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這個職業,是一個崇高、神圣、光榮、受人尊敬的職業。在西方國家,記者被戴上了“無冕之王”、“第四權力”等桂冠,這雖然并不多么符合實際,但也可以體味出記者在社會上和人們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當今新聞信息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廣泛、深刻的新時代,新聞記者擔當之重、責任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記者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在新聞工作中業有所成,就必須心存敬畏、有所敬畏。
敬畏歷史
新聞與歷史有著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聯系。歷史是昨天的新聞,新聞是明天的歷史;歷史是新聞的積淀,新聞是歷史的瞬間。記者的新聞采訪,不僅是在反映、描述當代,也是在記錄、見證歷史。面對這一關乎國家和民族歷史的莊嚴使命,記者要心存對歷史的敬畏感。在新聞報道中,要始終堅持新聞真實性的原則,無論是報道事物還是人物,都需實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縮小,做到事實準確無誤。要繼承和發揚我國史學家秉筆直書的優良傳統,做到客觀公正。為此,記者要深入到現實生活中去,到新聞發生的現場觸摸事實,留下真實可信的歷史片斷。否則,如果只靠聽報告、抄文件、打電話、查網絡寫稿子,用捕風捉影、道聽途說、聽風是雨、以訛傳訛、人云亦云的信息寫新聞,或在表達新聞事物中添枝加葉、浮夸拔高、合理想象、虛構情節、以點代面、以偏賅全,甚至無中生有,捏造事實,亂扭角度,歪曲事實,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制造虛假新聞或造成新聞失實,那記錄下的歷史就是殘缺的、虛幻的,甚至是偽造的。歷史是公正的、無私的,也是無情的。行事見于當代,是非公于后人。記者的報道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歷史就會給予記者正確的評價;如果報道經不起歷史的檢驗,那不僅有辱于記者的使命,也有損于記者的人格和名節,還有可能被歷史嘲弄和拋棄。
敬畏讀者
敬畏讀者,就是要敬畏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最大的新聞源,離開了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新聞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記者就毫無用武之地。每個媒體記者都應當明白,你手中的采訪權是公眾賦予你代表他們在社會上了解和傳播信息的,公眾是你信息服務的讀者、聽者、視者,如果你采寫的報道公眾不喜歡,沒人讀、沒人聽、沒人看,不但媒體難以發展,記者也會出現生存危機。記者要時刻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敬畏之心,把人民群眾作為新聞宣傳的主體。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要把筆頭、攝像機、麥克風對準群眾,大力報道人民群眾在經濟社會建設中創造出來的光輝業績,讓群眾成為新聞的主角。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反映群眾的意愿和訴求。在事關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不回避、不退縮、不沉默、不失聲,而要仗義執言,大聲疾呼,當好人民群眾的代言人。要緊緊圍繞著群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向公眾提供又多又好的能夠看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用得好的信息,使群眾能夠從信息傳播中受益得利。記者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把一顆赤誠之心獻給人民群眾,就能夠得到人民群眾的信任、支持和幫助,這不僅能夠正確反映輿論和引導輿論,而且能夠提高媒體和記者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敬畏法律
法律是神圣的、至高無上的,它是社會最低的道德標準,是一個不能再有任何突破的標準。社會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需要遵守法律,誰都沒有超越的特權。記者在手中擁有采訪權、報道權、評論權、批評權,在社會上處于特殊位置,“見官大三分”,活動范圍廣,接觸人員多,社會關系多的情況下,要對法律存有敬畏之心,敬畏法律的尊嚴。對一個記者來說,首先要把自己作為一個公民,然后再把自己作為一個記者,要在憲法和一切法律、法規規定的范疇之內開展新聞報道工作,不僅在日常行為中嚴格遵紀守法,而且在報道的內容乃至文字表達上也不能有違法律知識,這既是對公民權利的尊重,也是對自己權利的珍惜。
在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在新聞媒體市場化程度不斷加快的新的生態環境下,社會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妄圖利用新聞的輿論傳播功能為自己謀利益,腐敗現象在新聞界屢有發生。記者在個體勞動性較強、自由活動空間較大、各種監督比較困難、社會容忍度較高的情況下,更要想到自己頭上同樣懸著一把法律利劍,在任何情況下都自覺廉潔自律,不以稿謀私,不搞錢稿交易,抵御住金錢和商業利益的誘惑。做到持身嚴正,甘于清貧,守住底線,立筆為公,立筆為民。如果把自己置于法律之外,藐視法律,放縱自己的行為,最終會受到法律的懲處,到那時就悔之晚矣。
敬畏人生
記者要敬畏人生,珍惜人生。要牢固樹立新聞事業心和責任感,以積極的心態、滿腔的熱情、向上的精神、戰斗的姿態投入新聞工作,把新聞工作作為終身事業。要常有能力危機和知識危機意識,堅持學習、刻苦學習,不斷更新和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新聞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做一個合格的、稱職的記者。在當前浮躁氣彌漫的社會風氣里,要摒棄功利主義,寧靜淡泊,涵養心智,明理守操,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把全部心思用在深入實際采訪上,用在探究真理上,用在多寫新聞、寫好新聞、多出新聞精品上,努力出大作、出名作,在新聞工作中建功立業,成就事業和功名。這樣,就能夠實現人生價值,使短暫的生命放射出光輝,將來回首往事的時候少些遺憾、少些后悔。
敬畏是一種自我約束和自我警戒。天下之事,成于懼而敗于忽。記者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清醒、明智、成熟、堅守,才能德才雙全,有膽有識,在新聞事業中有所作為,大有作為。
(作者單位:中原油田直屬機關黨委)
編校: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