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以來,煤炭行業在市場需求低迷、價格倒掛以及鋼鐵行業受房地產市場等外部經濟走弱的影響,全國范圍內煤炭和鋼鐵行業經營運行下滑。煤炭和鋼鐵行業作為內蒙古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一直以來為商業銀行經營的重點客戶,兩大行業在經歷了本輪較長時間的運行下行態勢,其銀行業信貸風險應值得關注。
一、全區煤炭和鋼鐵行業當前運行狀況分析
(一)全區原煤產量下降,銷售下滑,虧損企業數增加
從煤炭行業來看,受國內煤炭市場需求下滑、價格下降的影響,全區煤炭行業運行景氣度明顯下行,即便國家及地方政府沒有下達煤炭停產、整改等政策措施,全區主要煤炭產區鄂爾多斯市也出現了超過一半以上的煤礦企業自行減產或是關停狀況。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區原煤產量已連續4個月出現了環比下滑的趨勢,并且這一趨勢有加強態勢,3-6月份原煤產量環比分別下降1.7%、1.8%、2.3%、4.5%。雖然同比原煤產量依然上漲,但漲幅已趨于減緩態勢。1-6月份,全區生產原煤5.2億噸,同比增長14.8%,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20.0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較5月份增速回落6.5個百分點。從煤炭行業效益看,煤炭需求回落、價格下降,全社會存煤快速增加,市場供大于求趨勢明顯,企業貨款回收困難、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上半年全區煤炭虧損企業數同比增長50%;虧損企業虧損額達到10億元,同比增長172.4%。在虧損加大的同時,企業庫存數明顯上升、經營成本不斷增加也進一步拖累了企業,企業存貨達到了205.6億元,同比增長44.6%;全區煤炭行業主營業務成本1293.7億元,同比增長21.0%。企業利潤總額為389.1億元,同比僅增長4.4%,增速同比回落38.1個百分點。
(二)鋼鐵行業虧損增加,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減弱
鋼鐵業在產能過剩、出口銳減、內需萎縮的三重困境下,全區鋼鐵行業經營狀況明顯下滑。上半年,全區鋼鐵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67.6億元,同比增速僅為8.9%,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19.2個百分點。從全區鋼鐵行業經濟效益看,上半年利潤總額為4.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81.6%,而鋼鐵行業的虧損企業數量同比增長79.28%,虧損企業虧損總額達到了11.0億元,同比增長345.8%。從鋼鐵行業對地方經濟的影響來看,以全區鋼鐵產業重點地區包頭市為例, 2012年上半年,鋼鐵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99.3億元,同比增長12.3%,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30.4%;拉動工業經濟增長4.0個百分點,較年初下降1.7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8.3%,較年初下降2.9個百分點。
二、煤炭、鋼鐵行業銀行業信貸風險分析
(一)煤炭、鋼鐵行業銀行業貸款不良率保持平穩,對全區銀行業信貸風險影響不大
按機構類別看,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煤炭行業信貸資產質量較好,而地方性法人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有所增大,但由于信貸規模較小,對全區銀行業信貸風險影響不大。截止2012年6月,全區國有商業銀行煤炭行業貸款余額533.2億元,同比增長29.9%;不良貸款余額為1.0億元,同比下降68.3%。調查的兩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煤炭行業貸款余額為57.6億元,同比增長136.3%,不良貸款余額為0。地方性法人商業銀行煤炭行業貸款余額為31.4億元,同比增長107.1%;不良貸款余額為0.2億元,同比增長88.9%。
從全區鋼鐵行業信貸資產質量看,鋼鐵行業信貸資產不良率較低,信貸風險控制較好。截止到2012年6月份,全區國有商業銀行鋼鐵行業貸款余額為114.8億元,同比增長19.7%,不良貸款余額為1.0億元,同比下降15.3%;調查的兩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鋼鐵行業貸款余額為22.0億元,同比增長65.1%,不良貸款余額為0;兩家地方性法人商業銀行鋼鐵行業貸款余額為1.8億元,同比增長5.3%,不良貸款余額為0。雖然全區鋼鐵行業不良貸款率較低,風險控制較好,但由于目前全區鋼鐵行業多數屬于集團經營模式,在鋼鐵業務經營不佳的情況下,其他業務,如稀土業務、采礦業務發展較好,部分地掩蓋了鋼鐵業務運行不佳的狀況。如全區重點鋼鐵企業包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上半年,包鋼集團所屬的鋼聯股份有限公司利潤總額為1.0億元,而同期則達到了5.0億元;集團所屬的稀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利潤總額達到了24.4億元,是其鋼鐵業務的4.9倍,部分彌補了鋼鐵業務運行不佳的現狀。而銀行對鋼鐵企業的授信通常采用集團授信方式,若單獨分離出鋼鐵行業,全區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可能會有所上升。
