能輕而易舉找到。
按摩方法:用一手中指按壓在穴位上,用力按揉,旋轉、上下、左右按揉均可,也可用拳頭捶,5~10分鐘。然后再用另一只手按揉5~10分鐘。每日至少按揉3次。能夠有效治療腎虛引發的各種病癥。
【讀者特惠大醫堂養生服務】
1.灸療師職業培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灸療師職業培訓全國課程發展中心面向全國招生。
2.養生專家講座定制:全面服務于企業,提供中醫名家、養生大家的健康講座和課程定制。
另有特級純手工艾條、艾絨泡腳足浴包、高級艾絨鞋墊,本刊讀者尊享特惠。特惠熱線:400-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