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0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召開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宣傳貫徹大會上,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長陳家昌表示,要想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擴大技術創新成果,必須發揮企業的主觀能動性,企業才是技術創新的主體。
陳家昌說:“科技部對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事業一直高度重視,并長期給予科技研發投入和支持。今年7月6~7日,黨中央國務院組織召開了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會上明確指示,到2020年,要達到基本建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創新體系,原始創新能力明顯提高,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大幅增強,關鍵領域科學研究實現原創性重大突破,戰略性高技術領域技術研發實現跨越式發展,若干領域創新成果進入世界前列,在優化創新環境,完善人才發展機制,擴大國際開放等方面做了重要指示、要求。這對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科技部會進一步貫徹會議精神。”
關于科技部應如何具體貫徹《規劃》內容,陳家昌表示,“從科技研發的角度來講,在‘十二五’或今后更長的時間內,科技部都會繼續堅持和推進‘三縱三橫’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科研基本布局。今年4月份,科技部發布《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規劃的實施,體現了國務院‘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指導原則和指導思想,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堅持純電驅動的戰略路線,堅持‘三縱三橫’的科研布局,按照技術平臺一體化,乘用電動車產業化,推進三步走的發展路徑,推進新能源汽車的創新工作。同時,除了在交通科技領域之外,在能源科技領域方面,在智能電網相關的方面,布置了用來支撐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前期科技準備,為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礎。”他還說,“我們還在組織機制上也做了探索工作。比如建立‘三縱三橫’技術創新聯盟,也為科技研發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再有,積極推進國際合作,在四部委的支持下,中德合作、中美合作取得了很好進展。”
而從汽車企業角度,該如何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陳家昌提出了三點建議:
首先,他希望汽車制造商、企業,進一步加大科學研發投入。他說,“從全國科技大會的精神出發,根據這些年的工作積累,無論國家、政府對產業進行多大的投入,企業依舊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決策的主體,也是受益的主體。真正的技術創新,必須發揮企業的主導作用、主體地位。因此我真誠地呼吁企業要進一步加強科技研發投入。”
其次,鑒于當前國內外的很多科學家、學者,就如何發展新能源汽車提出各自的理論,對企業的發展有很好的參照借鑒作用這一狀況,陳家昌建議汽車企業要經常關注發展新能源汽車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他還特別舉例說:“曾有一位在美的日本科學家在《電動車時代》上發表文章,談電動車戰略。文中不僅局限于電動汽車,而是從電動車出發,廣泛涉及到材料工業、通訊工業、能源工業等系列的產業變革。而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爭論中,圍繞電動車對交通系統會產生何種影響的爭論,也會對企業有很大的幫助。再比如美國近年開發的一些非常規儀器,雖然暫時與新能源汽車不產生直接的關系,但我們應該看到它們未來對產業可能會產生的影響。”
最后,陳家昌又特別強調說,“真正的創新,無論是技術創新,還是自主創新,源頭是實踐,來源于企業一線的創舉。企業應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商業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