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經濟向網絡經濟邁進的今天,建立高效完整的會計信息系統,實現會計電算化是大勢所趨,已成為各行各業乃至國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的當務之急。會計電算化是以電子計算機為主要的現代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相結合下應用到會計當中,是以計算機代替人工記帳、算帳、報賬、進行財務分析以及資金管理的過程。會計電算化的快速發展已不是單純的會計與計算機的簡單結合,而是已經發展成為一門延伸到通信學、市場管理學、市場運籌學、公共財政信息化等學科俄綜合學科。它的推廣應用不再停留在傳統的財務管理系統上面,而是正朝著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企業管理軟件)和政府資源規劃“GRP”(財經管理軟件)方向發展,甚至發展成為不同企業之間、跨地區、跨行業相互連接的大網絡系統及發展成為中國財政改革事業和財政改革事業和財政信息化建設的有力武器和得力助手。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使信息系統實現會計電算化、管理信息化和結算網絡華,極大地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使會計工作有原來的手工作發展到今天的無紙化操作,這些變革不僅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減輕了財會人員的工作力度,促進了會計工作的規范化,為我國的管理工作的現化奠定了基礎。會計電算化以期方便、準確、及時等優點日益受到廣大財會人員的歡迎。但從實踐方面來看,會計電算化也面臨一些問題。
一 會計電算化面臨的主要問題
1.對電算化的認識不到位
第一,一些領導對實踐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意義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認識到開展會計電算化是時代發展的必要,是管理現代化的需要。
第二,由于傳統的手工記帳方式長期被人們所接受,加上目前各項管理都是建立在手工記帳的基礎之上,要改變人們長期形成的習慣方式,有較大難度。
第三,部分管理人員認為電算化僅僅是“以機代帳”軟件只需一次投入即可,出現了只重視硬件代換,不注意軟件升級的情況。未從根本上認識到建立完整的會計信息系統對企業的重要性
第四,由于一些財務負責人對電算化知識不掌握,對電算化管理很陌生,只習慣于手工記帳的管理。尤其對電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對會計電算化數據可靠性發生質疑,造成不會管,不敢管的混亂局面,嚴重影響了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和推廣。
2.會計電算化控制度不完善
在手工會計核算時,一項經濟業務的每個環節要經過具有相應權限人員的審批,如果把關嚴格,核算中的一些錯誤能被及時發現;實行會計電算化后,業務的處理以電腦為載體,某些人員往往即從事數據的輸入,又負責數據的輸出,許多審批環節被省缺了從而加大了出現錯誤和舞弊的風險。
此外,由于電腦中原始數據是有人工事先進行審核和輸入計算機的,但實行會計電算化后放松了人工審核審批這項基礎工作,致使一些原始數據在輸入中發生錯誤,而出現錯誤數據。
3.電算化基礎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會計電算化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會計人員的工作量,當同時也增加了操作人員、系統維修人員等責任,帶來了許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問題。實施會計電算化,就需要建立與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內部控制制度加以約束,才能充分發揮電算化的優勢。目前,會計系統不少單位沒有嚴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會計電算化不能正常健康運轉。加上基礎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礎上的電算化管理也就出現一些問題,導致手工與計算機并行時間過長,加強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
4.缺乏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
由于會計電算化涉及到會計和計算機兩種專業知識,需要既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又懂會計知識的人才、在崗的會計人員雖經過計算機等級培訓,但與實際要求水平還有較大差距。表現為以下三方面。
第一,會計人員知識不全面。許多年齡較大的會計人員對會計業務比較熟悉,但對計算機知識了解有限,而
年輕人則相反。要使得計算機知識和會計工作經驗有機結合,還有待時日。
第二,計算機培訓教材老化。計算機技術發展很快,幾年時間,計算速度提高了幾十倍。軟件操作系統也有質的變化。而現在的教材大多是幾年前的,所介紹的知識陳舊,實用性不強,經過這樣培訓并通過考試的人員實際操作能力差,只是拿個證而已。
第三,對會計人員的再培訓和定期考核缺乏,沒有系統性。缺乏專門的會計電算化人員與傳統會計記帳方式相比,電算化系統先進許多,但許多會計人員仍喜歡使用手工記賬,他們對計算機的認識較少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又沒有得到相應的培訓,對使用該系統沒用信心,經常出錯,出錯后又不會找錯。所以應定期培訓和考核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
二 完善會計電算化的建議
1.更新認識,轉變觀念。加強監督
