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地市都市報在我國如雨后春筍般發展,都市報的競爭愈加激烈。但是,因為地級城市受地域、城市經濟水平、人口素質等要素的制約,加上市場競爭激烈,都市報在發展中遇到很多困難。在有些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都市報甚至舉步維艱。對于二、三線城市來說,報紙內容的設定應因地制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做到既有用,又有趣,即以服務居民為導向,打造有特色的新聞,增強報紙的便民性、服務性,做好品牌營銷。
做好本地新聞,增強新聞深度
與黨報相比,都市報具有貼近性、靈活性的特點。都市報作為綜合類報紙,刊登的本地新聞濃縮了一個城市各方面的內容,也是報紙最重要的內容之一。要想做好地市都市報,首要任務就是做好本地新聞,讓新聞增值。
目前,我國都市報的辦報水平參差不齊,一些弊端也比較明顯。比如,時政新聞多以通訊員稿件、文件類稿件、會議稿件等類型為主;“唱贊歌”、“記流水賬”、為一些單位做“代言人”等稿件也常見諸報端;新聞內容較死板、枯燥,新聞形式較單一,缺乏貼近性、靈活性等。民生新聞缺乏深度、缺乏事實性強的新聞報道,新聞內容、形式缺乏新意。經濟新聞報道多滯后,或浮于表層、就事寫事,寫法既不通俗又不專業,使得稿件既不被業內人士關注,讀者也看不懂。
要做好本地新聞,先要鎖定讀者群,針對讀者群,把新聞做深做透。要明確新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