(二)煤炭和鋼鐵行業自身償債能力均出現下降
從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現行監測的255戶大中型企業中挑選具有明顯代表性的23家煤炭企業(資產總額為2690.8億元)和13家鋼鐵企業(資產總額為1218.4億元)進行調查,對全區煤炭和鋼鐵行業企業自身償債能力進行分析,發現煤炭和鋼鐵行業自身償債能力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2012年上半年,所調查的煤炭企業短期銀行借款余額為259.7億元,同比增長43.1%,而反映企業償還短期借款能力的速動比率為1.3,較年初下降0.6個百分點。企業長期銀行借款余額為548.1億元,同比增長12.3%,而反映企業支付長期借款利息能力的運營資金與長期負責比率為0.6,較年初下降0.2個百分點;從企業支付長、短期借款利息能力的利息保障倍數看,上半年調查企業利息保障倍數為8.3,較年初下降1.2個百分點。上述各項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主要指標數據看,當前煤炭企業支付銀行貸款能力有所下降,企業的償債風險有所增加。
調查的鋼鐵行業償債能力看,上半年鋼鐵行業短期銀行借款余額為171.6億元,同比增長104.6%,而反映企業償還短期借款能力的速動比率為0.6,較年初提升0.1個百分點,雖然這一指標較年初有所增加,但調查企業這一指標提升主要是因為企業短期銀行借款的突增所引起,側面反映了企業以新帳還舊賬的現狀。調查企業長期銀行借款余額為105.7億元,同比下降29.3%,為近兩年來首次出現。在鋼鐵行業整體市場運行不景氣的情況下,企業獲得長期貸款的能力明顯下降,從側面反映出了銀行對鋼鐵行業長期發展的擔憂,為控制信貸風險而減少了對其長期貸款的發放。
(三)鋼鐵行業銀行貸款風險更大,煤炭行業貸款長期化值得關注
當前鋼鐵行業銀行貸款出現的新變化是企業短期資金周轉需求明顯增加,帶動短期銀行借款明顯增多,而長期貸款在國家政策調控以及銀行惜貸的影響下回落明顯,但仍要警惕鋼鐵行業的中長期貸款風險隱患。因為,當前多數銀行投向大型鋼鐵公司的信貸資金均采取由大型鋼鐵公司集團內部關聯企業擔保的方式,而且集團關聯企業擔保貸款金額大,多數為中長期貸款。由于鋼鐵行業所受外部經濟影響更為明顯,產品周轉周期長、變現能力差,一旦出現鋼鐵集團公司整體經營能力、獲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均都大幅下降的態勢,將增大銀行的償債風險,因而今后對全區鋼鐵行業的銀行信貸風險也應從鋼鐵集團公司的總體經營形勢予以關注。
煤炭行業雖然利潤增速明顯放緩,同比僅增長0.3%,但從全區工業總體盈利狀況看,煤炭行業依然是全區最為盈利的行業。因此,企業的償債支付能力依然較強,但需要關注煤炭行業長期貸款比重上升的問題,上半年調查企業的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比例為1:2.2,而年初為1:1.9。雖然煤炭行業依然為各商業銀行競相追逐的優質客戶,但銀行對煤炭行業的“壘大戶”現象,會導致全區煤炭行業貸款的長期化和貸款集中度風險。在當前部分煤炭企業步入微利甚至是大幅虧損的形勢下,貸款長期化和過于集中將會使今后銀行在經營中完全處于被動的狀態,應關注這一風險的存在。
三、政策建議
(一)把握好煤炭和鋼鐵行業的貸款總量
隨著國家對煤炭和鋼鐵行業調整力度的加大, 銀行業應及時抓住當前煤炭市場價格企穩回升、需求總量逐步增大的有利時機,及時調整煤炭行業的信貸結構,控制好煤炭行業的信貸總量,同時進一步加強貸后檢查頻率,認真關注自身信貸經營風險。要密切關注煤炭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要求煤炭生產企業在生產資金使用上嚴格控制貸款用途。實施“ 有進有退”的鋼鐵行業信貸結構調整戰略,迅速地退出技術落后、重復建設、沒有發展前景的劣勢鋼鐵企業和中小鋼鐵企業。要針對鋼鐵行業的特點,關注問題貸款的征兆, 采取相應措施規避風險,尤其是要把握鋼鐵行業貸款總量, 調整鋼鐵行業信貸結構, 這是銀行防范鋼鐵行業信貸風險、優化信貸結構的重要措施。
(二)加強自身風險控制能力,逐步轉變以信貸為主的經營方式
盡管近年來商業銀行利潤來源渠道趨于多元化, 但信貸資產仍然是我區商業銀行的主要資產和收入來源。因此,全區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的好壞、風險的高低不僅直接決定著自身贏利水平, 更關系到全區整體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和金融戰略安全。由于煤炭、鋼鐵行業是銀行業融資量較大、單個客戶數量較多的信貸客戶, 如神華集團、伊泰集團、包鋼股份等重點煤炭和鋼鐵企業的項目建設中都有大量的銀行機構參與其中,因此,有效控制煤炭和鋼鐵行業的信貸資產風險,加快轉變以信貸為主要收益來源的經營模式成為今后全區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轉型的核心環節。
(三)控制煤炭、鋼鐵行業銀團貸款風險
煤炭、鋼鐵行業多數貸款額度較大,商業銀行對其進行銀團貸款時也要注重風險防范。一是增加開展銀團貸款的硬約束。當前的法律和規章制度框架內沒有明確規定哪些情形之下銀行對集團客戶的授信必須適用銀團貸款的模式。因此,要明確在何種情形之下必須通過銀團貸款的方式開展集團客戶授信工作,從而通過外力推動銀行行為,大幅度降低牽頭銀行的協調組織成本和人力成本。二是制定科學的銀團貸款操作流程。三是要嚴格實行銀團貸款項下的信息共享與充分溝通。在集團授信客戶出現風險時,銀團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轉變為債權人委員會,爭取寶貴的風險化解時間,減少損失。