單位領導要重視會計電算化工作,要認識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的意義,并且樹立以財會人員為核心的“人本主義思想”。具體而言,即在會計電算化過程中,強調人的作用,特別是財會人員的作用,牢固樹立人是會計電算化工作的決定因素的觀點。同時加強內部審計監督。雖然會計電算化使會計工作發生了本質轉變,大大提高了會計人員工作效率及質量,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所以審計監督是差錯防漏的最后一道屏障,審計人員對會計材料的審核,對資金的流向和環節進行分析,檢查整個運行系統的不足,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2.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制度,是確保會計核算操作安全,及時準確提供會計信息的根本保證。一是要加強人員的職能可能控制,保證會計數據的真實性。由于會計電算化知識和功能的相對集中,必須強化組織和管理,明確人員間職責分工,將系統中不相容植物分離,以相應的管理職能與之配套。其目的在于通過設立一種相互稽核、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機制來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二是加強操作管理,提高會計數據的準確性。會計電算化操作應嚴格按照會計業務和處理流程進行,掌握密碼的運用防止非操作、越權操作,確保核算的準確性。加強數據輸入、輸出的管理,保證各個環節的數據準確、有效。各種錄入的數據均須通過嚴格的審核,并附上完整、真實的原始憑證。發生輸入的內容有誤,應按系統提供的功能及時修改。三是加強日常的數據備份和安全檢查,以保證會計數據和資金劃轉有效安全。四是加強網絡環境下會計電算化的嚴密性。在網絡電算化迅速發展的今天,網絡黑客、病毒泛濫的時代,嚴防會計電算化局域網按入廣域網中,提高安全意識,健全并嚴格執行防病毒管理制度
3.發揮會計電算化的財務管理功能
現行的會計軟件雖然開始從核算型向管理型發展,但內容相對簡單,功能不強,不能適應單位財務管理的需要。要充分發揮會計電算化的功能,為財務管理服務,必須提高會計軟件功能,增加管理性功能的軟件系統:改變財務管理的形式和方法,通過對會計資料的整理進行預測、決策、規劃、分析、將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三個環節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為單位管理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改善和提高會計軟件功能,將會計電算化引入單位財務管理活動?,F行單位會計軟件雖然開始從核算型下功能管理性過渡,但總體上講,模塊內容簡單,功能不強,不能適應單位財務管理的需要。要真正充分發揮會計電算化的優點,為財務管理服務,必須將其納入管理信息系統,提高會計軟件功能,加強具有管理性功能的模塊,如設計比較分析、因素分析、差額分析、圖表分析等財務分析模塊,資金需求供給預測模塊等等。在充分利用計算機運行速度快、存儲量大、對數據處理及時迅速的基礎上,運用財務資料,建立適應管理需要的會計電算化系統,為財務管理決策服務。
4.培養會計電算化綜合性人才
現階段不少單位的電算化人員是由過去的會計、出納等經過短期培訓而來,雖然他們有豐富的會計經驗,但他們在使用計算機處理業務時,只是局限在財務軟件的使用上,一旦計算機出現故障或者與平時見到的界面不同時,就束手無策即時廠家在安裝會計軟件時都作了系統的培訓,但對于那些從未接觸過計算機的會計人員而言,在上機時仍不能靈活地運用軟件滿足工作需要。對于遇到超出范圍的問題,也只能找軟件的維修人員,而維護人員又基本上是計算機專業出身,對財務知識知之較少,雙方不能很好地配合,并且在上機時一旦出錯,可能就會使自己很長時間的工作成果付諸東流,使系統數據丟失,嚴重的還會導致系統崩潰,此外即使有一部分會計人員通過了會計電算化的考試,也只是掌握一些基本運用,不能靈活運用軟件處理會計數據,進行財務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滿足各方對財務信息的需求。因此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會計人員要掌握一定會計專業知識,還要掌握相關的計算機知識,財務軟件的使用技術、保養俄維護、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所以要積極推行會計電算化進程,就必須大力加強人才培訓的力度,提高會計人員綜合業務素質。對于會計電算化人員的培訓,一方面要加大會計信息系統和會計電算化的理論知識比重,要求會計人員掌握會計核算軟件功能結構,數據處理流程,具備計算機基礎知識;另一方面要能適應知識經濟環境不斷的會計分支,如人力資源會計,或新的商務模式(如電子商務)等對傳統會計電算化內容擴充的要求。要充分利用計算機與互聯網資源,豐富會計電算化培訓的方式,建立良好培訓機制,完善培訓制度,落實培訓效果。當然在短時間內,要普遍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是不現實的,但會計人員的會計電算化知識的缺乏又會成為制約企業會計電算化實施效果的瓶頸。為充分利用會計電算化優勢和所用軟件的功能,應付日常會計電算化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緩解技術壓力,降低咨詢維護費用,實施電算化的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會計電算化方面的人力資源投資,重點培訓數名具有較高計算機應用與維護能力,熟知財務軟件知識,對計算機與會計電算化相關知識有一定了解的會計人員,既可提高本單位會計電算化應用水平,又可在必要時在部門內開展不定期的培訓活動,帶動其他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
在培訓的內容上要切合實際工作需要,及時更新培訓內容,學了就能用得上,完善會計人員會計電算化知識結構體系。對會計人員、系統維護人員、系統管理人員應按不同內容、不同要求進行培訓,培養會計電算化骨干力量,建立良好的培訓機制,落實培訓效果,造就一大批既能精通計算機信息技術,又專于財會管理知識,能夠熟練地進行財務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滿足各方對財務信息的需求的復合性人才,為促進會計電算化的順利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石。
參考文獻
[1]王儲.會計電算化與會計工作[M].北京:北京財會出版社,2003
[2]劉語成.中國會計電算化的實踐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3]王鑫則.會計電算化之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4]李巖.會計電算化過程中的思考[J].商業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